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林彪相互间微妙关系(转载) 06.05.09 from 一梦如是 相关文章(44) 以文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54:14
上一篇    下一篇
这篇文章不错,我也要收藏,快看看收藏了该文章的所有5人
彭德怀林彪相互间微妙关系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的作为,今天的各种评论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对他的品格都是肯定的。对此我没有任何异议。
众所周知,彭德怀个性倔强、孤傲。这一性情一方面表现为他在战争中的勇敢、无畏,以及后来的刚正和坚忍﹔而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则是骄横跋扈与心胸狭窄,目中无人和瑕疵必报。使用这样的贬义词形容彭德怀这位悲剧英雄颇为不敬,但为了分析他这位历史人物的种种行为因果,对于这一点我们也无法回避。一个普通人具有这种个性并没有多大麻烦,然而一个政治人物则会因此使得自身、他人以致历史风云变换了。事实上,由于彭德怀长期处于敏感、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个性就成为他给别人和他自己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对于彭德怀的人品有所保留,就是从这一角度而言的。
我曾接触过一位从江西时代就与彭德怀很熟悉的老将军,他对彭的个人评价只有很无奈的一句话:"彭总这个人吶,他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尽管公开的史料中有彭与朱下棋的故事,而我还是相信这句无奈的话。至于看不起朱总司令在军内和党内意味着什幺,就要牵涉到对朱总司令本人和许多高级将领的评价,那就扯远了,如有兴趣,另外讨论。在这里仅仅引用这句话让你我对彭德怀的个性从另一方面多了解一点。
国内战争结束后,彭德怀在历史上的主要标志是三件大事,朝鲜战争,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全军和庐山会议。庐山会议不用说了,谁都知道是怎幺回事。前两件事其实给最后一件事埋下了不少伏笔,而公开的史料很多问题避而不谈,刻意维护人物的历史形象,但蛛丝马迹还是不少。下面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和自己的分析,以作茶余饭后的消谴。
说到正题之前,我还想分析一下朝鲜战争的人选决策,只是题外话而已。
中国参战前,志愿军司令一职的人选不好决定。对方是战斗力很强的美军,我方拟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是当时为准备参战而调五个军组建的东北边防军,都是四野的部队。故而志愿军司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人能力上必须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二、个人资历上必须能镇得住四野的骄兵悍将。符合这两点的人很少,后来的十个大将中仅粟裕一人有这两个条件,而他当时在负责对台湾方面的军事行动无法脱身。四野出身的大将萧劲光、黄克诚缺乏第一条件。全军其它类似地位的几个人如萧克、李达、刘亚楼等等都不具备第二条件。人选只能在后来的十个元帅中产生,而其中半数以上也都不行。朱总司令不可能﹔贺龙、徐向前国内战争时只担任了兵团级指挥,没有骄人的业绩,徐更不具备第二个条件﹔聂荣臻军事上不行,且在北平市市长任上﹔罗荣桓是政治元帅﹔叶剑英一直是个总参谋长的角色,上战场差点儿﹔陈毅与聂荣臻一样,军事能力有限,且在上海市市长任上。人选只有彭德怀、林彪和刘伯承三人了。刘当时已经急流勇退,辞去本兼各职,由贺龙接任西南军政员会主席,刘本人只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他年事已高,战伤累累,而且毛泽东对他素有看法,对此我也可另外分析,总之刘伯承是去不了朝鲜的。人选只剩下彭、林两位了,林本来最合适,四野是他的部队,他的军事能力绝对在彭之上。但他也确实有病,而更重要的一点你已提到,是他自己不愿意。当时政治局和军队高层不主张出国作战的是多数,建议在东北采取防御态势大有人在,林彪也是其中之一。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历史没有给予它证明的机会﹔而彭德怀则是少数主张出国作战的人之一,因而由他担任志愿军司令是最后的选择了。人选的重大决策必然要顾及当事人本身的意见,否则强人所难也是不明智的。
当然,决不能排除彭、林两人的个人因素,在此点上彭胜于林。但我认为目前流行的看法,完全是由于一人"怕死怯战"而另一人则"见义勇为、主动请缨"才会形成了这段历史的观念,多少也是要打点折扣的。朝鲜战争先后参加志愿军的部队,二、三、四野的部队都有,恰恰没有彭德怀一野的部队。入朝时,其总部机关只是一个兵团级指挥部,还不是彭德怀的部属,从文学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彭德怀是只身奔赴朝鲜前线的。而当时除三野有对台作战任务外,一野王震进军新疆是兵团级的行动,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军事意义,因新疆已和平解放,陶峙岳、鲍尔汉完全控制了局面﹔二野进藏也是兵团级的行动,主力已分散剿匪。
四野的海南岛战役已结束,主力态势与二野相同。因此当时给彭德怀配备一个完整的野战军总部不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准备时间过于仓促,同时最高决策层包括彭德怀本人对后来的战争规模估计不足。而彭德怀在指挥他所不熟悉的部队和将领时,他的个性使他"树敌"过多,为日后他在党内军内造成了许多反对派。入朝作战准备仓促,作战方式生疏,初期某些部队作战不利在所难免。然而彭德怀对此处理得过分简单粗暴,伤人过甚。第一次战役时三十八军的行动迟缓,既有敌前侦察不利的因素,也有总部情报误导的因素。然而彭德怀却严厉叱责为梁兴初"怕死",威胁要"斩马谡"﹔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作战英勇,彭德怀便立即写下了名言"三十八军万岁!"。实际上,一次战役只是团级规模的遭遇战,二次战役各军均有战果,三十八军还不是战果最大的部队,彭的这种大起大落的带兵方式则对各军将领产生了不少负面效果。而了三次战役后期,同样一个三十八军担任阻击,就有军级指挥官说出"如果由林总指挥,怎幺也不会让我们主力与敌人拼消耗。"这样的话来。另外,彭德怀一向对与他同级的将领持有蔑视的态度,"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而参加朝鲜战争的恰恰都是这些将领带过的部队,彭的个性使他在处理这些上下级关系时加深了矛盾。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梦如是的分类目录[历史]中共155篇)
以文找文:搜索互联网上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国共两军五虎大将的比较和对决   06.10.08  from东方秦戈
•汤绍东:彭德怀操毛娘之勇气溯源   06.06.21  from坐井观天
•彭德怀被逐真相——毛泽东怕其成中国的朱可夫   06.04.21  from圆梦阁
•简评中共军队之名将   05.12.31  from东成西就
•林彪的军事“功课”和四野的部队素质   05.12.08  from大海的水滴
>>更多相关文章
最近评论(共有评论1条)

上善若水2000  2007-12-25 15:24:17
林彪当时是准备去东北的,连他和老婆身边的警卫员和保姆因为不能适应东北气候都给换了,林自己也认为是非他莫属,直接将邓华从广东调回来,连和叶帅的招呼都没打,但毛却一直没有点他的将,等到毛让彭来京述职,他就明白过来了,于是提出一是他不认为能赢美国,二是他有病。这实在是一石二鸟之计。最近看了毛的后代子孙,的确不成器,还扬言说要当合格的军事家,听了头都大了,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隔着远呢。还说二战是是他爷爷干掉军国主义和纳粹主力的,丘吉尔和罗斯福听了都快从棺材里跳出来了。傻子一个!
发表评论
彭德怀林彪相互间微妙关系(转载) 06.05.09 from 一梦如是 相关文章(44) 以文找文 彭德怀林彪相互间微妙关系 中国最黑十三个景点〔转贴〕(转载) 07.10.09 from 野旷天低树 相关文章(2) 以文找文 彭德怀的悲剧探源(转载) 07.09.19 from 桃花岛主 相关文章(86) 以文找文 厚道断想(转载) 06.07.21 from 学海泛舟 相关文章(1) 以文找文 古来难保是晚节(转载) 06.12.02 from 学海泛舟 相关文章(3) 以文找文 生命在于交流(转载) 07.06.17 from 学海泛舟 相关文章(1) 以文找文 琴心剑胆(转载) 07.10.15 from 程志 相关文章(53) 来源 以文找文 彭德怀的悲剧探源(转载) 07.09.19 from 桃花岛主 相关文章(86) 以文找文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矛盾真相:首次被公开披露(转载) 06.05.10 from 一梦如是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矛盾真相:首次被公开披露(转载) 06.05.10 from 一梦如是 面试答辩的语言技巧(转载) 06.07.16 from 学海泛舟 相关文章(21) 以文找文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豪言壮语(转载) 07.06.15 from 春雨 相关文章(42) 来源 以文找文 殷 保 华 的 操 盘 绝 技(转载) 07.05.21 from 虫二 相关文章(481) 以文找文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豪言壮语(转载) 07.06.15 from 春雨 相关文章(42) 来源 以文找文 重大发现:中国农历与人体健康存在密切关系——(转载) 07.09.27 from 追赶太阳的人 相关文章(13) 来源 以文找文 上一篇 下一篇 世界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际关系(转载) 06.09.03 from 学海泛舟 相关文章(15) 以文找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解放军近年来的几起重大问责事故(转载) 07.09.24 from 村夫野汉 相关文章(25) 来源 以文找文 1964年三线建设决策前后的中央分歧 五(转载) 07.05.03 from 大牧 相关文章(83) 来源 以文找文 【经典】48个网络上流传较广的表白谜语(转载) 07.07.20 from 纯净水 相关文章(7) 来源 以文找文 1964年三线建设决策前后的中央分歧 五(转载) 07.05.03 from 大牧 相关文章(83) 来源 以文找文 解放军近年来的几起重大问责事故(转载) 07.09.24 from 村夫野汉 相关文章(25) 来源 以文找文 储安平:政府利刃指向《观察》(转载) 06.04.06 from 坐井观天 相关文章(14) 来源 以文 性格决定命运(转载) 07.10.09 from 无心社会全观察研究中心 相关文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