朝鲜半岛蠢蠢欲动,东北亚极端民族主义抬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0:58:56
一股以虚构朝鲜半岛历史和坚持神道教靖国神社祭祀为特征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正成为东北亚实现全面现代化、重构永久和平的逆流,值得中国人警惕。
朝鲜半岛以历史虚构为特征的极端民族主义、和以日本神道教靖国神社祭祀为特征的日本右翼极端民族主义,都是东北亚地区在全面现代化、重构永久和平体系过程中的逆流。由于历史进程的不可跨越,它们都会在今后的东北亚国际秩序中继续恶化,但必然会遭遇更强大的大国和国际和平体系的遏制力量,从而开始衰落。因此本质上没有前途,而更健康更理性的东北亚国际体系,将会在亚洲数千年和平友好交往和文明互动的历史遗产基础上,由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世界其它大国重新构造。
在这个新的亚洲的和平、贸易和共同繁荣的新国际体系中,任何扭曲历史,企图为自己获得特殊地位的极端民族主义,无论是源自中国、日本还是朝鲜半岛,都注定没有前途,亚洲的和平将从尊重历史开始建设。
虚构历史为扩张争霸
现阶段东北亚有两种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值得中国人警惕:一种是以日本右翼为代表的日本神道教势力所主张的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这种日本右翼的民族主义势力如果持续发展,将转变日本战后已经持续数十年的和平主义倾向,最终会将日本重新引向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朝鲜半岛国家冲突的道路。而另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却源自朝鲜半岛的韩、朝双方,表现出一种夜郎自大和一意孤行的行为方式,最新的朝鲜核爆事件,就体现了朝鲜半岛狭隘民族主义对地区和平的危害。
已经成为日本政坛主要倾向的日本右翼极端民族主义,主要是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军事联盟,同时单方对现行的亚洲战后秩序,包括对亚洲战后的领土秩序提出全方位的挑战,同时全面篡改已经形成共识的东北亚历史观。与此相比,朝鲜半岛的极端民族主义现阶段表现在南北韩都在刻意追求朝鲜半岛事务上的独立和自主性;北朝鲜的民族主义倾向表现在执意追求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通过核武器和中远程导弹计划来确立自己与其它大国的平等地位,不惜破坏战后的相关国际制度并危害东北亚的战略稳定。而南部韩国的民族主义倾向则表现为企图以自己的力量为主导,完成对朝鲜半岛的统一;同时与美国逐渐拉开距离,与日本保持一定对抗。而在历史问题上则通过重建朝鲜半岛的历史,来为自己的半岛民族主义诉求寻找历史和文化的合理性,因此事实上与中国也发生了潜在的对抗。
由于以往东北亚的历史主导者是大陆中国,东北亚历史的话语权也主要是由历代中国王朝的史书所构成,所以朝鲜半岛以相对新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重构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就必然会在历史观念和史实上与中国发生冲突。尽管现阶段这些冲突仅局限于历史史实和观念,但任何新构造的史实和观念最终有可能成为对东北亚历史和现状的认知,同时成为未来权力和行动的基础。
所以现阶段的东北亚各国对历史观念、史实和历史疆域认识的冲突,下一步必然会转变成国家之间真实利益的冲突。朝鲜半岛夜郎自大式的民族主义因此必会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警惕并立即启动相关的系统及对应措施;现阶段中方行动的关键在于必须捍卫东北亚、乃至中国历史的真相,而历史的真相中就自然蕴藏着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各项历史性权益,因此对历史认识是现阶段朝鲜半岛极端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利益冲突的核心问题。
韩国方面与中方在历史问题上的冲突,可以用最简单的朝鲜半岛本地的政治需求解释。在朝鲜半岛尚未完全独立和统一的今天,为了确立朝鲜半岛未来的独立地位,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都希望朝鲜半岛的历史能够证明过去朝鲜半岛是彻底独立的,而且即使与东北亚古代和近代的秩序主导国家中国和日本相比,朝鲜半岛的文化和国家同样毫不逊色。二次大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就是在这样一种政治逻辑上,不间断地重组朝鲜半岛的历史,以至于最终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对东北亚的历史构成有决定性话语权力的中国历史界、以及普通人的常识均发生冲突。至此,朝鲜半岛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观势必遇到其它国家——主要是中国的反弹。
民族主义之历史渊源
民族主义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动力和构建结构,当代所有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的基础上。但民族主义并不是一种永恒的历史现象,在近代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形式出现并扩散到全球之前,民族主义很长时间内在各地区的历史中并不存在。当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所需要的前提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历史以及共同的民族归属感,而这一切在近代民族国家和近现代物质技术条件出现之前都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本质上民族主义被认为是一种与现代化有直接联系的近现代政治现象。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一样,被认为是起源于近代欧洲的一种现象,然后随着欧洲力量的全球扩张,被全世界其它区域的人们所接受和利用。所以民族主义在全球的兴起一般认为是从17~19世纪的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开始,然后经过美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欧亚大陆诸帝国的解体和新民族国家在废墟上形成,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的亚非殖民地民族国家出现,以及至今仍在继续的全球各新民族国家的形成相关。
亚洲民族主义的形成,就与西方殖民主义者进入亚洲,以及亚洲区域日本帝国主义力量的兴起有直接关系。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产生了民族主义并重新构建了全新的中国国家结构,而朝鲜半岛的民族主义兴起基本上与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同步,是在外部的压力下形成的。但朝鲜半岛在二次大战后特殊的境遇,既作为世界大国直接对抗的前沿,使半岛至今未能形成统一、完全独立的民族国家,而是分裂为本质上由外部大国操控的军事同盟下的非正常国家。因此,朝鲜半岛民族国家的建设仍未完成,而且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结构的差异,朝鲜半岛在短期内统一的前景并不存在。
由于和其它亚洲区域相比,朝鲜半岛在历史上并不是真正独立的区域国家,而是历史上已经高度体系化的中华东亚体系的一部分,所以要从过去的区域历史中为构成民族国家的历史、语言和地域寻找坚固的历史根据,就成了朝鲜半岛南北方统治者和知识阶层的当务之急。而事实上朝鲜半岛以往的历史很难满足今日民族主义对历史的迫切需求,也正因为如此,在朝鲜半岛南北双方我们都看到了为服务当下历史而构建历史,或者说篡改历史,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极端民族主义趋势。
基本的历史事实在东北亚和朝鲜半岛,是中国历史上始终是最强大的国家,历史上朝鲜半岛经过无数次冲突与磨合后,早就接受了中国在东北亚建立的中华东亚和平政治商贸体系,这个体系也被称为中华朝贡藩属体系。在这个体系内,朝鲜半岛的位置是从属性而不是主导性的,这是最简单的力量平衡的后果。中国是一个地域和民族构成远远超过朝鲜半岛规模的大地域世界性帝国,其疆域和民族构成都曾覆盖朝鲜半岛。由于与华夏农业民族的密切往来,其中包括战争互动,所有在中国疆域内生存和活动过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构成部分。
历史上中国的疆域范围和文明辐射范围曾全面覆盖过朝鲜半岛,这是不争的事实,承认这一点,并不会损害今日朝鲜半岛未来的独立地位。其实朝鲜半岛与中国一样,都因为曾经是伟大的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而拥有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那就是历史上一度保证了东北亚大陆千年和平的华夏天下体系。在这个等级制的体系之下,中华文明与朝鲜曾长期友好相处,建立起密切的文化、商贸和安全互动渠道,真正地保证了朝鲜半岛乃至中国大陆的安全。
东北亚历史真面目
进入21世纪后,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东北亚地区的未来并不取决于区域内的民族主义,包括日本民族主义、朝鲜半岛民族主义、以及中国民族主义的持续高涨,相反,东北亚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区域和平体系,以及今日欧洲正在全力进行的一体化建设所代表的区域一体化趋势,才是东北亚乃至亚洲未来的发展前景。而在建立机制化的亚洲和平体系过程中,历史上曾存在的中国儒家天下制度,以及东北亚朝贡贸易和平体系,都可以提供历史背景,然后在全新的21世纪的和平、市场、民主、文化的基础上,东北亚完全有可能重建一个高度一体化的亚洲和平体系。
既然东北亚之间曾真实地存在过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和平、贸易和战争体系,我们就始终有可能在这个体系的基础和教训之上,在未来重新构建更美好的亚洲和平和繁荣体系。东北亚曾经是一个真实的体系,而这个体系能够确保和平,任何想推翻这个体系的内外部挑战,都必然以战争表现出来,因此给亚洲各国带来战祸,这是我们应该从已往东北亚共同的历史中得出的结论。近现代各种极端的区域民族主义倾向已经数次将欧洲和亚洲引入战争,这是我们从东北亚历史中最应该明白的历史教训。
朝鲜半岛上的极端民族主义现阶段有各种表现形式,其中南北双方都在其国家和民众的日常行为中有所反映。北朝鲜在核武器和导弹问题上的强硬和单方面意志的延伸,以及在对其盟友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态度上,显示出一种危险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趋势。而南韩则在对朝鲜半岛的历史问题上,对中国和日本的海洋划界和岛屿归属上,日常民众对其它国家民众的情绪和历史认知上,均显示出一种扭曲历史的危险倾向。仅仅是由于日本右翼对日本和亚洲近代史的歪曲已经形成严重的亚洲政治问题,才使韩国方面对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的古代史的歪曲变为次要和不那么引人注目,否则同样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朝鲜半岛国家所显示出的以上各种倾向,折射出朝鲜半岛作为亚洲国际体系中独立负责的参与方,尚缺乏应有的理性。由于在历史上和近现代,朝鲜半岛民族和国家均缺乏以独立国家身分与周边国家保持平等理性互动关系的经验,现阶段朝鲜半岛上行为各方均表现出一种不成熟的国家外交倾向,不是以国际体系和区域体系内力量平衡的原则,而是以极端本土化的民族主义观念去对应周边世界。关于这一点,已经到了必须指出的时候,否则朝鲜半岛南北行为双方都有可能因为其观念和经验的缺乏,而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受损,同时给区域和平制造重大障碍,当下的朝鲜核试验,就是一个明证。
朝鲜半岛数千年的历史,基本上是一个区域性相对封闭和地缘半独立的地区,并与更大更强的东亚大陆帝国之间互动的关系。这期间有战争,但有更多的贸易、朝贡以及使节们的来往。所以在中华文明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上,朝鲜半岛能够历经数千年与中国相邻而保持着自己特殊的国体,而没有被对抗和兼并强行纳入大陆中国体系。一方面是基于儒家和农业双重身分下中华帝国的非扩张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接收了定居农业和儒家社会结构的朝鲜半岛社会同样缺乏扩张性所至。如果朝鲜半岛在历史上是扩张性的并对大陆中国形成威胁,则朝鲜半岛必将在历史进程中在更强大的大陆中国的反弹中,彻底被大陆中国击败并纳入自己的疆域和文明体系,因此在朝鲜半岛的历史,和平和非扩张性是地缘政治对其文化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历代朝鲜本地统治者的生存前提。
所以在朝鲜历史上,无论是其民族神话体系中的檀君朝鲜,源自大陆中国的箕氏朝鲜、卫氏朝鲜、辰国,还是半岛对峙的新罗、百济、高句丽,以及后来长期统治半岛的李氏朝鲜,都在统治结构和事实上建立了一种对更高的权力系统——对大陆中国的帝国体系依附的结构,即历史上的册封和朝贡制度。在服从大陆中国最高权力的同时,这个依附结构有效地保证了朝鲜半岛的本地统治结构,而一旦朝鲜半岛上出现不愿接受大陆中国统治的对抗,朝鲜半岛将失去自己生存的基础即大陆中国对其独立生存的认可。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的汉代和唐代,朝鲜半岛曾两度被纳入中国疆域以便消除所有的对峙,而一度兴起于中国东北后移向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也因为与大陆中国王朝的对峙而被彻底覆灭,最终成为中国文明融合过程中的北方民族来源之一,而不是始终延续的国家或民族。高句丽的历史,就是朝鲜半岛应该如何与大陆中国和平共存的反面例证。
极端民族主义无出路
这样一种前后跨越数千年,本质上和平的东北亚区域互动关系,必然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历史与核心观念,这些都是不以后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事实,而这个历史事实的核心就是朝鲜半岛对大陆中国的依附、服从与互动,以及华夏天下的和平性质。在东北亚的历史进程中,东北亚最高统治力量始终由中国范围内地缘力量承担,而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周边包括朝鲜半岛的各个社会,都表现出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互动关系,因此堪称人类和平文明历史的典范。
历史上只要华夏中国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能形成一种制度上等级关系,边缘实体承认核心区域的最高权力,则边缘区域就可以享受由核心区域保证的和平与秩序,同时在体系内通过朝贡和互市贸易制度实现贸易和文化互动。这种前现代化的东北亚藩属体系,就是自唐代以后中国与朝鲜互动关系的核心,在这种体制下,两国间的疆域和等级关系十分清晰,完全不存在历史上的重大疑点。要知道中国是以历史记载完整和详尽而著称的文明,中国历代历史文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想推翻过去数千年间形成的中国历史记载和历史观念,包括历史上中国历朝和朝鲜之间的等级制依附关系,而去另行创造一套历史观念,这本身就是非科学和非历史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政治选择而不是学术争论。
现阶段朝鲜半岛仍面临着诸多重大的内外问题,诸如朝鲜半岛的统一、美国军事力量在半岛的存在、日本与朝鲜半岛的殖民历史清算、朝鲜半岛军事化的动向、朝鲜半岛经济发展的内外空间、东北亚和平体系的建设等等。任何一项此类问题都不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能够自行把握的历史进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更大的历史背景和地缘政治背景,尤其需要在近代已经一度退出朝鲜半岛事务,并在历史上对朝鲜半岛历史和文明影响最大的中国,重新在朝鲜半岛事务上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这是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和理性政治的要求。
现阶段正在朝鲜半岛兴起以否认以往历史为集中表现的极端民族主义,最终会损害朝鲜民族的核心利益。因为民族主义尽管可以成为强有力的政治工具和政治动力,但今日国际社会结构中,始终存在着比民族主义更强大的力量结构,这就是现代化本身和现代化后的大国。任何中小国家民族主义的力量,在以力量平衡和大国政治为核心的当今国际社会,都会相形黯然失色,而如果任其恶性发展则会引起该国和该民族与现代国际社会和其它国家之间的冲突。
朝鲜半岛的历史虚构极端民族主义和日本的右翼极端民族主义,都是东北亚地区在全面现代化、重构永久和平体系过程中的逆流,本质上没有前途,但由于历史进程的不可跨越,它们都会在今后的东北亚国际秩序中继续恶化,但必然会遭遇更强大的大国和国际和平体系的遏制从而开始衰落。而更健康更理性的东北亚国际体系,将会在亚洲数千年和平友好交往和文明互动的历史遗产的基础上,由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世界其它大国重新构造,在这个新的亚洲和平、贸易、繁荣的体系中,任何扭曲历史,企图为自己获得特殊地位的极端民族主义,无论是源自中国、日本还是朝鲜半岛,都注定没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