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敦康:《周易》是管理学的最高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4:56:19

余敦康:《周易》是管理学的最高经典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朱珠

  • http://www.huanqiu.com
  • 来源:《环球人物》
  • 网友评论条
  • 进入论坛
  • 2009-10-26 15:40


  《周易》的核心价值观是阴阳和谐


  余敦康并不喜欢谈自己的个人经历:“没什么好说的。我本来是武大哲学系的学生,1952年,我国学习苏联进行院系调整,将全国所有哲学系合并到北大,我也顺理成章上了北大哲学系。1957年,我被下放、劳动改造,后来在很偏远的地方(湖北枣阳平林公社)当了中学教员。那之后的21年,我没有进行任何哲学方面的学习,直到1978年回北京,才继续跟着任继愈先生,参加了《中国哲学发展史》的编写,我负责其中一个涉及《周易》的章节,并从此对它产生了兴趣。”用几句话结束了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后,余敦康很快切入正题,与记者谈起了《周易》。


  “《周易》最早形成于商周之际,起源于当时用龟甲进行的占卜,在春秋时提升为一种哲学。它比孔孟之学的历史久远得多,是中国最古老的学问,也是一种儒道综合的世界观。到汉代以后,它广泛扩展到哲学、政治、伦理、美学、科学等各个文化层面,不仅儒家把它视为‘群经之首’,道家将它崇为‘三玄’之一,民间流传的堪舆、占卜,也都在用它,但它又绝不等同于算卦和风水。一个中国人,可能没有学过《周易》,但一定早就有了《周易》的文化基因,只是‘日用而不自知’而已。”


  上世纪80年代,著名哲学史家朱伯昆在北京搞了个《周易》研究院,几个研究哲学的人凑在一起,研究易学和文学、医学、科学的关系,余敦康负责易学和管理学的关系这一块。“我对易学有一个特殊的看法——《周易》是历代社会管理学中最高的标志和经典。”


  在余敦康看来,《周易》的核心价值观是阴阳和谐:“所谓阴阳,就是一对对立的矛盾体、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就像有天必有地,有光明就有黑暗,有东就有西。对立始终同时存在,并且无处不在。打个比方,如果人的阴阳不平衡,身体就不会健康。社会是这样,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如果矛盾对立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就会出问题。我曾经在给省部级干部的讲课中讲过,改革开放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各种矛盾,如何解决矛盾。过去,讲究的是斗争的哲学,是东风压倒西风;而现在,人们渐渐意识到,阴与阳可以和谐相处,而这种认识,能指导我们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中外关系的问题……”


  现今社会,人们重新对《周易》——这座古代智慧的宝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忱,从学者到政府官员、企业老板乃至街头小贩,都不乏《周易》的热心研读者。一本书的应用率如此之高,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余敦康的解释意味深长:“《周易》最早就是做占卜用的,谁都想算卦,什么人都一样。只不过,正统的《周易》是用来做最高决策的。古语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用它来看风水是没有用的。”


  自称是“于丹的粉丝”


  “《周易》为何能如此广泛地被现代社会所接受?”余敦康略加思索:“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复兴了。”


  作为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余敦康如今也通过上电视、写博客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递《周易》的哲学精神。学者走出书斋,是当下盛行的文化现象,最典型的代表是于丹。随着她对《论语》、《庄子》等经典的世俗化解读,她的身边形成了旗鼓相当的两大阵营,赞者极赞,贬者极贬。余敦康就是支持方的代表,在《世纪大讲堂》的录制过程中,他曾毫不讳言自己是“于丹的粉丝”。“我认为,于丹之所以能一炮而红,不仅仅由于她个人的魅力,更因为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让人们产生了内在的文化需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现代化的需要。但有不少人紧盯于丹解读经典时出现的错误,说她这个字讲错了,那个事讲得不对,甚至出了本《解毒于丹》,这是什么心态嘛!我研究了半天,她的书没毒啊。于丹本身的定位就不是学术研究,而是针对大众讲自己的心得体会,即便有个别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相反,我觉得于丹给我们树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对学院派也很有启发。”


  余敦康说,此前,自己将《周易》当作纯粹的学术课题研究了几十年,大部分研究成果却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好比坐在金字塔尖上,与社会大众几乎没有联系。“于丹却聪明地将孔子、庄子讲成普通人,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结合现代人的需要,用古人的思想来解决现代人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心灵问题,比如如何建立自己的理想、营造成功的人生,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过上心灵期待的美好生活,如何摆脱名利的枷锁……”


  与现代生活的对接,让很多从不读传统经典的普通大众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余敦康说:“真正的文化建设高潮,应是全民运动,而不是几个学者在那里埋头苦读。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于丹。”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