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7 05:48:26

大学生到农村有四大渠道

我省制定了鼓励政策,形成“上升通道”

2009-04-24 作者:□本报记者 刘海鹏   【PDF版】

  22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目前应届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主要有四大渠道,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形成了大学生今后发展的“上升通道”。
   以选调生身份到农村挂职
   22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了解到,从1980年开始,我省就按照中组部的统一部署,面向高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选调了23批10998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全国选调生数量最多的省份。
   选聘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从2008年开始,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我省2008年共选聘2599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其中临沂市2000名,滨州市599名。
   “三支一扶 ”支援农村
   根据我省《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我省计划每年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2000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工作。服务期限为2年。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
   西部计划服务农村
   自2003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我省共有2063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西部计划,在新疆、青海及四川等地开展志愿服务。
   自2003年开始,我省同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山东计划,选拔派遣志愿者到我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开展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农村任职可享多项实惠
   上述四类服务农村人员,在补助、保险、考录等方面均有优惠政策。
   2009年我省公务员招考对参加“三支一扶”的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给出了加分政策,对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3年内报考公务员的,笔试总成绩加4分。
   2009年省属事业单位招聘则对以上两类毕业生给出了笔试成绩加5分的政策。
   2009年,我省选调生招录也首次把在山东省内基层服务期满、经省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省内“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纳入选调范围。
   我省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公告则明确规定,在村任职满2年后,三年内报考我省县级及以上机关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4分;报考乡镇机关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8分;参加地级以上市、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加5分;参加县乡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加10分。

来源:齐鲁晚报

 

 

            农村不是大学生的“跳板”

“农村发展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干部。依我看县乡两级退休的那些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对农村情况也了解,他们肯定能干好。”在茌平县小杨屯做了60年支部书记的张国忠曾这样对记者说。
   无独有偶,2008年10月7日博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退居二线”人才“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这个文件明文规定,鼓励“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党政事业单位50岁以下和接近离岗年龄的在职干部”到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与大学生村官相比,这些“二线干部”的优势不言自明。
   政府选拔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村官”,并且已经为其打通了上升发展的通道,从助理到村支书、村主任就是第一步,而从现任“村官”选拔基层公务员则又是紧跟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大学生治村”模式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大学生出任实权“村官”,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更大的锻炼。农村不比校园,其中的关系之复杂与利益之纠葛,都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所难以想象的。他们的优势在于知识丰富,有想法有冲劲,为农村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或许才是他们的长项。
   有的大学生在就业、考研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把“村官”当成了“跳板”,把农村当成“中转站”,为读研或报考公务员打基础。有的名义上是挂村里的职务,而实际上在镇街机关上班,难以真正进入“村官”角色。这样的话,他们怎能得到农民的拥戴?他们能给农村带来进步吗?
   大学生到农村,这无疑是正确方向,但他们出任农村的管理者后,如何继续学习进步,转换角色,扑下身子干点实事,仍值得继续观察与探讨。

来源:齐鲁晚报

        “村官”之路越走越宽


  从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到身为“配角”的小村官,再到村里的“一把手”,然后成为乡镇机关公务员,甚至再选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山东村官发展提升的脉络变得清晰起来
   ■策划人语
   要让大学生扎根农村,一要有待遇,二要有空间。

   从大学生到村官,到村里的“一把手”,再到乡镇机关公务员,一条村官发展提升的脉络变得清晰起来。
   这样一个脉络,虽然是无意间形成的,但是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村官以及众多基层村官的高度重视、政策倾斜,正是这背背后的深层原因。
   选调生、选聘生、三支一服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这些献身农村的年轻人,虽然是由组织部、人事厅等不同的部门门参与调动起来的,但是各方无不希望他们能发展更好,或者留有退路;各方都希望这些年轻人能感到奉献“三农”很值得。
   本组稿件,试图揭示大学生村官发展提升的脉络,并考查他们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农村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本报记者 崔滨
   从硕士生到村官,27岁的陈庆璞说“多沟通消除隔阂
   同样是乡间小路,同样的单车骑行,两位大学生村官陈庆璞和王维凯向前的道路,或许并不一致。

   对于27岁的滨州市阳信县温店乡胡家村大学生村官陈庆璞来说,从山东大学的文学硕士到村主任助理,他的身份转变缘于中组部的部署——自2008年起,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经过山东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大学生村官”考试,陈庆璞和其他2500多名大学生一道,成为基层的村干部。
   3公里乡间小路,一辆自行车,陈庆璞的到来使胡家村里的老人想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陈庆璞告诉记者:“自行车是镇里发的,方便我们下村。”然而陈庆璞表示,虽然自己也是从农村长大的,但是多年的城市生活和教育,以及基层工作经验的缺乏,使他难以马上融入农村的思维模式与行事方法。
   “村民们一开始也总是把我们当外人。”陈庆璞对记者说,“我是非常想在这里干一番事业的,在农村基层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协调能力,但最重要的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能力。
   他说,组织和协调并不容易,在农村,一块地,一面墙,都有可能让当事人爆发冲突;面对一个村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把村民们协调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会从心里问,你算啥,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农村大多宗族观念浓厚,你有学历有文化不如村里辈分高的说话有分量。举个例子,有一次,一帮村里的年轻人在乡村驾校学车,一老大爷坐在旁边看。老大爷看见我们村官,就嘟囔:这些人来了能干啥,村里有啥事也解决不了啊。这时年轻人搭话了:解决啥,人家要是管你不打人家吗?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说给我们听的,一会儿我主动上前找那小伙子聊了一会儿,渐渐地就互相熟悉了,他说话也没那么多刺儿了,对村官群体也没那么多成见了。
   可见,但万事贵在理解,多交流多沟通,自然就没有隔阂了。
   因此,如何真正地深入群众,如何获得更多的话语资格就成为衡量一个村官能力的标准,现在看来,“我做得还是很不够的,以后要和村民们多接触,多为他们思考,提高自己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
   谈到自己将来的打算,陈庆璞说,不少省份都施行“选聘毕业生合同期满、考核合格者,直接转当地乡镇公务员”的办法,我们怎么办?

   未来在哪里?是继续在乡村小路间骑行还是在高楼大厦中穿梭,陈庆璞一直在做着选择。
   从村官“配角”到村支书,25岁的王维凯说“全村都需要我
   相较于陈庆璞面临的难题,滕州南沙河镇后辛章村的村支书王维凯,则下定决心继续留在农村,他说:“我现在是村里的‘一把手’了,全村上下都需要我。

   4月12日,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工商管理专业、现年 25岁的羊庄镇庞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维凯正式当选后辛章村村支书,成为山东省第一批从大学生“村官”中公开竞选村支部书记的受益者。

   2007年以来,滕州市公开选聘了一批大学生村干部。近日,滕州市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大学生村干部中公开选拔村(居)党支部书记,使一批文化水平高、创新意识强、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村干部走上村(居)党支部书记岗位,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干部的潜能,让大学生村干部激情与活力充分迸发。
   “原来有老支书给我兜底,现在都要靠我自己,毕竟自己还年轻、经验少,感觉压力不小。”说起自己一周多的支书经历,王维凯对记者说。
   虽然资历尚浅,但王维凯风风火火地在村里办起了合作社,还打算普及引导畜牧业,发展村民养食用牛和食用兔。“村里给我临时腾了间房当办公室和宿舍。我现在就住在村里,和大伙一起把经济搞上去。”他说,自己女朋友工作的地方,离自己只有十几公里,他觉得后顾无忧。
   同样是乡间小路,一辆自行车,但是王维凯却感到路越骑越宽,“我现在成了村支书,感觉施展的空间更大了,和以前呆在镇上等着安排工作相比,我现在感觉快乐多了。
   让王维凯感觉轻松的除了工作的顺手,还有未来前途的保证。“现在市里已经把我们纳入了后备干部管理,只要我们好好干、干得好,都有机会转为正式编制。

   从村支书到公务员,正在“转正”的村官们说“没了后顾之忧

   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遗憾之间,是个人命运与农村发展之间的纠结。

   4月18日早晨7点钟,两辆大巴车驶近安静的济南市委党校,从车里鱼贯走下的是87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士,他们安静、整齐地排列成队,仿佛是来此参加培训的业界精英。
   然而仔细打量之下,略显拘谨的神情、衣领间不够妥帖的领带、裤脚下隐现的大红色袜子甚至还有手里拎着的马扎,使得整个情景流露出一丝别样的情趣。
   这87人来自德州,他们是来济南参加面试的村官。当天,在济南、青岛等8个地点,还有另外765人参加面试,迎接这个改变自身命运的“大日子”。他们将力争使自己从“不是官”的村官变成正规的国家公务员。
   “干了七八年村书记,从来没想到能有机会当上公务员,”德州一位村官告诉记者,“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一个继续进步的机会。
   身份的转变,也将改变他们的个人待遇。刘宏伟告诉记者,平原县经济能力有限,村书记的补助每个月120元,“说实话,我们活干得多,气受得大,也不容易。真要给解决了公务员编制,还有保险、医疗什么的,这变化就太大了。

   章丘一位村官告诉记者,每个月村里给他发260元,每年不到4000元,章丘绣惠四村支部书记王业国表示,一年能拿到5000多元。

   “变身”公务员带来的薪酬和保障上的质变,成为村官都在思量的事情。
   德州一位村官说:“有人说这次有可能调到镇上机关,也有可能继续留在村里,要我选我还是愿意留在村里,干了这么多年了,工作得心应手。成了公务员,那就没了后顾之忧了,更有干劲。
   很多村官在进入选拔考试范围之后,也在留在村里还是进乡镇之间考量,去镇上更有发展空间,继续向上的机会也多;而也有村官表示,和机关的工作相比,自家的生意更重要。

   当日中午12点左右,工作人员将第一场面试的成绩贴在了考场门口,欣喜和遗憾终于同时上演。
   上午面试的德州村官们蜂拥上前,由于录取名额已经分配到乡镇等原因,村官们一看面试的分数名次,就大概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跨入公务员的行列。
   成功入围的村官们,有的一把扯开领带,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向家里人报喜;而那些发挥欠佳的村官,则默默地点起香烟,低头沉思。
   历时近两个月的全省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考试,终于在18日告一段落。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转为公务员的村官们,在进入乡镇机关工作一段时间后,表现突出的,还有可能再次择优选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对于852名参加最终面试的村官以及全部1109名考生村官来说,对改变自身命运的争取、对农村与个人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探索,还远没有结束。

来源:齐鲁晚报

        “村官”需要发展通道

大学生“村官”能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起发展农村的重任?村官以及大学生村官,需要怎样的发展通道?23日,记者专访了山东省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秦庆武研究员。
   记者(以下简称记):大学生“村官”,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农村对人才的需要?
   秦庆武(以下简称秦):大学生“村官”知识宽广、视野开阔、思路新颖,到农村工作也能让他们自己得到锻炼。如果从培养选拔干部的角度来看,这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而对于满足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来说,也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但却远远不够,还应该开拓别的途径来满足农村的人才需求。
   记:您觉得大学生到农村去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会面临什么样的考验?
   秦:大学生到农村首先应该深入到村里去,而不能住在镇上,早晚到村里转一圈就走。这样的话,难以满足农村对人才的真正需求。我们省开展的“三支一扶”活动就很好,但人数还是太少,一年2000人,可咱们省有83000多个村子。
   现在一般的自然村也有1000人左右,大一点的村子都有2000人了,农村是熟人社会,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经济关系、宗族关系、家庭关系等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要想真正了解农村情况、解决问题,不在村里扎住根是很难做到的。一个“外来人”要真正介入农民内部并不容易,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处理好村里的复杂事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记:对于从“村官”中选拔基层公务员的事情,您如何看待?
   秦:这个事情我非常赞同!从现任“村官”中选拔年轻有为的到基层做公务员,而不是让他们做一辈子农民,这肯定能起到鼓励农村中有志向的年轻人的作用。以前城乡两元社会,不允许农民进入公务员的队伍,那是人为地在城乡之间设立的一道墙,现在撤了这道墙,是进步。从大学生到村官,进而从村官成为公务员,这对于吸引大学生来基层也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吸引他们通过这条通道来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