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存亡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9:46:43

杰拉尔德.勒伯经典名言在过去40年中,我在华尔街上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无知,而且自己也是那么的无知。

 

最伟大的证券交易者之一

  1929年美国股灾后,投资人士痛定思痛。1935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与杰拉尔德.勒伯的《投资存亡战》几乎同时上架,但两者观点截然不同。在2004年出版的《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一书中,格雷厄姆和本书作者一起被列为5位最伟大的证券交易者之一,只不过相对于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来说,勒伯更不为国内投资者所了解。

  应该说,勒伯是为数不多的几位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之一。他发现1929年股市实际上在9月3日就达到了最高点,这比大崩盘开始几乎要早了整整2个月。在本书中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我预见到1929年股市见顶,并及时抛空了股票。”而当时正当红的“私募基金经理”兼教授格雷厄姆却未能幸免,几乎破产。

  从一定程度上讲,《投资存亡战》是大熊市下的产物,是“因痛苦而长寿”的产物。

 

股市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士气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确,市场如战场,勒伯将股票“视为一项危险的投资战争,需要对资产进行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和经常性的重新调控”。

  在华尔街的短兵相接中,在事关投资存亡的战斗中,不惜代价保全资本、全身而退是最低的战略目标;而战胜市场、获取利润,则是叩响胜利之门最动听的乐章。

  如果把格雷厄姆和杰拉尔德?勒伯比喻成为两名将军,在投资市场上对弈,其结果会如何?我相信格雷厄姆是一位经典军事理论的专家,并且严格地训练、挑选他的士兵,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战争胜利的策略;而勒伯则更加关注士兵的士气,因为士兵才是市场的主角。如果发现士气不振,就采取灵活避让的策略,待士气恢复再重新来。

  作者早在1935年出版的第一版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日趋成型的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在不同心理状况驱使下,人们可能以40倍以上的PE购买一只股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拒绝以10倍以下的PE购买同一只股票。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相信一直以来你都有这样的感受,某只股票在涨,自己也很看好,但就是不敢追,或者想等它回调再追,可是它总是不能回调到我们认为的合理价位,从此就看着它一路狂奔,与它失之交臂。

  对于这样的情况,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我观察所谓的强势就是:如果股票的走势被那些无知的大众所看好,那么这种强势是一种危险信号;如果它的强势表现使得那些小股民只想短期套利或者等待回调,那么这样的股票通常值得跟进”。把自己设置为无知的大众看看,能不能找到感觉呢?

  此外,作者还提到要“将两只股票的走势相比较,远胜于独立的观察一只股票的价格波动”;要“在游历中学习投资”等。我认为,技术分析的进阶,就如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样,主要就是多了对大众心理的分析和保持心态的稳健。

 

做好战争日志的记录和分析

  勒伯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即多交易、多记录、多回顾、多思索。止损的时候好好想想,回顾一下当初为什么买入;正确了要好好总结为什么会成功,是由于大盘的因素还是板块的合力等。多总结就一定会有收获,而只有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才是最好的。

  我更欣赏勒伯的最经典名言:“在过去40年中,我在华尔街上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无知,而且自己也是那么的无知。”因此,抽时间读读《投资存亡战》这本书,它将给你带去投资战争的谋略和策略,使你成为投资战争中的一名常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