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字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5:37:52

古代汉字知识

第一章

导读: 本课介绍古代汉字知识。共分四节。第一节介绍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介绍汉字的结构,第三节介绍汉字的形体演变,第四节介绍古书的用字。第二节和第四节是本课的学习重点。第二节中我们结合传统的“六书”说和近现代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将汉字分成表义字、表音字和表义兼表音字三类。第四节介绍了古今字、繁简字、异体字、通假字,指出古书用字的这四种情况是从不同角度给相关的汉字所作的分类。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系统。汉字最初叫做“文”,“文”是“纹”的本字,就是花纹的意思。《左传》“有文在其手曰‘友’”。从这里还能约略看到“文”有花纹的意思。大约到汉朝的时候,才有字的说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后来的《通志·六书略》即采纳许慎的说法,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书写的时候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如 “日”“月”“水”“火”“人”“民”“君”“臣”等等,所以,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语素是双音节的,如联绵词。联绵词是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书面上用两个汉字来记录,如“望洋”“扶摇”“匍匐”“逶迤”等等。在这种双音节语素里,一个汉字只记录一个音节。不过,汉语的双音节语素为数并不多,不影响我们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通常人们说汉字是表义文字,这话虽然不够全面,但抓住了汉字的特点。所谓表义,指的是从汉字的形体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字所表示的意义或所属的义类,也就是许慎所说的“视而可识,察而见义”。汉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知道,汉字是从图画和刻划符号演变来的,最初阶段人们用书写工具直接描绘事物的形象或其象征性的符号。比如:

      

    (本图片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一看这些字的最初写法,就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即使到了今天它们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事物象征性的特点大体上没有改变,让一个不识字的人来看这些字,还是大致能猜出它们的意义。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

有些汉字由最初的图画或刻划直接演变而来,这样的字叫做独体字,前面所举的例字都是独体字。有些汉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而成,如“江”“信”“武”“树”“起”等,这样的字叫做合体字。大多数汉字都是合体字,独体字比较少。

由于汉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在合体字之中又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所以传统有“六书”之说。“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早在周朝时期,“六书”就被列为六艺之一,是当时公卿大夫子弟的必修课。据《周礼·地官·保氏》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吉、嘉、宾、军、凶等方面的礼仪),二曰六乐(黄帝、尧、舜、禹、汤、周武王之乐),三曰五射(举行射箭礼时的五种射法),四曰五驭(驾驭车马的五种方法),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九类数学问题的解法)。”在很长时间里,学者们把“六书”当作汉字的造字方法。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许慎的《说文解字》即以“六书”来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解释汉字的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逐一下了简明的定义,并举了例证。他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qū),‘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对于“六书”是否都是造字方法,后代学者的看法与汉朝学者不完全相同。后代多数学者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可以造出新字,而转注和假借不能造出新字,所以“六书”不能认为都是造字方法。于是有学者提出“四体二用”说,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的方法。不过这种观点也没有得到公认,分歧主要集中在转注上。究竟什么是转注字,转注是否是造字方法,这两方面都有不同意见。对于什么是转注字,大致有四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部首相同、意义相同的字是转注字;一种意见认为,转注字就是互训字,凡是可以互相训释的字就是转注字;第三种意见认为,部首相同、意义相同而且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才是转注字;第四种意见,也是最新的一种意见,认为转注字是采用相同部首为从同一原始根词派生出来的若干个词而造的字。对于转注是否是造字方法,一种意见认为,转注不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的方法;另一种意见认为,转注就是依据同义同音原则选择相同的部首造出的孳乳字,所以转注是造字方法。以上种种分歧意见至今没有得到统一,转注究竟应怎样解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传统的“六书”是从造字方法角度来分析汉字的,从汉字的构形和表示音义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汉字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表义的,包括“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一类是单纯表音的,即传统所说的假借字。假借虽然不能造出新字,但是从汉字的符号功能角度讲,选择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语言中的一个语素,使这个语素获得书面书写形式,这也是一种文字孳乳的方式。传统之所以将假借视为“六书”之一,原因也许就在于此。还有一类是既表义也表音的,这就是“六书”中的形声字。至于转注字,许慎举的例字是“考”“老”,根据他的分析,“考”是形声字(从“老”省,“丂(kǎo)”声),应归入第三类;而“老”根据甲骨文的形体(),是象形字,应归入第一类。所以转注字从形体结构角度说是不能归入同一类的。下面按照上述三类分别作一些说明和举例。

一、表义字

(一)独体表义字——象形字。象形字是描摹事物的形象,使人一看就能了解字的意义。例如:

女:《说文·女部》:“女,妇人也。象形。”

心:《说文·心部》:“心,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象形。”

牛:《说文·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羊:《说文·羊部》:“祥也。从 (guǎ),象头角足尾之形。”

车:《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

册:《说文·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按:许慎解“衣”字为象形是,谓象覆二人之形非。“衣”象上衣之形。

弓:《说文·弓部》:“弓,以近穷远。象形。”

行:《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亍。”按:许慎说非。据甲骨文、金文,“行”皆象道路之形。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行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

以上各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写法分别是:

 

   

(二)指事符号表义字——指事字。指事字有些是在象形字上加特定的标记,正如许慎所说,“视而可识,察而见义”,需要仔细观察才能明白其意义。例如:

上:《说文·上部》:“上,高也。……指事也。”

下:《说文·上部》:“下,底也。指事。”

刃:《说文·刀部》:“刃,刀鉴也。象刀有刃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非。据甲骨文、金文形体,“刃”字当为指事字,“丶”为指事符号,指明刀刃所在。

亦:《说文·亦部》:“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有误,此为指事字,“大”为人形,两点分指腋下。

本:《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徐锴曰:“一,记其处也。”

以上各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写法是:

 

   

有些指事字则是采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例如数字“一”“二”“三”就分别用一划两划三划来表示。还有一些是用事物的形象来指示一种意象。例如:

高:《说文·高部》:“高,崇也,象高台之形。”按:“高”甲骨文作,象高台之形,但是它是用高台的物象来指示“高崇”的意义。

小:《说文·小部》:“小,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按:“小”甲骨文作,象细小的沙粒之形,用细小的沙粒之形来指示“细小”的意义。许慎对此字的字形分析是错误的。

大:《说文·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按:“大”甲骨文作,象高大的人形,它是用大人的形象来指示大小之“大”的意义。

以上  这些字《说文》均不认为是指示字,或归入象形,或归入会意,皆非。

(三)合体表义字——会意字。会意字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在一起,并且把它们的意义合在一起,让人从组合中体会出其意义。例如: 

牢:《说文·牛部》:“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所谓从冬者,实象牢形,即许言‘取其四周帀’者是也。”

兵:《说文·廾部》:“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按:廾字小篆作,象两只手形。

益:《说文·皿部》:“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逐:《说文·辵部》:“逐,追也。从辵从豚省。”

秉:《说文·又部》:“秉,禾束也。从又持禾。”按:又字小篆作,象一只手形。

采:《说文·木部》:“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北:《说文·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

休:《说文·人部》:“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解:《说文·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角。”本义是解剖、分解。

以上各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写法是:

在商、周时期,会意字一般都是用意符的形象会合成义的,可以称之为合形成义。如“莫”用“日”和“茻(mǎng)”两个象形字构成,显示出“日在茻中”,从而体会出“傍晚”的意义(“莫”即“暮”的本字)。后来也有一些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意义会合成义,可以称之为合义成义。如“少力”为“劣”“不正”为“歪”“不用”为“甭”等。从造字的角度讲,合形会意的能产性要比合义成义的能产性大得多。

 

二、表音字

语言的某个语素没有专门为它造字,书写的时候借用另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这样的字就是假借字。有些字被假借表示另一个语素,而表示其本义的时候反而极少,以致于后人往往不知道它们的本义是什么了。例如:

我:《说文·我部》:“我,施身之谓也。”按许慎之说非。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引者按:字音bì,古代兵器的柄)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之谓之辞。”

其:《说文·箕部》:“箕,……其,籀文箕。”段玉裁注:“按经籍通用此字为语词。”据此,“其”字本是籀文“箕”字,假借为语气副词和代词。

之: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从止从一,人所之也。《尔雅·释诂》:‘之,往也。’当为‘之’之初谊。”按:“之”训“往”,上古典籍中常见,如《孟子·梁惠王上》:“牛何之?”但上古典籍中用以表示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用法则是假借。

莫:《说文·茻部》:“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据《说文》,“莫”是“暮”的本字,但典籍中一般假借表示否定代词。

焉:《说文·鸟部(附)》:“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典籍中均假借表示指示代词和语气词。

于:《说文·鸟部(附)》:“乌,孝鸟也。象形。……于,象古文乌省。”“于”本是古文“乌”字的一体,自春秋时期开始假借表示介词,其本义反而由此而废。

以上各字的甲骨文、金文或小篆的写法是:

                             

                            

                                          

 

需要再一次提醒的是,假借字祗是书写形式的借用,假借字本来所表示的语词与借用来表示的语词之间除了同音关系外,没有其它关系,更不能误以为假借是语词的借用。

三、既表义又表音的字

形声字一般都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表义,叫做意符,一部分表音,叫做声符,习惯上也叫做形旁和声旁。形声字按形旁和声旁的组合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左形右声: 

江:《说文·水部》:“江,从水,工声。”

姬:《说文·女部》:姬,从女,(yí)声。”

红:《说文·糹部》:红,从纟(mì),工声。

唯:《说文·口部》:唯,从口,隹(zhuī)声。

 

(二)右形左声

期:《说文·月部》:期,从月,其声。

刖:《说文解字·刀部》:“刖,绝也。从刀,月(肉)声。”

故:《说文解字·攴部》:“故,使为之也。从攴,古声。”

斯:《说文解字·斤部》:“斯,析也。从斤,其声。”

(三)上形下声

节:《说文·竹部》:节,从竹,即声。

霁:《说文·雨部》:霁,从雨,齐声。

空:《说文·穴部》:“空,窍也。从穴,工声。”

扉:《说文解字·户部》:“扉,户扇也。从户,非声。”

(四)下形上声

基:《说文·土部》:“基,墙始也。从土,其声。”

蜃:《说文·虫部》:“蜃,雉入海化为蜃。从虫,辰声。”

摹:《说文·手部》:“摹,规也。从手,莫声。”

辜:《说文·辛部》:“辜,罪也。从辛,古声。”

(五)内形外声

闻:《说文解字·耳部》:“闻,知闻也。从耳,门声。”

訇:《说文解字·言部》:“訇,騃言声。从言,匀省声。”

风:《说文解字·虫部》:“风,八风也。……从虫,凡声。”

舆:《说文解字·车部》:“舆,车舆也。从车,舁声。”

(六)外形内声

鬬:《说文·斗部》:“鬬,遇也。从斗,斲声。”

罔:《说文·网部》“罔,网或从亡。”按:从亡声。

圆:《说文·囗部》:“圆,圜全也。从囗,员声。”

病:《说文解字·疒部》:“病,疾加也。从疒,丙声。”

上面所说是形声字的一般情况,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有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偏在一个角落,例如:

《说文·马部》:腾,从马,朕声。

《说文·禾部》:颖,从禾,顷声。

《说文·辵部》:徙,从辵,止声。

有些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相互穿插,例如:

《说文·辵部》:随,从辵,隋声。

《说文·部》:游,从(方人),汓声。

有些形声字的表义符号不止一个,例如:

《说文·宀部》:宝,从宀,从王(玉),从贝,缶声。

此外,还有一些形声字由于构成部件笔画繁多,因而采用简省的办法,出现省形或省声。例如:

《说文·老部》:考,从老省,丂声。

《说文·履部》:屦,从履省,娄声。

《说文·豕部》:豪,从豕,高省声。

《说文·鬲部》:融,从鬲,虫省声。

形声字在造字的时候,其所取声符与所构成的字一定同音或音近,现在看来,有些字的声符与所构成的字已经不同音了,这是汉语语音发生了变化的缘故。此外,由于语言中词语的意义在不断变化或分化,为了区别,有些形声字即由原来的独体字再加形符构成,这样的形声字其声符则不仅表音同时也表义。这种现象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多有指出,例如:

《说文·玉部》:琀,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

又《女部》: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后来宋朝的王圣美根据这种情况提出了“右文说”。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王  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不过,认为一部分形声字的声符兼有表义的作用,那是对的,如果类推到所有的形声字上头去,则是错误的。清朝和近代的一些学者提出“凡从某声皆有某义”“字义起于右旁之声”的看法,显然是不对的。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汉字的发明是什么时候,现在还没有定论。古代传说汉字是黄帝的史官苍颉发明的。《吕氏春秋·君守》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故曰作者忧,因者平。”许慎《说文解字·叙》亦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tí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按照这个传说,汉字在黄帝时代就发明了。这个传说即使不中,亦不远。根据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陕西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江浙一带良渚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一些带有刻划符号的陶器,如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发现的一件陶器上有一“岳”字,字形与商代甲骨文的“岳”字非常近似:

姜寨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岳”字        甲骨文的“岳”字

在山东邹平县丁公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有成组刻划符号的陶片(见下图),专家们认为这已是可以读成句的文字记录。

             

总之,虽然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商朝的甲骨文,但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汉字了,所以汉字的发明肯定在商朝之前。

从甲骨文到今天使用的简体楷书,数千年间,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体态都发生过多次变化,尤其是体态方面的变化更为突出,形成了多种字体。《说文解字·叙》说:“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在各种的字体中,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是有代表性的正式通用的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以后二百七十多年间商朝统治者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当时盛行卜筮之风,大小事皆决于卜筮,例如一旬之内会不会有忧患,天会不会下雨,农业生产能不能有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乃至生育、疾病、做梦等等,都要占卜一下,看看是凶是吉。当时占卜的方法是,在选好的龟甲兽骨背面凿出一个小坑,然后用火烧灼小坑所在的位置。因小坑的地方较薄,受热以后就会暴裂,裂开的纹理叫做“兆”,竖纹叫“兆干”,横纹叫“兆枝”。占卜者依据“兆”来判断吉凶祅祥,然后把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刻写在所占的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命辞、占辞、兆序、兆记和验辞,其中前四种是占卜的时候刻上去的,验辞则是占卜的结果获得应验之后刻上去的。由于甲骨文一般都是占卜内容的记录,所以又叫卜辞、贞卜文字。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所以又叫契刻辞、刻文。契刻这些文字的龟甲兽骨在地下沈埋了三千年,其间也不时被人翻挖出来,但是没有人知道上面刻着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古代文字。直到清末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甲骨文的价值才开始被人所认识。一个世纪以来,出土的有字甲骨已经累积达到十多万片,不过其中只有少数是完整的卜甲或卜骨,绝大多数是碎片,有的碎片上只有一个字。请看下图: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居多,形声字只占27%左右。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写实性很强,形象逼真。例如:

 

虎      鹿      马       鸟      鼎

(二)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有些字的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如“羴”字有由三个“羊”组成的,也有四个“羊”字组成的;“渔”有一个“鱼”旁的,也有四个“鱼”旁的。有些字构成成分不确定。如“牢”有从“牛”的,也有从“羊”的;“逐”字或从“豕”或从“鹿”或从“兔”。有些字书写的方向不固定。如“臣”字有正写、反写、侧写等几种写法。

(三)存在不少合文。合文形式上像一个字,实际上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

(四)书写行款无定式。甲骨文的行款虽以竖行为原则,但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无固定式样。

 (五)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这一特点与书写的工具密切相关。商朝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书写是用毛笔,甲骨文已有“笔(聿)”字,作,正象手执毛笔之形。但是占卜的内容需要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刀刻写就无法保持毛笔字的笔法和笔画结构,于是因材而施,改曲笔为直笔,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所以有的文字学家认为甲骨文实际上是商朝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

二、金文

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最早见于商朝后期,一直延续到战国,西周是其全盛期。金文总数有三千多,其中二千四百多字已经考定。

金文与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但在字体上由于书写工具和方法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金文是用毛笔书写,然后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所以充分体现了毛笔的笔法。请看下图:

 

金文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仍以象形、会意为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强。但形声字明显增加,已占60%左右。

(二)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异体字、合文大为减少,偏旁趋于稳定,行款也渐趋固定,基本上都是从右向左书写。

(三)笔画丰满圆润,无勾廓现象。

金文与甲骨文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下面各字的比较中清楚地看出来:

甲骨文    金文

    天            

    马            

    羊             

金文到西周后期及春秋时期,在形体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显著的是线条化和平直化。所谓线条化,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代替等现象;所谓平直化,就是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等等。这些变化使得汉字的象形程度明显降低,而符号化程度明显增强。例如:

         早期                       晚期

    车                            

    马                           

    天                          

     家                                

 

三、小篆

小篆是秦朝推行的规范化字体。战国时期,“诸侯力征,不统于王。”“田畴异亩, 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各个国家使用的文字在形体上逐渐趋异。请看下图:

    

 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在李斯的主持下,以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为基础,并参照六国文字,进行简化、规范,制订了一套标准字体来统一全国的文字。所以小篆是汉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的规范化字体。请看下图:

 

         峄山刻石                    泰山刻石

小篆有如下特点:

(一)笔画仍保持金文以来的圆笔线条,但线条匀称,字形规整。小篆的笔画粗细一致,线条圆转匀称,象形性进一步降低,而符号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二)字的结构定型,构成成分不再像甲骨文那样可以随意变动位置或方向。

(三)合文现象完全消失,异体字也大幅度减少,一个字一般只有一种写法。

四、隶书

 隶书起源于秦代而通行于汉代。《说文解字·叙》曰:“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汉字字体演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可以把隶书看作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分古隶(秦隶) 和今隶(汉隶)。古隶的笔画虽然开始向平直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摆脱篆书的形式,而且比较草率苟简。请看下图(《睡虎地秦简》):

                  

    睡虎地秦简                            居延汉简      今隶通行于西汉到晋初,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篆书的圆笔笔意,而且讲究波势和挑法,比较工整美观。请看上图(《居延汉简》)。

隶书的特点是:

(一)用平直方正的笔画取代了圆润曲折的线条。隶书把小篆的圆润线条变成方折笔画,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状,使得汉字成为完全符号化的语素音节文字。

(二)改变或混同了很多部首偏旁。例如:

  小篆           隶书             隶书偏旁

  (人)                       或

    心                        或

    犬               或

    草                    或或

    肉               或

    邑                           

    辵                      或或

    朔                          或

    服                          或

 

五、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从今隶进一步平直化、方块化而来,形成于汉末魏初,并沿用至今。楷书的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只有少数地方有些变化。与隶书的区别主要在于用笔上,楷书笔画平直,没有隶书的波势和燕尾。下面是楷书的示例:

 隋·僧璨大士塔砖铭                       唐·颜真卿书法

  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是根本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繁难到简便易写,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象形性逐渐减弱,符号化逐渐增强。到了隶书阶段,象形性特征基本上已看不出来了,成为纯粹的方块形语素音节文字。汉字的这种演变趋势主要原因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记录符号,是为社会交际服务的。社会交际需要方便快捷地传递交际信息,繁难的文字便不适用。需要指出的是,汉字的形体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表义性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只是表义性不再是通过象形特征体现出来,而是通过汉字的组合部件的可独立性和表义性体现出来的,所以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来了解它们的本义,比如从“人(亻)”旁的字不论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其意义一定与人有关,或是表示人的品性,或是表示人的行为;从“木”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有关,或表示树木的名称,或表示用树木制作的工具对象;从“犬(犬)”旁的字一般都是表示动物的名称;从“心(忄)”旁的字一般都与人的心理或情感有关。掌握汉字的这一特点和规律,对于学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节  古书的用字

    学习古代汉语就是学习古代用汉字记录的书面语言。古代的文献因时间、地域以及书写人的文化水平等种种因素,在文字使用上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对此,我们必须了解。

 

    一、古今字

    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或同一个语素因文献时代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字,先出现的叫古字,后出现的叫今字,合称古今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凡读经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

    今字产生的原因有多种。

    (一)词义分化。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词义分化,新造一个字来表示古字所表示的某个词的一种引申意义。例如:

    解:《说文?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角。”本义是“分解”,引申出“松懈”义。《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后来专造一“懈”字来表示这个义项。

    取:《说文?又部》:“取,捕取也。”用在婚姻上,娶妻也叫“取”。《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后专门造一“娶”字来表示这一义项。

    竟:《说文?音部》:“竟,乐曲尽为竟。”本义是乐曲终了,引申为“边境”。《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后来专造一“境”字来表示这个义项。

 

    另一种是词义分化,古字表示引申义,而造一个新字来表示其本义。例如:

 

    要:《说文?臼部》:“要,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本义是“腰部”。《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引申出“拦阻”“约束”“邀请”“要挟”等多种意义,“要”字被这些引申意义占用,又专门造一“腰”字来表示其本义。

    益:《说文?皿部》:“益,饶也。”将“益”的本义解释为“增益”,这是错误的。“益”的本义即是“水漫溢”。《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引申出“增益”“富裕”“利益”等多种意义,于是造一“溢”字来表示其本义。

    采:《说文?木部》:“采,捋取也。”本义是“采集”。《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引申出“采用”“取得”等多种意义,后专造一“采”字来表示其本义。

 

    (二)古字被假借表示其它词或语素,又另造一字来表示其本义。例如:

    其:《说文?竹部》:“箕,簸也。其,籀文箕。”本义是“簸箕”,假借表示语气副词和指示代词,又为其本义另造一“箕”字。

    北:《说文?北部》:“北,乖也,象二人相背之形。”本义是“乖违”。《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假借表示“北方”,《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又为其本义另造一“背”字。

    然:《说文?火部》:“然,烧也。”《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假借表示指示代词,后又另造一“燃”字表示其本义。《说文》徐铉注:“然,今俗别作燃。”

 

    (三)古字是假借字,后在假借字上增加或改换偏旁形成今字。例如:

    采:假借表示色彩义。《礼记?月令》:“命妇官染采。”郑玄注:“采,五色。”后加“糹”旁作“彩”。《后汉书?循吏传》:“(光武)身衣大练,色无重彩。”又加“彡”旁作“彩”。《关尹子?五鉴》:“或以彩画为身。”

 

    (四)古字形体现的义类性不强,因此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表示义类的形旁,形成今字。例如:

    厷:《说文?又部》:“厷,臂上也。”即“肱”的古字,后加“肉”旁作“肱”。《说文》“厷,或从肉。” 

    反:《说文?又部》:“反,覆也。”上古也用来表示“返回”义。《左传?宣公二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在这一意义上,“反”字形体体现的所属义类不强,于是增加“辶(辵)”符,形成今字“返”。

 

    二、繁简字

    在古书中,有些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书写形式,它们的笔画有繁有简,笔画繁多的称繁体字,笔画少的称简体字,合称繁简字。

    前面说过,汉字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简化,其中既包括笔势的简化,如由圆曲到平直,也包括笔画的简化。1956年国务院颁布《汉字简化方案》,向全国推行二千二百三十八个简化字,代替原来的二千二百六十四个繁体字,这更是一次直接由政府主持推广的汉字简化运动。汉字的这种发展趋势造成了大量的繁简字,不仅在《汉字简化方案》出台之后有,在古代的各个时期也都有。在汉代已出现国(国)、质(质)、寿(寿)等简化字,六朝时出现声(声)、乱(乱)、袜(袜)等简化字,宋代出现亲(亲)、旧(旧)、尽(尽)等简化字。到了明代,出现的简化字就更多了。

    了解繁简字,不仅要了解哪些字有繁简之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多数繁简字都是一对一的关系,即简体字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简化而成的。如:

    迁:迁  医:医  盘:盘  处:处  乡:乡  龙:龙

    门:门  乐:乐  声:声  体:体  写:写

 

    但有些简体字不是从一个繁体字简化来的,而是从两个繁体字简化来的,简体字包括了两个繁体字的各个义项。例如:

    复——复/复

    “复”表示夹衣、双层的、重叠、重复、复杂等义。“复”表示返回、恢复、报复、回复、免除(赋税)、又、双层的、重复等义。两个字都简化为“复”。

 

    还有些简体字不是从繁体字简化来的,而是选择一个原来就有的字,利用音同音近的关系兼并一个或几个笔画多的字的各个义项,取代笔画多的字。这又有两种情况:

    (一)所选择的字与被取代的字不仅同音,而且意义也相关联。例如:

    制——制

    “制”和“制”是原来就有的两个字,它们的意义有同有异。“制”有制度、法制、制造、制作、禁止、控制、写作等意义,“制”有裁制、制造、制作、写作等意义。在制造、制作、写作等意义上两者可通用,在其它意义上,两者不能通用,简化字选择“制”,兼并了“制”的各个义项,取代了“制”。

    征——征

    “征”和“征”也是原来就有的两个字,意义有同有异。“征”有远行、征发、争夺、征收(赋税)等意义,“征”有征召、追究、追求、验证、争取、征收(赋税)、预兆等意义,两者在表示征收(赋税)这个义项上通用,在其它意义上不能通用。简体字选择“征”,兼并了“征”的各个义项,取代了“征”。

 

    (二)所选择的字与被取代的字只是音同或音近,意义上并没有关联。例如

    余——余

    “余”原来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余”表示剩余。两者只是同音,意义上毫无关联。简体字选择“余”,取代了“余”。

    后——后

    “后”原来表示君主的意义,战国以后表示君王的正妻。“后”表示方位,即前后的“后”。两者同音,意义上无关联。简体字选择“后”取代了“后”。

    谷——谷

    “谷”表示山谷,“谷”表示庄稼或粮食、俸禄、养活、善等意义,两者同音而不同义。简体字选择“谷”,取代了“谷”。

    几——几

    “几”读jī,表示案几的意义。“几”有两个读音,读jī,表示隐微、将近等义;读jǐ,表示询问数量多少。简体字选择“几”,取代了“几”。

    干——干/干/干/

    “干”“干”“干”“干”原来是四个意义不同的字。“干”读gān,表示一种防御武器(盾类)、冲犯、干预、求索、(天)干等义。“干”读gān,表示干燥义。  “干”读gàn,表示树干、躯干、才干等义。“干”读gàn,表示树干、版干(筑墙时两边所用木版)。简体字选择“干”,取代了“干”“干”和“干”。

 

    学习繁简字,除了要掌握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还应注意一些同形字。有些简化字与古书中某个字字形相同,但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简化字仅仅与它同形。例如:

    虫(虫chóng)——虫(huǐ)

    前一个字是从“虫”简化来的。后一个字是古书中原来就有的,后又写作“虺”,本义是毒蛇。

 

    适(适shì)——适(kuò)

    前一个字是从“适”简化来的。后一个字是古书中原来就有的,本义是迅疾,多用于人名。

 

    宁(宁níng)——宁(zhù)

    前一个字是“宁”的简化字。后一个字是古书中原有的,本义是贮藏,后又写作“贮”。

 

    腊(腊là)——腊(xī)

    前一个字是从“腊”简化来的,本义是古代国君在年终用猎物祭祀祖先。后一个字是古书中原有的,本义是干肉。

 

    蜡(蜡là)——蜡(zhà)

    前一个字是从“蜡”简化来的,本义是蜂蜡。后一个字是古书中原有的,本义为虫蛆,古书中常用以表示国君年终祭祀百神。

 

    三、通假字

    古书当中,往往有本字而不用,用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通假是以字音的相同或相近为依据的,所以也叫古音通假。在通假现象中,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做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做本字或正字。在古书的注解中,一般用“通”来表示。

    前面讲“六书”时曾讲过假借。通假和假借虽然都是以语音为依据,但是两者是不同的。假借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语素没有为它专门造字,选择一个同音字来表示。而通假实际上是写别字,某一个词或语素已有本字,古人书写的时候没有用这个本字,临时写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简单地说,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借用,而通假则是本有其字的借用。通假与写别字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写别字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通假一经出现,往往被后人仿效沿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我们现在见到的古书一般都是经过历代学者整理校订过的,其中的通假字已经比较少见了。从一些新出土的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在先秦两汉时期,通假是相当普遍的。例如:

    趠敢不(门内半)(通“判”)丌(通“其”)腹心,以吏(通“事”)丌(通“其”)宗,而敢不尽(从字右半)(同“从”)嘉之明(通“盟”),定宫、平(字左阝右寺)(同“畤”)之命,而敢或(通“有”)(字左上由下二右又)改(字左旦右力)及奂(通“涣”),卑(通“俾”)不守二宫者,而敢又(通“有”)志(字辶旁复)(同“复”)趠尼及丌(通“其”)子孙,(同“先”)(字疒下克)之子孙、直及丌子孙、之子孙、史丑及丌子孙于晋邦之坠(通“地”)者,及(字上君下羔)(同“羣”)虖(同“呼”)明(通“盟”)者,(字上虍下鱼)(同“吾”)君丌(通“其”)明亟(通“极”)(通“视”)之,麻(通“摩”)(字上夷下土)(通“夷”)非(通“彼”)是(通“氏”)(《侯马盟书》)

 

    浴(通“谷”)神不死,是胃(通“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胃(通“谓”)天地之根。(《帛书老子(乙本)?道经?六》)

 

    治大国若亨(通“烹”)小鲜,以道立(通“莅”)天下,其鬼不神。(《帛书老子(乙本)?德经?六十》)

 

    以上第一段选自山西侯马市春秋晋国遗址出土的《侯马盟书》,第二三两段选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乙本)》,在第一段中通假字不计重复的就有14个,第二三段中的通假字不计重复的有3个,当时通假现象之普遍由此可见一斑。

 

    通假是以字音相同相近为依据的,这里的字音不是现代汉语的读音,而是通假现象出现时的读音。有关的语音知识在第九课中介绍。

 

    四、异体字

    异体字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不同而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异体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角度看,凡是在某个时期某个词或语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书面文字形式,都可以算作异体字,这样,上面所谈的古今字、繁简字和通假字,都可以算作异体字;从狭义角度说,只有专门为某一个词或语素造的不同的字才是异体字。本书采用狭义的说法。古今字和繁简字可以包括在异体字之中,此外,还有大量的既非古今关系也非繁简关系的异体字。

    异体字在汉字创立之初就存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更是不断增加。《康熙字典》收字5万多,异体字占了三分之一。《汉语大字典》附有《异体字表》,收录了1.19万余组,每组少则两个,多则十余个,即以平均每组三个计算,也有3.5万多异体字,可见异体字之多。

    异体字从构形角度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运用会意和形声两种不同的造字法产生的异体字。例如:

    泪:涙  笔:笔  岩:巌  岳:岳  嵩:崧  体:軆  灶:灶

  以上每一组字前一个是会意字,后一个是形声字。

 

    (二)运用相同的造字法但或形符不同或声符不同或偏旁位置不同产生的异体字。如:

    (1)形符不同:

    暖:暖   杯:杯   咏:咏   叹:叹   唇:唇   雁:鴈   睹:覩   遍:徧    鸡:鶏 

 

    (2)声符不同:

    线:线  烟:烟  韵:韵  妒:妬  啖:啖  啼:嗁  咽:咽  勋:勋  泄:泄  肤:肤

 

    (3)形符和声符都不同:

    诉:愬  俯:俛  趟:蹚  村:邨  剩:剩  迹:迹 

 

    (4)形符和声符都相同,但组合的位置不同:

    够:够  里:里  惭:惭  鞍:鞌  略:畧  群:羣  峰:峯  概:槩

 

    (三)独体字与合体字形成的异体字。例如:

 

    厷:肱  厶:私  丘:邱  回:徊  仌:冰

 

    从来源角度看,异体字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古字和今字形成的异体字(例字见前文古今字一节)。

    (二)繁体字和简体字形成异体字(例字见繁简字一节)。

    (三)正体和俗体形成的异体字。例如:

     献:献  果:菓  鼓:皷  柏:栢  灯:灯  册:册  冰:氷 

    (四)隶定不同形成的异体字。小篆隶定时,有些字有不同的隶定形式,造成异体字。例如:

     并:并  春:旾  侯:矦  臀:臋  年:秊  前:歬  享:亯

 

    辨别异体字需要注意:异体字必须是字音和字义完全相同,彼此可以随意替代。有些字比较容易被看作异体字,而实际上它们的意义或用法并不完全相同。例如“沽”和“酤”都有“买”和“卖”的意思,但“酤”只用于买酒或卖酒,“沽”则没有此限制。有些字曾经是异体字,后来它们在用法上有了分工,就不是异体字了。如“喻”和“谕”,本为异体字,后来“谕”专用于表示“诏谕”“晓谕”义,“喻”则用于表示“譬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