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性本能与因噎废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0 17:31:04
(2010-10-10)
早报导读',1)">[中国早点]特约茶室不是喝茶的
[人物面对面]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台海局势]黄金周赴台大陆游客是去年同期两倍
[中美关系]美指中国78种香烟重金属含量偏高
[中东冲突]中东和谈停滞阿拉伯领袖另寻突破
伟哥〓让少妇1夜3次满足
增大延时━让女人1夜3次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增大增粗━女人销魂!

● 叶鹏飞
新加坡少女怀孕每年大约2000起,她们的年龄介于10岁到19岁。如何教育年轻人,避免未婚先孕的悲剧,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派认为应该在灌输年轻人性知识时强化道德内容,教育他们避免婚前性行为;另一派同样赞成性教育,但更侧重教导年轻人避孕的方法。
配合9月26日“世界避孕日”展开的调查显示,本地年轻人的避孕知识贫乏,虽然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责任避孕,却有61%有过性行为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没有避孕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这数字从去年的49%上升了12个百分点,达到61%,在其他接受调查的亚太地区国家中高居第二位。
主张道德教育的一派总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他们对于教导年轻人避孕也感到不舒服,觉得这似乎在变相鼓励婚前性行为。与几十年前相比,今天年轻人的性观念和行为确实更开放;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道德堕落,则存在辩论的空间。周作人在读拉瓦尔(Lawall)的《药学四千年史》时说:“其中说及世界现存的埃及古文书,有一卷是基督前二千二百五十年的写本,……里面大发牢骚,说人心变坏,不及古时候的好云云,可见此乃是古今中外共通的意见。”
由此可见,人性具有超越文化和历史差异的普遍性。今人的道德水准并没有比古人更堕落;同样的,今人的生理和心理欲求也没有比古人太不同。年轻人的性本能,古人同样也存在。他们解决的办法,便是明媒正娶。《白虎通·嫁娶》记载:“《礼》曰:女子十五许嫁”,让进入青春期,性意识萌发的女子及时结婚,自然能减低未婚先孕的悲剧。15岁的女子在今天还只是个初中生,这个办法显然已经不适用。
西方学界有一种理论,认为“青春期”是为因应工业革命所发明的观念。19世纪末的社会运动家为了保护被剥削者,推动了国民教育、禁止童工、少年司法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人为地界定了驾车、喝酒、抽烟等“成年人”活动的年龄限制。其后果却是硬生生地催生了“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代沟”,延长了“童年”,并推迟了青少年肩负起社会和个人责任的年纪。换句话说,“早婚”也是个很近代的概念。
既然不能通过“早婚”顺应年轻人的性本能,近代社会唯有通过道德教条及社会规范来防止未婚先孕的悲剧。强大的道德劝说和僵硬的社交礼仪,虽然无法阻止年轻人的性冲动,却还是可以相当程度地避免大量未婚先孕的悲剧。但是这种通过压抑性本能而非合理疏导的做法,面对1960年代“性革命”运动的冲击,很快便土崩瓦解。避孕丸、避孕套、堕胎合法化等“配套”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性解放的速度。
然而,传统社会对年轻人性本能的礼仪制度早已荡然,工业革命所“发明”的青春期概念又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事实,“性革命”所带来的性解放后果,便是(青少年)性病流行现象及未婚先孕悲剧的频发。在互联网科技的信息爆炸的当代,青少年非常容易接触到各式各样容易引发性好奇的内容,因而越是风气保守的社会,这类悲剧的后果越是严重。马来西亚最近设立“希望学校”,收容未婚先孕的少女,试图减少日益增加的弃婴问题,多少说明了这个道理。
既然社会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有基本的共识,那到底是以禁欲为主的道德劝说理想,还是教导避孕知识的做法有效?需要厘清的一点在于,教导青少年避孕知识,是否意味着鼓励他们进行婚前性行为?军事学院的历史教授在回应外界批评时说,如果把研究战争行为的军事史,视为认同甚至鼓励暴力的话,那警察学院教授研究犯罪学,是否也等同于鼓励违法呢?
道德劝说无疑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青少年能够接受禁欲主张,对防范性病及未婚先孕等悲剧当然是成本最低的做法。对于家庭环境健全的青少年,性教育可以是有效的第一道防线;可是在通讯发达、社交机会丰富多彩、两性关系规范激烈变动的情况下,作为补充和辅助的第二道防线,教导避孕知识还是能够发挥亡羊补牢的作用。毕竟与古人一样,今人到了发育期还是有性冲动,在经历了性解放运动洗礼所导致的性观念开放后,期待青少年守身如玉,不但需要加倍的努力,更需要一种近乎宗教式的信念。但若出于道德顾虑,在传播避孕知识的做法上瞻前顾后,则无异于因噎废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