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事记:1962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32:25
1月11日 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7000多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4月至5月 新疆伊犁、塔城发生暴乱事件。60年代初,随着中苏两党分歧的表面化,中苏两国国家关系也出现裂痕。苏联驻中国新疆领事馆在塔城等地活动,煽动中国边民外逃。从4月16日开始,塔城、裕民、霍城三县居民共5.6万人不顾当地政府的阻拦,相继进入苏联境内。5月26日,一伙暴徒在苏联领事馆人员的策动下,在伊犁发起暴乱。他们手持武器攻打中共伊犁自治州委、州人委机关,打伤州委副书记、州长和公安局副局长,抢去一批档案、文件,造成恶性事件。事件发生后,当地党政军民在中央的指示精神下,迅速动员起来,镇压了这起反革命武装叛乱。中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一再向苏联提出抗议和交涉,要求允许被胁迫出境的中国边民返回中国境内,但遭苏方无理拒绝。
5月7日至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央财经小组提出的《关于讨论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报告》指出,国民经济面临的8个主要困难是:粮食供应紧张;工业内部需要大的调整;基本建设规模必须缩小;短途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职工人数大大超过目前经济水平,特别是农业生产水平;市场供应紧张;外汇收入减少;财政严重亏空,货币发行量过大。《报告》提出的三项针对性措施是:(一)整个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幅度调整;(二)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要争取快,准备慢;(三)我们的出路和方针,就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生产战线,努力恢复生产,在工业生产建设方面要进行5个排队,在精简节约方面要实行7项措施。会议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决定了几项果断的调整措施:(一)进一步大力精简职工和减少城市人口,在1962年和1963年两年中,再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精简职工1000万以上;(二)进一步缩减基本建设规模,即决定在1962年已提出的压缩至67亿元的基础上,再减少21亿元;(三)降低绝大多数重工业产品指标,工业总产值比1960年降低47%,其中钢产量由1866万吨降为667万吨。
6月16日 彭德怀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递交8万字申诉材料(又称“八万言书”)。申诉材料共分5个部分:(一)关于庐山会议前后的情况;(二)关于高饶联盟问题;(三)我同外国人的一些接触过程;(四)我的历史过程及其几个问题;(五)关于军事路线。8月22日,彭德怀再次给中央写了一封短信,表达了希望对自己问题进行复查的迫切心情。一个月后,彭德怀的申述在八届十中全会上被定为“翻案风”的主要表现之一。    10月8日至19日 中印边界局势急剧恶化。10日上午,入侵印军在尺各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进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11人。中国政府当日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最严重的抗议。11日,印军继续向中国边防部队进攻,打死打伤中国军人22人。当日,中国政府再次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最严重的抗议。同时,中国政府还就印度飞机侵入中国西藏拉萨等内地领空一事向印度提出抗议。17日夜,入侵印军向择绕桥桥东等地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克节朗河全线发生战斗。18日,入侵中印边界两段中国新疆奇普恰普河地区的印军,开始进逼中国哨所,进行武装挑衅。20日凌晨7时,入侵克节朗河地区的印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伤亡严重,同日3时,入侵新疆奇普恰普阿地区印军,在炮火和机枪的掩护下,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中国部队在东西两线被迫进行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