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琴台知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44:39
琴台知音
--读《水调歌头·登古琴台有感》有感
“常念伯牙曲,今上古琴台” 起读此句,耳边似乎响起古琴坎坎悠悠之声。高山流水,空谷回音。句中“伯牙曲”,是指俞伯牙用古琴弹奏《高山》和《流水》两首乐曲,钟子期听琴解意这个传说典故的简称。千百年来,由于其“知音”的人文社会含义,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乐曲描绘的艺术形象是高山及其流水,便因曲生意,弹琴的地方就是在高山之上了。所以后人多于高山之上设立琴台,以便观赏纪念。词句一个“上”字,以登的意境表明了琴台的方位,也拉开了全词的帷幕。作者开篇以此起句,紧扣题目,直奔主旨,就把读者一下带入了知音的境界。
“不为去日芳迹,执意伴云来”“伴云来”是一首词牌名称。宋人贺铸有一首闺妇思夫的怨词,写的是一位守闺在家的妇人,在秋天的溪边洗衣时的情形。词意旷野薄暮,境界开阔,气象苍茫,于壮美之中透出一缕悲凉。虽是幽怨,却不拘郁。其结句“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放笔直抒相思:天边明月曾见我们的欢愉,就让它化作彩云飞到我的梦里来去吧!读来令人感概万千。作者在这里借用此词的意境来表述她的心境,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情感和默默的诉求,也是说出“不为去日芳迹”的理由,还是起句“今上古琴台”的原因。在一首诗词作品里面,借用其它名篇的意境来表述自己的意思,称为“移花接木”,是古典诗词中的精华技巧。它既要与前言后语衔接自然,不露不现,又要含意恰到好处,不过不及。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意蕴深远,含而不露,令人咀嚼玩味。一俟读者感悟,便拍案叫绝。但移植是否贴切,却是很考功夫的。用“伴云来”几字,直读在环境描摹上,就有高山琴台伴流云的景象,而探微知著,在表述重登琴台的心仪上,又有了丰富的含义。“执意”,有重临的意思,是对上句“不为去日”的深化,表现着一种追求,追求一种由衷的精神力量。那么,这种精神力量是什么呢?
“弦里高山流水,引得子期留步” 钟子期听琴深解曲意,二人遂成知音。据有关典籍记载,伯牙因经年未得解曲之人,甚为郁闷,自感曲高和寡。一遇子期,二人便成知交。并相约来年,因子期贫寒身故,未能赴约,以至伯牙“摔琴酬知音”。音乐是抽象的,又是最具灵感的。对音乐的理解,人们几乎都是从精神的方面去想象,去感受,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想象融入旋律,从而释放出蕴含在作品中的精神力量。它是需要欣赏、需要受众理解的,它的生命存在于欣赏者的理解之中。因此,“弦里高山流水”的意念,也存在于“子期留步”之中。对高山流水巍峨汤商之气的崇尚和理解,之于伯牙和子期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召唤作用,而于此产生的“知音”,也成为了召唤后人的一种心理向往。作者在这里不谈音律如何美妙动听,跳过对声音的夸张描绘,譬如白居易写琵琶、李贺写箜篌等,而是直接用倾听者的动作来表述。可谓素洁练达,言简意赅。这两句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虽是叙述,还是自慰。结合上句《伴云来》词的含意,似有对往事的悠悠回念之意,但感到更多的却是一种清灵中的安静和遐想。这从它的下句中可以得知。
“清韵扫尘埃” 按说,作者略怀忧思独上琴台,似有缠绵不尽之意,接语应当继续抒发抑郁之情才是。可是,语句至此却突然昂扬,一句“清韵扫尘埃”,不以贺铸《伴云来》的幽怨情感为续,却将情思向上,清灵一转,跳出了哀怨的圈子,摆脱了絮绕于心的烦恼。庄子有“乘物以游心”之说,说的是道家用美好的大自然来解脱内心的束缚。而“扫尘埃”三字,又借从佛语而来,化为抛却烦恼,就更脱凡出俗,超然象外了。此句甚妙,道佛尽出,内涵精湛,为全词情愫转折之句,既为上面知音打结,也为后面词意的展开,作了情绪和语义上的铺垫。
“情逝丝断后,音绝有何哀” 伯牙、子期身虽隔,心却通,曲无哀。于是《高山》《流水》合二为一,得以后世不绝。知音向往,千古咏唱。
“前朝事,堪重现,感满怀” 悠悠思绪到了这里,作者便自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也对诗词的意思作了转换。并由彼及此,联想到了人与人,人与己。你看,作者接下来对千年人事所作的综括,表露了她对“知音”的理解诉求,堪为全词中心,龙心凤眼。并对隐藏在自己心中的不言之事作了询问。
“林罗人世知己,谁共拾长阶” 这是总结,也是询问,还是期望。知音是人间最宝贵的关系,能言家里不言之事,能说心里难说之事。清翰林张越曾说人有几友,其中便有“密友”。所谓“密友”就是知音了。人的情感是需要抒发和宣泄的,尤其是在心灵受到严重损伤后,就更是如此。这世上有谁不盼望有个知音呢?可知音却很难找到,是所谓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于是,作者便把这种期望寄寓了琴台。“拾长阶”在这里是同登高的意思,一语双关。既是地理环境特征的描写,承续首句“上琴台”的意境而来,又是期望有知音与她一道走向心灵中的那个胜境,弹奏出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诉求。
“莫使金樽空待,忍看松风障月” 作者在这里借用了李白《将进酒》诗句的意境,但却对其作了转换。把“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意思,放进了“忍看”之中,悉心向内,收束了放纵。本来,从词性上讲,“尽欢”和“忍看”是相对立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似乎词意另起了由头。但在这里,由于前面情感的抒发,由于心内的隐隐之事,把两者融在一起,就成为一桩事中的情理了。文学创作中有“张力”的手法,是一种极高的创作意境。作者此句便有此意味了。是啊,应在尽欢之时,却因情深,哀从心来,她“拂袖把怜埋”。“怜”是哀的意思,她轻挥衣袖,将哀痛深深掩埋在心里。这句话,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位情感丰沛而又自尊自立的女性。也正因如此,她用贺铸词,却不用贺铸意,而于高山流水间获得了充实的精神力量。
“但得逍遥处,浅履印青苔” 词到了这里,全篇已对琴台感概作了抒发。归结到最后,忘却哀怨,我因我故在,从“知音”中获取了心灵上的安慰,于是,便超然退出了意境。
高山流水的典故,出于春秋。它产生的背景,是因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忠君思想没有得到君王的赏识,许多胸怀大志的志士仁人,一生不遇,空老林泉。他们盼望有圣明的君王来赏识、启用。而《列子·汤问》一书,就是供君王执政参考的书籍。汤,就是成汤。《吕氏春秋》的作者那时未曾涉政,隐居市井,所以,他便将这个传说作了二人相约来年再见,却又因子期贫寒身故未能如约的文学延续。这个尾巴之所以未成狗尾续貂,实在也是因为当时、乃至后世,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盼望着君王的赏识启用。而作者借用这个传说,于典型之地,谈心中之事,不以入仕之念作续,而用知音之情为叹,便得赏千古雅音,炼就超然品格了。词作用典含蓄,舒袖成舞,语净高洁,字满情深,细细读来的确是一种享受。那款飘逸洒脱,那款涓涓情思,凡静心读过此词的人,都会受到感染。感受到词中“知音”意境带来的精神力量,想象着一位傲洁于世的佳人,踏着清灵的步履,逦迤而来,又款款而去,琴台高山中留下的俏丽身影,少许青苔的石板道上印下的浅浅足迹。美哉,《水调歌头·登古琴台》。
《水调歌头》登古琴台有感(文/烟雨闲窗)
常念伯牙曲,今上古琴台。不为去日芳迹,执意伴云来。弦里高山流水,引得子期留步,清韵扫尘埃。情逝丝断后,音绝有何哀?    前朝事,堪重现,感满怀。林罗人世知己,谁共拾长阶?莫使金樽空待,忍看松风障月,拂袖把怜埋。但得逍遥处,浅履印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