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鳝基础知识-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38:14

养殖黄鳝基础知识

2006-9-28 7:28:00  来源:    网友评论(0)一、黄鳝的基本习性常识
  A、黄鳝的生态习性
黄鳝多生活在湖泊、塘堰、河道、沟渠、稻田及池沼中的底部,为底栖性鱼类。其适应能力较强,但以腐殖质较多的泥底、偏酸性水域为适宜,黄鳝性喜穴居生活,通常昼伏夜出。白天潜入泥底及池堤、或石缝中,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活动频繁。(具体生态习性可参考本项选项参谋)
B、苗种的来源。
目前鳝鱼的来源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
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C、苗种的质量。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可作为苗种。那些用钩捕受伤的,放养后成活率低,即使不死,生长也相当缓慢。因此,一般不宜选用。在捕捉鳝鱼苗时,不要用铁丝钩伤鳝鱼。如在市场上购买,则不能买用糖精、火汤喂过的鳝苗。
D、苗种规格,
苗种规格一般以每千克20-40尾为宜。这种规格的苗种整齐,生活力强,放养后成活率高,增生快,产量高。鳝种规格过小,摄食能力差,增重不快,当年 不能收益。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大小要尽可能一致,不能悬殊太大,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级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E、黄鳝的品种
黄鳝的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赤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表、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了为优良。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去优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F、放养时间
放养时间要早,以早春头批捕捉的黄鳝苗种放养为佳。黄鳝经越冬后,体内营养仅能维护生命,开春后,需大量摄食,食量大且食性广。因此,要尽量提早放苗,便于驯化,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G、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在鳝池大小,饵料来源,苗种规格以及饲养管理等不同而异。人 工养殖黄鳝,放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放养体重25克的幼鳝100-150尾,即每平方米放养幼鳝2.5-4千克。放养的规格较大,密度可相应减少。反之,则可相应地增加。如饵料充足,也可多放些。家庭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量以2.5-4千克为好,池中可搭配放养一些泥鳅。




二、投资黄鳝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A、场池的准备
黄鳝池建设地点的选择。一些不宜养殖其他鱼类的废弃水体都可以利用,也可在不宜种植作物的水坑、水塘内进行饲养,也有在种植茭白、莲、菱的水体中放养黄鳝的。
家养殖黄鳝池宜在住宅附近,选择向阳通风,有水源的地方建池养殖,要做到冬天能保暖,夏天较阴凉,水源充足,水质清洁。黄鳝池的形状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鳝池均可,目前采用得较多的是长方形鳝池。结构有砖池和土池两种。在池的底部模拟黄鳝生长的生态环境。
B、苗种准备
目前鳝鱼的来源主要靠采捕或购买天然幼鳝。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C、投饵准备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其中蚯蚓最好。人工饲养黄鳝,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兼投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麸皮、米饭和瓜果皮之类的甜酸食物。饵料要新鲜清洁。




三、繁殖黄鳝的基本知识
  黄鳝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除了前面所讲的投饵外,还有防水质、防暑、越冬、鳝病防治等。这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全年的产量和效益。
A、防逃
防逃工作是日常管理中首先应注意的一个方面。雨天,尤其连续大雨天气,应及时排水,防止逃鱼,要经常检查排水孔。排水孔应有可靠而坚实的拦鱼栅,以防鳝鱼从排水孔逃逸。
B、水质管理
要保持池水稳定和水质清新。鳝池水深一般保持在15厘米左右,高温季节可适当加深。每当天气由晴转雨转晴,天气闷热时,水体往往容易缺氧,凡在这种天气的前夕都要灌注新水,以免黄鳝过多的将头伸出水层,露出水面呼吸,不利生长。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夏季高温,应每天换水,有时因残食变质,池水发臭,更需及时换水。气温正常,水质如无明显恶化,也可1-2天换1次水。
C、防暑和越冬
水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黄鳝的摄食和生长速度。通常水温在10℃以下,黄鳝处于休眠状态,不出洞也不吃食;当水温上升到12℃时,开始出洞觅食,但活动力弱。最适宜黄鳝生长的温度 为15℃-28℃经上时,摄食量下降。因此在饲养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水温,以利黄鳝的摄食生长。
在炎热的高温季节,当水温超过30℃时,要勤换新鲜的清凉水,如发现黄鳝头部露出泥沙外或全身卧于泥上,反应迟钝,则需赶紧冲水或在泥里加清凉淤泥,一般可避免死亡。用井水、泉水冲凉时,进水速度不能过快。
当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应投喂优质饵料育肥,当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可将池水排干,为保持池泥湿润和温暖,可在上面覆盖少量稻草或草包,以避免结冰而使黄鳝冻伤致死。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老鼠和畜禽的危害。如能利用工厂余热水,使池温保持在25℃左右,则可延长黄鳝的生长期,加快鳝的生长,提高产量。




上一篇:鳝鱼高效暂养技术
下一篇:一、养殖黄鳝可行分析
养殖黄鳝基础知识-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食性-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庭院养黄鳝-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养殖现状和前景-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人工养殖黄鳝的冬季捕捞技术-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养殖的历史、现状和前景-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人工养殖技术-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养殖100问答之三-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养殖100问答之二-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一、养殖黄鳝可行分析-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无公害网箱养殖黄鳝技术方案-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如何提高黄鳝人工养殖驯食成功率-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网箱高效养殖关键模式-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培育蝇蛆养殖黄鳝试验-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暂养催肥技术-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野生黄鳝苗种的驯养-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出血病的治疗偏方-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苗种的选择及放养-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胚后发育-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生活史和生态习性-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心脏及造血组织-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泌尿生殖系统-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 黄鳝的消化、呼吸系统-黄鳝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