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源头
是否来自贺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36:25
岭南文化源头
是否来自贺江
列孚
◎ 列孚
隶属肇庆市的封开县,位于粤西偏北,与广西梧州为邻,贺江、潇水横贯其中,扼两广咽喉。唐代首相张九龄开辟梅关新道之前,岭南与内地中原往来的多条通道中,今天的贺江一线,是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的更古老水上通道,当时称之为“封水”。1973年,考古学家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张迄今为止最早的2100多年前绘就两幅中国地图,在其中一张《地形图》上,一条在南方的河流的旁边,被显眼标出“封中”二字。有专家经考证指出,这“封中”所指正是古代“封水”一带,即是今日贺江流域。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州,下辖两广及交趾(今越南)这一片广袤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广信——即今日之封开。而广信之名,则在汉初已定,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而得。封开也就成了岭南最早首府所在。为何将刺史治设在封开?有理由相信,作为西江、贺江的交汇处,自中原至此的物流、人流或由岭南溯江北上的货物、人流,均在此汇集,成为货物集散地。人因物而至、物因人而流,再加上有历史学家指,沿贺江南下后,与珠江流域产生互动作用,即中原货物可至雷州半岛的徐闻、北部湾的合浦这两个自汉代起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出远洋至越南、马六甲、锡兰(今斯里兰卡)、波斯甚至远至古罗马帝国。
而以粤语为核心内容之一的岭南文化,早有“粤语源封开”之说,然则,作为那个时候的“商埠”、“首府”的封开,也就有理由将这种至今仍保存有古汉语的粤语传播开去。事实上广信也代有人才出:士燮著有《春秋经注》、《公羊传注》,任交趾郡太守40余年,郡内人民安居乐业;刘谦,南汉国开国之君;莫宜卿,唐大中五年(851年),赴京考中状元时仅为十七岁,不仅是广东最年轻状元,也是自科举制以来中国最年轻的状元;贺江也孕育了封开富有家族,伍氏家族至今仍保存下来的杏花村清代十二座连体古宅,竟有116道门!
封开因贺江而成市,岭南会否也因封开而成独竖一帜之文化流之源?这真是不能排除的。岭南文化离不开水,离不开珠江,流动的水成载体,那么追溯上去,就极有可能离不开贺江了。只是近晚时,珠三角以其肥沃、富饶以及更毗邻海洋,“染”上了蓝色,就令广东比起中原更早地接触并融合了海洋文化,故而才有岭南文化更具包容和开放的核心。
岭南文化之源,源之贺江?很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