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送礼心得:送鲍鱼不如信用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30:34

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从小到大,从没送过礼、从没收过礼的人,不能说一个没有,但确实非常难寻。不仅红白喜事、生子乔迁要送礼,调动工作、孩子升学也要送。赶上春节,更是送礼大潮,亲朋好友互相送,下级给上级送,地方给中央送,举国上下一片欢送。礼,已不再是一种仪式,更多的时候,人们注重的是内容。俗话说:办多大事,送多大礼。送礼已经成了一门生意。

不过,这门生意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因为不明码标价,又没有参考标准,全靠自己摸索。以我的朋友K君为例,他原本是某国营厂的团委书记,80年代末下海经商,靠经销计算机起家。他的发迹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送礼史。他最为自豪、最为成功的一次送礼,是在下海之前。那是80年代,他给单位的人事科长送了一百斤大米,把妻子调到省城,结束了夫妻两地分居的生活。而最失败、最让他难忘的一次送礼,是90年代末,为运作公司上市他去北京公关,行前特意去海洋岛采购一千多元一斤的鲍鱼。他这边当成贵物奉送,人家那边根本没瞧上眼,随手打发给单位食堂,成了员工的免费午餐。K君知道后,气得差点跳楼。

 不过,这次“鲍鱼事件”,倒让K的脑袋开了窍。他忽然间明白,这世界上最复杂、最深懊的学问,不是计算机,不是物理化学,也不是哲史地,而是送礼。中国本来就是一个重人脉的礼仪大国,在商业化程度日益增强的今天,礼,已不止乎礼,从内涵到外延,都彰显着时代的色彩。送什么,怎么送,何时送,一送之后如何再送,这中间大有学问,真应该在大学里开门课,那样的话,他一定首当其冲报名苦读。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送礼学,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自学成才了。

K 君因祸得福,“鲍鱼”成了菩提树,让他参惮悟道。第二次进京,他什么都没带,只带了一张信用卡。这一次比较顺,当天就把事办了。自此,K 君平步青云,几年时间,便从一个名不见经转的皮包公司经理,一跃而成为闻名全国的IT公司CEO。电视有影,报纸有名,电台有声。成名后的K,常有记者采访,他就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但私下里他却对朋友说:“别人都说我是企业家,其实我最精通的不是经营,也不是管理,而是送礼。送礼其实是一门最复杂的生意,但抛去现象论本质,就两个字-舍得。你要么不送,要送,就一定让对方心动。送礼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得到它的人爱不释手,最好是屁股坐在马桶上,脑袋里还在想着,那就什么事都OK了。”

不过,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的K,正在监狱里服刑。不知他最精通最擅长的送礼学,能否在高墙内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