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马克思的民主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09:04:45
',2)">
',1)">
登录|注册
离开|帮助
loading...
请稍候,正在下载...

郭老学徒
档案微博日志相册视频分享
真正的征服是对无知识的征服
首页
搜狐博客 >郭老学徒 >日志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
搜狐博客 >郭老学徒 >日志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

个人档案
郭老学徒
看档案加好友
写留言打招呼
查看博主的微博
姓名:郭老学徒
职业:总在实习
年龄:不再年轻
位置:中国大连
个性介绍: 学了才明白
修改个性介绍
推荐给好友

博主被推荐文章
今天所思
搜狐文化博客群“历史形成”能说明什么
搜狐文化博客群如果新的太阳升起
搜狐文化博客群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
搜狐文化博客群亡国之福
搜狐文化博客群日本娇娘勾引谁(组图)
搜狐文化博客群日本企业如此勒令员工
搜狐文化博客群治罪鸣冤者意味着什么
搜狐博客旧金山同性恋的狂欢(组图)
搜狐文化博客群福冈市政府不讲究面子(组图)
搜狐博客
更多推荐文章>>

博主最新文章
你的权力是谁给的最后的伎俩同一张嘴请戈培尔编辑收你们都是无赖朝鲜小妹讴歌金正日(组图)少写一个字,判了十年刑为反腐不准讨老婆一束花代表春天
更多文章>>
推荐博文
视觉大片:演员海清
博友实拍: 自驾游西北
中国房地产进入熊市
谢国忠张艺谋凭啥说山楂树淫秽
艾米日本女人曾爱嫁中国人
许石林时间是怎样被国有化的?
狄马留美学生为何难成大器
那小兵谁造谣吃唐僧长生不老
陈令申
更多相关文章>>

日志正文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马克思的民主思想
标签:自由 专政 专制  分类: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 2008-04-06 13:05
马克思是彻头彻尾的民主派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
十、马克思的民主思想
1、
有一种非常错误又非常流行的认识,即: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专制;
把马克思主义与专制主义捆绑在一起。以为马克思主义远离民主排斥民主甚至反对民主。其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无知、歪曲和篡改。
马克思主义究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跨越历史而永恒的真理,还是十九世纪众多探索社会改革的思想家对当时社会状况所做出的哲学思考之一;是经过检验、经得起检验的科学,还是通过哲学推理演绎出的貌似科学的乌托邦;这些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我在这里只强调马克思的民主观。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当然也包括恩格斯)是彻头彻尾的民主派。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看,所追求的是人类的彻底的平等自由,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从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描述看,所主张的是以普选为基本特征的民主政治。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所影响的社会运动或社会反应的结果看,客观上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民主进程。
而所有号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专制政权,其所宣称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一种阉割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质的异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动。
2、
许多人都以为马克思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对立,现今世界实际上也呈现(极权)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状态。
但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却认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了(自由主义哲学的始祖)洛克的衣钵,是杂采了各家的综合体系。
马克思早年在他研究伊壁鸠鲁的博士论文中,就称赞这位先哲思想里的自由因素:第一,强调了人类精神的绝对自主性,它把人从一切超验对象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第二,强调了自由个体的自我意识。
1841年,马克思在一篇关于出版自由的文章中谈到出版法是“真正的法律,因为它反映自由的肯定存在,它认为自由是出版物的正常状态。”
马克思认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法律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里阐述的共产主义的目标“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所主张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3、
是不是为了达到这个自由的目标,就必须牺牲过程,以不自由为代价,接受专制体制?是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专制模式呢?
不是!绝不是!
马克思是彻头彻尾的民主派,他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5年前就在批判黑格尔的文章中指出,专制制度“把人民看作政治的附属物,而民主制度则是人民的自我表达。”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指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是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恩格斯1871年在《法兰西内战》的序言中以不无自豪的口气告诉人们:想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吗?那就请看看巴黎公社吧。
马克思在这部总结巴黎公社的著作中清楚地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要点:
第一、普选,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绝不是上级指定)。坚决反对用等级授职制代替普选制。(官员绝不是上级任命。)
第二、代表对选区的选民负责。必须严格执行选民的指令,选民可以随时撤换代表。(绝不是对领导、对组织负责,听命于上级。也不存在上级)。
第三、低薪。从上到下一切公职人员与工人工资相当。(绝不是高薪和特权)。建立廉价的政府。
第四、法官也要人民选举产生并可以随时撤换。
第五、以地方自治取代中央集权。
这些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形态,是马克思认为的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
马克思对官僚体制是极其厌恶的,把它称作“社会肌体上的寄生赘瘤”。“既要靠社会供养,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认为“官僚集团实际上最终把国家变成了他们自己私人的事情。是国家内一个特定的、封闭的团体,擅自挪用了国家的意识、意志和权力。”
“官僚机构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然而,为了使自己永远存在,它又制造问题。官僚机构变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官僚机构认为它自己是国家的目的。国家成了官僚机构的私有财产。就单个官僚而言,国家的目的变成了他个人的目的,变成了他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手段。”
所以,马克思主张割除官僚机构这个寄生赘瘤,主张普选的民主模式,建立廉洁廉价的政府。马克思认为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范围内,政治民主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马克思认为真正的民主政治意味着普选。
由此我们清楚了:非普选的政治绝不是真正的民主,也绝不是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政治模式。
4、
人类社会如何实现使每个人的自由都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归纳为五个字:消灭私有制。
消灭私有制是不是必要、是不是可行,消灭了私有制会不会就必然带来公平、富裕和自由,消灭了私有制会不会导致效率底下和普遍的贫穷,这些问题也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这里我要分析的是消灭私有制后建立起的公有制与民主是怎样的关系。
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首先要建立民主,要普选。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认为:不民主的制度不是人民的自我表达,官僚机构必然把公有的财产看成自己这个集团的私有财产。
不民主不会有真正的公有制可言。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的统治只有在无产阶级的人数占多数的国家才能直接实现(如英国);而在无产阶级的人数还不够多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要通过联合小农和小资产者间接实现。这里的条件就是简单的数量――民主统治所需要的多数。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历史已经证明,专制体制下的公有制是披上了公有制外衣的私有制,是置换了主人的私有制,是改头换面的私有制,是国家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专制者的私有制。官僚机构的专制者们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支配、挥霍、浪费、折腾、享用、蚕食、侵吞公有财产,而人民只是附庸和奴隶。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被专制集团攫取了。
所以,只有在民主的条件下,公有制才有可能实现,才有可能真实。真正的公有制必须伴随着以普选为特征的民主政治。如果没有民主,只有所谓的“公有”经济或“公有”经济占主体,那绝不是社会主义,更不要贴科学社会主义的标签。那是国家资本主义。
5、
历史没有迎合马克思的判断,他所认为的最有条件首先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没有发生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倒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根本不具备实现无产阶级民主政治条件的落后的俄国发生了革命。
连党派的名称都意味着少数的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后无法实现民主统治。本来,十月革命后的立宪会议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但由于人民选出的代表多数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政策,使“革命”领袖们面临两难的选择。遵从民意与马克思的民主原则,就要放弃权力;而为了保住权力,就必须背离马克思和民意。列宁们选择了背离,断然下令解散了民选议会,断然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路线,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引上了专制的道路。
布尔什维克为了保住政权,还与正在交战的敌国德国签订和约,把含全国1/3人口、80%铁矿和90%煤矿的国土割让给德国,卖国辱国之程度举世罕见。无所畏惧之勇气举世罕见。
这些大无畏的革命者“置换”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其核心是: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先锋队,代表了无产阶级;领导集体中央委员会代表了党;政治局代表了中央;伟大领袖代表了政治局。这一连串的代表和置换把民主最后高度浓缩和集中到专制极权那里去了。集中是民主的坟墓。
由此,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观的民主核心被篡改被置换了。一伙人、一个人代表了一切。于是,比沙皇更残暴的专制统治降临到苏联人民的身上。其模式与恶果也深深地影响了苏俄的附庸与追随者。
阿历克斯·卡林尼科斯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东欧和苏联巨变以后,思想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失败,历史已经终结。但他依然为马克思主义辩护。他认为,失败的是斯大林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斯大林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的公式是错误的。卡林尼科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所认可的政治制度不仅不是一个人的统治,也不是“对于社会生活、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等级性的有组织的控制,不是处于党和国家机关顶点的狭隘的寡头政治。”
卡林尼科斯认为,支配了苏联历史的斯大林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是非革命的力量,它所建立的是反民主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政权。在这个政权中,国家官僚抽取剩余价值,控制资本积累,履行曾经由有产阶级承担的角色。
来自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认识或许比自由主义者的批判更有说服力。
6、
马克思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不是他热衷于暴力,他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孙海英刻划的那种一听说有仗打就无比幸福的暴力狂。马克思主义其实“最不反对用和平的方式”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最清楚地知道“革命不能预先随心所欲地制造”。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是基于也仅仅是基于当时广大劳动者阶级没有选举权,无法借助民主的方式、和平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要求,仅此而已。如果民主进步了,普选实现了,劳动人民的要求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和平的方式实现或逐步实现了,暴力革命就没有必要,事实上也组织不起来了。
历史已经表明,随着民主制度的推进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预言并没有如期出现。资本主义也没有必然灭亡。
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的发展会使无产阶级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而实际情况是在实现民主制度的国家,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离贫困越来越远。
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的发展会使社会越来越分成两大对立的阶级,一个是极少数的资产阶级,另一个是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而实际情况是社会迅速崛起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中产阶级,无产阶级反而越来越少。
这些实际情况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就成为现实和必然。民主社会主义(而不是暴力革命)成为工人阶级的主导意识并发挥积极作用也成为必然。
修正主义其实并不是贬义的称谓。波恩斯坦就说自己是修正主义。马克思一生也一直在修正自己的认识,他说6个月前写的东西发稿时没有不修改的。事物是变化的,唯物主义者的认识也必然随之变化或曰修正。
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实际贡献在于预言了危机,使得社会通过调整而趋于合理。资产阶级在调整,劳动阶级也在调整,大家都修正,民主制度越来越完善。
对修正主义嗤之以鼻的是苏俄专制集团,他们自称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表现的方式是有选择的教条主义,(在普选问题上他们绝不教条),而实质上却是篡改主义。他们抽取了民主之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篡改。
7、
马克思反对代议制民主形式,有人把此做为诋毁民主的理论依据。因为代议制民主是目前大多数民主国家的主导模式,说代议制不好就意味着民主也不可取。
马克思时代代议制民主还处于孩童时期,远不成熟,而实行的国家又很少,马克思对此方式持有异议是很正常的。更主要的是,他反对代议制议会民主,绝不是反对民主,恰恰是主张(他认为的)更民主的民主。
马克思主张直接的民主模式,主张广泛的参与,“公民的权利通过人参与到国家的普遍性质中表现出来。”而绝不是主张把公民的权利交给哪个集团去天然代表。马克思的直接民主的主张是建立在广泛自治的思想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中央集权的否定、对官僚机构的否定的基础上的。是更激进的民主。
8、
《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现代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马克思在这里并不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人员都来自于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左右了选举,挑选了统治者。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论谁上台,都不得不维护资本的利益。因为国家机构生存的物质基础取决于它,税收的来源依靠它,工人的就业也依靠它。你采取了对资本不利的政策,税收就会减少,资本就会外流,失业就会增加,社会就会动乱。资产阶级并不需要自己的代表人物掌权。而是社会的本质要求执政者必须如此去做。例如,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但他当皇帝后,也必须维护资本的利益。(现在也是如此。招商引资、对投资者优惠、创造好的投资环境等等)。如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在进行统治。无产阶级也不能摆脱对资本的依赖。所以,只有消灭了私有制,人民才能真正地获得自由。
在这里,马克思的着眼点是消灭私有制,而绝不是说民主不必要,民主不存在,民主虚无。
9、
目前世界上所剩不多的专制主义堡垒多数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所以,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具有特别现实的意义。
一个人如果是自由主义者,当然不会反对民主。
一个人如果是马克思主义者,也绝没有道理抵制民主,绝没有道理拒绝普选,绝没有道理维护专制。
反民主的本质是反人民,反进步,也反马克思主义。
当然,如果你是斯大林主义或者是爱心觉罗主义,那就另当别论了。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一)古希腊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二)古罗马共和国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三)中世纪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四)文艺复兴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五)伟大转折的序幕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六)自由主义的诞生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七)启蒙运动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八)美国独立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九)自由主义的发展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马克思的民主思想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一)第一波民主浪潮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二)竞争性精英主义民主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三)第二波民主浪潮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四)多元主义民主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五)新自由主义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六)新保守主义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七)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八)第三波民主浪潮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十九)历史的终结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二十)民主自治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二十一)国际化对民主的影响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二十二)民主是人类社会的原生态
分享到搜狐微博
上一篇:
学徒感悟(七)再自恋也不恋身上的肿瘤
下一篇:
荷兰见闻(一)荷兰妓女会说中国话
分享 |  评论 (49) |  阅读 (764)  | 固定链接 |  类别 (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 |  发表于 13:05  | 最后修改于 2008-06-28 09:51
提示:“固定链接”为您显示此篇文章的固定不变链接,如果您有还有疑问请点击帮助
链接地址:http://laoxuetu.blog.sohu.com/83894863.html复制此地址
评论   
搜狐白社会:彪悍的小y:你是先性后爱OR先爱后性? |植物大战僵尸Ⅱ-花园养成游戏 |2010年最好玩的钓鱼游戏! |超准测试:你这辈子有富贵命吗?
先要沙发
发布者苏麻辣姑(http://q2007530.blog.sohu.com/)
2008-04-06 13:11
回复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4-06 13:13
回复
一个主义的产生,总是有它说的过去的理由。
发布者大将军(http://2885398.blog.sohu.com/)
2008-04-06 13:15
回复
马克思(当然也包括恩格斯)是彻头彻尾的民主派,郭老师讲的很细。
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对马克思主义的无知、歪曲和篡改的应该大有人在,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
官僚机构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然而,为了使自己永远存在,它又制造问题。官僚机构变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官僚机构认为它自己是国家的目的。国家成了官僚机构的私有财产。就单个官僚而言,国家的目的变成了他个人的目的,变成了他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手段。”
发布者苏麻辣姑(http://q2007530.blog.sohu.com/)
2008-04-06 13:29
回复
主张是好的,被歪曲利用后,就荒腔走板了。
发布者台北女人(http://taipeiwoman.blog.sohu.com/)
2008-04-06 14:10
回复
所以现在某D不说老马,说荣辱了。
不管他的初衷如何,一本书造成的灾难殃及几十亿人几十年,也是莫大的悲哀。不能说龙种和跳蚤的关系,倒觉得那就是披着龙袍的跳蚤。
发布者凝眸(http://ningmouyuantiao.blog.sohu.com/)
2008-04-06 14:28
回复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4-06 14:47
回复
哦,学习了楼上MM的.
“三个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
发布者匿名cpu(http://cpu2005.blog.sohu.com/)
2008-04-06 16:03
回复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4-06 16:23
回复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4-06 17:11
回复

有人被着马克思的皮,不肯脱也罢了,还**他。
发布者西北有神州(http://wengcm2006.blog.sohu.com/)
2008-04-06 17:26
回复
太好了!留下慢慢学习。
发布者孟家老猫(http://mengcat0905.blog.sohu.com/)
2008-04-06 17:39
回复
收起来认真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政治谎言扔进垃圾箱是当务之急。
发布者孟家老猫(http://mengcat0905.blog.sohu.com/)
2008-04-06 17:51
回复
5---历史迎合了马克思的判断,他所认为的最有条件首先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但"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列宁"在经济落后的沙俄可以先于英美法德之前首先单独进入共产主义的"理论发明之前,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信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是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英美法德同时发生"的"共同胜利"....俄罗斯的蜕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英明预言判断的实例.
6---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是共产主义的最后斗争,对象是没有实现民主制度的私人的家族的团伙的落后的残暴的"所剩不多的专制主义堡垒多数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的政权.而已经由普选的政权将发展成更民主的巴黎公社式民主政权,已经逐步实现了革命的目标.
'不民主的制度不是人民的自我表达,官僚机构必然把公有的财产看成自己这个集团的私有财产'感谢马克思,感谢郭老学徒给我们的提供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4-06 18:40
回复
通过论证,使人对马克思是个彻头彻尾的民主派这个结论信服.
发布者咖啡时光(http://dd23309.blog.sohu.com/)
2008-04-06 18:44
回复

看不懂的人华丽的飘过。。。
发布者黑森林奇遇(http://overheardjuly.blog.sohu.com/)
2008-04-06 19:29
回复
“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法律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这既应该是法律产生的本源,也是法律的终极目标,而不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中的"法"的概念.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4-06 19:35
回复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影响了人类整整一个世纪,体现形式是用武器批判资本主义的暴力革命和随后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后来世界两大阵营的分野也绝非真假马克思主义之争,最后的结局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全盘失败。到了21世纪,残存的“无产阶级”政党本身也无所谓什么马不马克思主义了,只要能维持政权,驴克思主义也行。所以,在原教旨的意义上证明“马克思是彻头彻尾的民主派”为时已晚,不可能再有人马克思本来面目而较真了。中G 历来对马克思学说采取实用加机会主义的态度,说穿了,是工具,而不是信仰。
发布者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4-06 20:20
回复
统治者只提取了其的矛盾与斗争与专制一说
发布者说一千道一万(http://canzi789.blog.sohu.com/)
2008-04-06 22:03
回复


发布者月光心情(http://panyuejie2008.blog.sohu.com/)
2008-04-07 08:30
回复
由于最近广告泛滥,暂只允许登录用户对此文评论。登录



探秘法兰克福红灯区
记者:外籍卖淫女逃离内幕
·艾米:张艺谋说山楂树淫秽
·许石林:日本女爱嫁中国人
·狄马:时间是怎样被国有化
·孙宁:老公王学兵婚日送礼
·探秘英国皇宫内百年密道女星惨遭富二代抛弃(图)
·女人,请千万别自作多情经典的UFO目击照片(图)

客服留言板 |客服博客 |客服邮箱 | 24小时客服热线:010-58511234(人工8:00-24:00) |在线客服|举报不良信息
Copyright © 2010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