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摄影论坛 > 安徽第一山 - 天柱山- 太迟散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53:44
   安徽第一名山——天柱山 
以下文字节选自太迟散人2000年拙文《安徽的山》:
        假如由现代人来给安徽的名山排座次,黄山无疑要列第一位。其实,与天柱山相比,黄山充其量只算一名新宠,天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潢贵胄。
        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县境内,又名潜山、皖山,相传周大夫皖伯曾封国于此。仅此一条,天柱就足以施施然、傲傲然地睥睨群侪:你算老几?可天柱纯然不这样,他总是小心谨慎、循规蹈矩、谦恭自守、不事张扬,他静静地待着,默默地看着,仿佛虔诚的隐士,整整韬晦了上千年。
        公元前106年冬天,沉寂已久的天柱山忽然热闹起来,汉武帝刘彻率领他庞大的车驾来了。《史记•封禅书》载:“其明年冬,上(武帝)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号曰‘南岳’。”这位远在长安深宫、踌躇志满的皇帝,居然听到了天柱的声名,不辞万里赶来,举行隆重的封禅祭祀大典,拜天柱为“南岳”。
                众山之首方为“岳”,在山的国度里,“岳”如同世俗的帝王一般尊贵。面对如此诱人的殊荣,天柱冷冷一笑,他拈起“南岳”的桂冠,漫不经心地掂了掂,随手抛给了衡山。
        天柱依旧做着他的隐士梦。当什么帝王啊,做平民就挺好,餐霞饮露,悠哉游哉,少了多少喧嚣与烦恼。天柱也真够天真的,像他这样出众,只怕当隐士也难。果不其然,先有左元放、葛稚川,接着李太白、白居易,再接着王安石、苏东坡……一批批、一拨拨,大家都跑到天柱来,口口声声要与他长相厮守。最有趣的还数江西诗人黄庭坚,居然赖在天柱不走,大言不惭地宣布:“吾家潜山,实乃名山之福地。”他快找不着自家门槛儿了。
        这么多拔了尖的人物都来亲近天柱山,天柱当然不会浪得虚名。他海拔近1500米,群峰兀立,怪石参差,沟壑交错,危崖罗列;奇花异草弥漫山谷,流泉飞瀑喷溅霄际。《天柱山志》称他“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 ,绝非溢美之辞。尤其那“风月烟云瞬息万变,雄奇灵秀四时兼备”的特质,更为天柱笼上一层神秘面纱。所以早在晋代,他就是道教的“地维”,“九天司命真君”的洞府;到了隋朝,佛教禅宗三祖驻此说法,香火之盛一时无匹。天柱的景点之多更是令人咋舌,自古有“七关、八池、十三井、十六岩、十七崖、十八岭、二十五洞、四十八寨、五十三怪石”之说。难怪安徽人要拿“皖”作自己的简称,“皖”者,皖山也。
        天柱山,一座想当隐士的山。他注定成不了隐士,却成了当之无愧的“安徽第一名山”。  
 天柱山有六大景区,即主峰景区、西关景区、东关景区、佛光寺景区及山下的三祖寺景区、虎头岩景区。以下地图所标示的是山上的四大景区。

佛光寺景区的青龙潭。
                       青龙潭不远处的小瀑布。
天蛙峰是看日出的佳地。

天蛙峰上看日出。
 距天蛙峰不远的景点六月雪是看晚霞的好地方。
 六月雪景点看晚霞。
 早晨,在六月雪看云雾也不错。
 天柱云雾。右上角为海拔1563米的明堂山,看不出距天柱山有百里之遥
                      神秘谷的皖公神像惟妙惟肖。
 通天谷的景观。
 通天谷的小象鼻子。
 天池峰是天柱山第二高峰,海拔1426米,山峰一裂为三,由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 “渡仙桥”, 试心崖边,是方圆不足10平方米的一平台,台中大小两个石坑,称“天池”。太迟散人 上传了这个图片:

天池峰是看主峰天柱峰的最佳观赏地。图为海拔1488米的天柱峰。
 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似从天外飞来,所以叫“飞来石”。
 天柱山的松树,有点黄山迎客松的味道。
 海拔1350米的蓬莱峰在天柱峰下,是个绝好的观景台。

                     天柱峰的一线天。
 去万景台要走青龙背。

                       个人觉得青龙背与黄山的鲫鱼背有一拼。
 一线天附近的鹦哥石。

                           真正的“力托万钧”。

飞来峰上看怪石。
                         在去往蓬莱峰的路上。
 丹砂亭待月。

天柱山的交通如今很便捷,不是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寂寞天柱山》的时候了。

南京至天柱山东大门约360公里,我开了四个多小时车即到。
合肥、桐城、安庆、九江、南昌去天柱山都很容易。
 进入潜山县天柱山镇,潜河进入眼帘,这是发源于天柱山的一条大河,水量充沛。去的那天下雨,有水雾。

沿一条十多公里的盘山道向东大门挺进,一路有村庄、农田。

东大门有索道,可至青龙潭附近,天柱山庄也在这里。
天柱山庄的房价100元—300元不等。
山庄旁边还有十多户农家乐,淡季双人间80元,吃饭略贵,但能接受。
大门票150元/人,索道上行40元/人。

图为青龙潭及天柱山庄。强烈建议,一定要住山上,不要被山下的拉客者忽悠了。

因为天气不好,第一天没上山,其实上去了啥也看不见,全是漫天雾。
这是在南关寨附近溜达。
 感觉很清幽。

第二天多云,还是有雾,但可在雾气散开的瞬间抢镜头,图为远看迎真峰。
 从天柱山庄还可以坐索道上行,这条索道叫青龙涧索道,也叫二索,区别于东大门的一索。
但第二天我没有再坐索道,而是从振衣岗上行,往通天谷去。

图为二索。
 花岗岩已是很硬了,可雨水更厉害,在山体上冲刷出了深深的沟槽。
 这也是雨水的杰作。

                            通天谷、神秘谷都是山体崩裂后,在乱石堆中开出的路,天柱山有很多这样的路。
                       天池峰的山体裂开后,形成一条沟,要上观景台还得过“桥”。
                     在通天谷中穿行时看山。
在神秘谷乱石间的游人。
神秘谷分为四段,即逍遥宫、迷宫、龙宫、天宫,落差160米,图为天宫。
在神秘谷上行途中可看见炼丹湖,中国第三大高山湖(宣传资料上这么讲,可能有点吹牛)。
雾气上涌,天柱峰有点虚。
雾气散开,真漂亮。
 天柱峰普通人是不能上去的,但山巅的石刻又证明确有人上去过。

“中天一柱”四字是国民党兵团司令张淦手迹。
“孤立擎霄”是清朝都统李云霖的手迹。

 石刻所在的位置。

  登上蓬莱峰的观景台有些累,但再累也要上的。
一线天景点与蓬莱峰在同一条主线上,分岔后左行是蓬莱峰,右行是一线天。图为透过一线天看风景。
引用: 最初由 仁心 发表 原来如此啊,黄山,天柱山可有一拼呢~~
是啊,真有一拼呢。
天池峰边的双乳峰。呵呵,有点色情。
 去一线天的路径。
 去蓬莱峰的路径。

来一组山石间的道路。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这些路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要“归功”于燕山造山运动了。花岗岩的特质决定了它在受力时会破碎、断裂而非弯曲褶皱。若裂开后的空隙足够大,就可以从中穿行,形成道路。

 山体破碎之一例。
山体破碎之二例。

山体破碎之三例。

这一景像个高人隐士斜欹着山石,故其旁山崖上建有“高隐亭”。

在西关景区,青龙背无疑是一大看点。
 青龙背下右手侧就是著名的天柱山莲花峰。
 从莲花峰过青龙轩,一路下行,要经过几处栈道。

                        这个时节,山上的杜鹃依然烂漫。

                              因是花岗岩地貌,山上的土层其实是很薄的,植物的根系也就是匍匐于地表。
 从西关下来,就要提起到炼丹湖了。传说这里是左慈炼丹的地方。
 走到湖边,雾气从山头压下来,光线不太好了。
 行进的路线是绕湖半周。
 过了炼丹湖之后最重要的景点是天柱晴雪。
这是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细小的白色颗粒附着在岩石表面,如下了雪一般。另一个景点“六月雪”也是同样道理。

在天柱山庄住第二晚,翌日一大早上天蛙峰看日出。可惜还是迟了几分钟,太阳已升出地平线了。

阳光打在石壁上,暖暖的。

远处的山谷中,云雾堆积。
 这是西关寨。今天我要往东关去了,东关是以险峻而闻名的。

去东关,首先从丹砂亭往飞虎峰。
图为飞虎峰。

                          飞虎峰的路还不算太难走,但已有点险的意思了。
                          过了飞虎峰是迎真峰,这里有点考验你了。

                     迎真峰的路回想起来有点怕怕。

过了迎真峰,往画眉岭的路相对好走。

一路上可见不少峰头。图为飞来峰。
  群峰兀立。
余秋雨曾感叹造物主的不公,因为这里的每一个山头搬到其它地方,都是独立的美景。可是它们都簇到一块儿了。

双狮戏球。
蜒蚰石。
蜒蚰,就是我们常说的“鼻涕虫”,本来挺恶心的一种软体动物,可现在它却异常可爱。
连头上的触角都很分明。
  走到叠翠亭时,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因为下一段路程将是真正的煎熬。
                              在亭中可看见对面两峰夹峙,中间有条石阶道,它通往大天门。
                               我们要做的是先从亭中下到谷底,约300级台阶,再从谷底上到大天门,约700级台阶。这一下一上,就是千余级台阶了。
                              这是从叠翠亭下到谷底的路。
                                  传说中的大天门。
                             叠翠亭与大天门的直线距离不过数百米,但耗时近40分钟。
                            本以为过了大天门,就一路坦途了,不料新的考验又来了。那就是天狮峰的出现。

                            游天柱山必看二峰,即天柱峰与天狮峰。这也是为什么要开辟东关寨线路的原因。
                           我原想天狮峰一定与天柱峰一样,远远一望就成。结果呢,天狮峰竟然是要爬上去的。

                          从大天门上天狮峰是400余级台阶。一上一下是800多。加上从叠翠亭过来的1000多级,这段的上下台阶数就近2000级了。
                          我要哭。

                          图为天狮峰的台阶。

  天狮峰上倒伏的松树,横截了道路。
 不到峰顶,哪知天狮峰的美。
 占了天狮峰的地利,周围的群山能一览无遗了。

  天狮峰上看峰。
   天狮峰顶两棵枯死的松树,仿佛舞动的精灵。
  很可惜,长这么大不容易。

下了天狮峰,最先看到的景点是鹊桥。 说它是“桥”实在有点牵强,我觉得像个大象伸出它的长鼻子。何况这“桥”只是山体的一部分,下部崩塌形成一个空洞,根本不能上到桥面上去的。
  鹊桥下方。                                     鹊桥下行,要走的最陡处是“奇谷天梯”。有网友说是80度的倾斜,太夸张了。但六七十度肯定是有的。
                                      往天梯去的路。

                                     先不急下,观察一下。
                                    先行者。
                               有人选择倒过来往下爬。办法不错,稳当。
                              天梯回眸。
                           天柱山的松树。
  天柱松2
天柱松3
天柱松4
天柱松5
 天柱松6
  天柱松7

天柱松8
 天柱松9。
天柱松10。
                        天柱松11。

  天柱松12。

 天柱松13。

天柱松14。
  天柱山的早晨。
   清幽的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力不竭,
驴行不辍;
生命不息,
好色不止!
——太迟口号               2010-07-06 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