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叛变的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2:11:47
我是一个叛变的字
王圣文 “图像证史的价值与实践研讨”历史教学案例       王圣文
 
商周文化的瑰宝----试从甲骨文中看出一些端倪
 
----------“论从史出、孤证不立(或多证亦不立)”学史方法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一、引言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实现的重点在于教师。教师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精神,是新一轮教改的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二、背景
“研究性学习”是这几年教学改革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对话教学”模式是我们学校为了适应新一轮教学改革专门进行研究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为了能让自己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三、问题的提出
 西方文化的渗透、浸淫与传播使得不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疏离与陌生,崇西随洋业已成为90后耳濡目染的一种文娱生活时尚与价值趋向养成的潜在导引力。而通过本课的探究性生发性学习、讨论、对话与反思,以“论从史出、孤证不立”学史方法为指导归约的探索与实践是初一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本课旨在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论从史出、孤证不立(或多证亦不立)”学史方法的能力。
四、问题的解决
(一)课前安排
为方便分配,我就以座位为依据,分成4组。
第1组,通过书本、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途径查找有关甲骨文,找到以后把这些资料交给第2、3组的同学,并把相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第2组,通过书本、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途径查找“圣、聖”二字的资料,并把相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第3、4组,在1、2两组整理的基础上,论证如何全面识别“圣、聖”二字。
(二)课堂安排
第一步,由第1组、第2组的同学(多媒体演示);
第二步,由第3、4两组的同学轮流发言并由3、4组的组长归纳概括应如何全面认识“圣、聖”二字。
第三步,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组1:下面由我为大家展示我们组收集到的关于甲骨文的资料。(多媒体展示)
(幻灯片1)甲骨文概述: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幻灯片2)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
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
(幻灯片3)甲骨文发现的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幻灯片4)占卜与甲骨文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5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幻灯片5)目前已发现的甲骨片数、已识别数、内容:
目前已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幻灯片6)甲骨文的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 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幻灯片7)甲骨文风格的迁变与发展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 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幻灯片8)甲骨文承载的内容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气晴雨,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求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幻灯片9)甲骨文的意义
甲骨文引导炎黄子孙走上使图形记号表示意义而不约束其读音的文字发展历程。这既造就了绵绵数千年统一的文化意识,也导致汉民族语言扩张乏力。语言对象的丰富和对语言对象的认识深化,迫使象形规则产生更多字和升华象形规则(会意),迫使编撰字书词典成为标示字词含意、约束字词歧义的方法,迫使炎黄学校成为学习字读音的场所(对照的是,基于字母原则文字史真实可以正本清源文化与传统。记载了商王室的历史活动的甲骨是商时期学校用具。)甲骨文字打开了观察 3000 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幻灯片10)甲骨文之父
首先对甲骨文作出确认的王懿荣还没来得及作深入研究并著书立说,八国联军便逼近北京城,他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
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 后来人们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人荣誉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乡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建成王懿荣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功绩。
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刘鹗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不久,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的资料,又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
(幻灯片11)甲骨文的学术研究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幻灯片12)记载着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的甲骨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上世纪初,罗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发现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实了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后,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盘庚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至8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幻灯片13)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商代占卜风之盛
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我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我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刻划精湛,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字上看,文字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 “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幻灯片14)新中国成立后的发掘和研究
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1987年秋,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复原和再现了3000年前殷王宫和一些建筑的风貌。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的墓。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妇好墓是殷墟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铭文,是唯一能与甲骨文、历史文献相印证,从而能确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对殷墟70年的考古,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对甲骨文的三次重要的考证与发现:
  第一次是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北宫殿区发掘出一个甲骨坑,保存着带字甲骨17096片,记录着商王武丁时期的许多活动,看来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档案库,这批甲骨片的出土,对考证武丁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有极宝贵的价值。发掘时坑中还发现埋有一个身体蜷曲、侧卧的尸骨,其身躯大部分压在甲骨上,专家认为可能是档案库的看守人。
  第二次,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与这批甲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制品,这种甲骨与陶器共存的现象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三次是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地发掘出一个仅2平方米的甲骨坑,但其叠压厚度却达0.8米,出土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记载内容丰富,而且问卜者都是武丁时期的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说明这个时期,占卜活动已不限于最高统治者国王,王室贵胄都可以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殷墟发掘,对中国考古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之前的学者,只是在书斋中研究碑文和铜器铭文,从不去田野里考察和发掘。中国的田野考古,最早是1921年对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然后是 1927年开始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早期发掘。但当时对这两处的发掘,不是由我国学术部门独自承当的,而是由当时政府聘请外国学者主持,或由中外学术单位合作进行。真正由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的田野考古,是从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的首次发掘开始的。它对中国田野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老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在殷墟考古工地上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又基本上是由他们培训出来的。因此称殷墟是中国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确属当之无愧。
(幻灯片15)更早的甲骨文
  1985年夏,陕西考古研究所镐京考古队西安市西南20多公里的长安县斗门镇花园村一带,发掘出西周名都镐京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原始社会部落居住遗址,并且在这个遗址上发现了一批刻有文字的甲骨。据此,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认为它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甲骨文,这批甲骨文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4500~5000之前,比过去认定的商代甲骨文要早1200~1700年。
(幻灯片16)说文解字话甲骨之网站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ISBN:7806822321,四川辞书出版社
 《新编甲骨文字典》,刘兴隆,ISBN:780173355X,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甲骨文画帖字典》,刘星池,ISBN:7533016947,山东美术出版社
 《甲骨文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十四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ISBN:7-101-00523-3/H·43,中华书局出版
(幻灯片17)甲骨文的收藏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赠和从私人、市肆收购而来。其中以刘体智先生的庋藏数量最多,装在150个盒内,共28000余片。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还曾著录于罗振玉《殷墟书契》、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片也很丰富,除正在传拓中的《馆藏甲骨集拓》外,还有《善斋书契丛编甲骨拓本》十八册四函,共28000余张。在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还收录有该馆所藏甲骨拓本十余种之多。
(幻灯片18)甲骨文字体、字库网站
1、甲骨文字体 下载 资源吧源码_软件下载:
http://www.ziyuan8.com/font/cn/ZY8_44783.html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
2、甲骨文字库 http://www.docin.com/p-33124785.html
 
第二步  组2:  关于“圣、聖”二字
(幻灯片1)“圣”字的读音与含义:
一、东汉许慎【說文解字】解释为:苦骨切,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
二、康熙字典解释如下:【廣韻】【集韻】??苦骨切,音窟。【說文】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揚子·方言】圣圣,致力無餘功貌。○按从土从又。會手把土義。亦作《字彙》古壞切,音怪,非。又《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而誤。……
三、古代音韵与现代拼音对照
[广韵]:苦骨切,入11沒*,ku,臻合一入魂溪
[平水韵]:去声二十四敬
[国语]:shèng,kū
[粤语]:sing3
四、《殷墟甲骨学》之殷墟甲骨文可识字中释“圣”为:
1、从二手,从土,字象二手掘土之形。杨树达释:“我看这个字是掘字的初文,本义是掘土。段玉裁注:“此方俗殊语也。致力必以手,故其字从又土会意。-----《说文解字注》P689下”。
2、卜辞义:有掘土开田之义,“戊辰卜,宾,贞:命派圣田于囗”(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第2卷第37页第6片及第4卷第10页第3片)
又“贞:王命多羌圣田”(郭沫若《殷契粹编》第1222片)
“甲子贞:于下尸刖圣田”(郭沫若《殷契粹编》第1223片)
(幻灯片2)“聖”字的解释:
一、《说文解字》中把聖解释为:通也。从耳,呈声。式正切。
二、《康熙字典》释“聖”为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正切,聲去聲。【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洪範】睿作聖。【傳】於事無不通之謂聖。【禮·禮運·三代之英疏】萬人曰傑,倍傑曰聖。【孟子】大而化之之謂聖。【風俗通】聖者,聲也。聞聲知情,故曰聖也。 又【諡法】稱善賦??曰聖,敬賓厚禮曰聖。 又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聖木。【註】食之令人智聖也。 又水名。【水經注】聖水,出上谷東,過長鄕縣北,又東過安次縣,而東入于海。 又姓。 又【韻補】叶裳聲切,音成。【常璩·華陽國志贊】仲元抑抑,邦家儀型。子雲??達,煥乎弘聖。
 
三、古代音韵与现代拼音对照
[广韵]:式正切,去45勁,shèng,梗開三去清書
[平水韵]:去声二十四敬
[粤语]:sing3
[闽南语]:seng3,siaN3
五、《殷墟甲骨学》之殷墟甲骨文可识字中释“聖”为:
1、从人、从耳、从口。字象突出人的耳和口,以示标明听觉和口语,表示人的灵敏和才能。本义是有智慧的人。《说文》:通也。从耳,呈声。《荀子·礼记》:“聖人者,道之极也。”(梁啓雄:《荀子简释》,P261,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所谓聖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注:“大道,谓天地人三才之道也。”(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卷一,P11,中华书局1983年版)
2、卜辞义:疑用作本义。“[有] 聖”(《殷墟文字乙编》5161片,“有聖”(缀合261,与《殷墟文字乙编》5161缀合片)又,“…我亡其里”(《殷墟文字乙编》6533)
(幻灯片3)《新华字典》中对“圣”的注音与解释:
圣(聖)shèng
1、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圣人。圣哲。
2、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3、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圣上。圣旨。圣明。
4、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圣手。棋圣。
 
第三步 由第3、4两组的同学轮流发言并由3、4组的组长归纳概括应如何全面认识“圣、聖”二字。从略。
第四步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我为同学们的执著探究精神所感动,在听了四个小组的同学的展示发言特别是第3、4小组的讨论辩驳后,认为大家的发言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我认为在审认“圣”上要注意这么几点:
第一,让我们先考察一下汉字简化的简史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简化汉字的主要目的、成效与意义吧。
其实,汉字简化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从甲骨文到小篆到楷体就有字形简化。如果专指现在所谓的简体字的简化,也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心血来潮开始的。简体字不是专家们闭门造车的结果。早在宋元时期平民社会就流传着一种通俗的简体字。这些字被称为“俗体字”,登不了大雅之堂,甚至被许多文人视为鄙俗。虽然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但它们在民间应用极广,人们在记账、契约、书信,甚至话本小说里常常会写俗体字。
   20世纪20年代,当人们开始着手简化汉字时,这些已被公认的俗体字成为首选。虽然1935年由南京国民政府出面的简化字运动夭折了,但是它树立的“述而不作”的原则成为日后影响人们进行汉字简化的潜规则;抗战期间,后方宣传的时候为了达到让人民群众知晓革命道理与形势,唤醒大众同仇敌忾打击日寇的民族斗志,也用了很多简化的字。
新中国建立后,只是整理、系统化了简体字。1952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汉字整理组吸纳了多方意见,数易其稿,直到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才得到大多数委员的认可。最终,《汉字简化方案》确定了517个简化字,分四批推行。1956年2月1日,第一批230个简体字和30个类推偏旁正式公布。在民间已经应用了千百年的俗体字终于有了合法身份。简化字为多年来进展甚微的扫盲工作带来了福音,扫盲上亿人,使得中国学习掌握汉字的人群比以往简化之前大大增加了。这是莫大的功劳。随着人们识字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对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带来益处。
第二,把“聖”简化为俗体字“圣”,无疑彰显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格局气象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导引领的新气象与执政新理念—— 一切为了人民。
第三,网络上的2010年1月27日《走遍中国》洪泽湖的水神“巫支祁”0127-2002(TV10) (http://www.56.com/u43/v_NDkyMzE2MzI.html)资源,让学生观看视频,对汝颍所流归的淮河的古老传说---巫支祁(神、妖、美女、猿猴)及其作为孙悟空的原型以及该流域所产生的两个农民圣人(刘邦与朱元璋)有一大致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洪泽湖即是巫支祁,风调雨顺时,它既给周边百姓带来福祉,无异与神祗、美丽而贤惠的媳妇;洪水泛滥时它又是兴风作浪的妖魔,中国历史上秦末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项梁起义、刘邦起义,隋唐之际的杜伏威起义(江淮起义)、元末的朱元璋等都起事于淮河流域,洪泽湖乃至淮河流域的洪灾往往将引发江山易色,政权更迭。并通过讨论促使他们认识理解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更对一代伟人毛主席生前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这一重要指示的深远意义有较为感性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新华网2009年12月30日消息: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治理淮河工作和利用外资工作。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治理。目前原定的19项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已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总体防洪排涝标准明显提高,综合减灾效益显著,洪涝灾害损失大幅减少。但是,由于淮河流域地理气候条件特殊,暴雨洪水十分频繁,河流水系复杂,治理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必须继续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进一步推进治淮工作,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从五个方面解决好沿淮群众最关心的洪涝干旱问题和行蓄洪区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安居乐业。(以下略)这无疑是党中央高度鉴往知来、关注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通过这样的知识迁移使得学生在地理、政治、历史等学科之间建立了一个三维知识认知与感悟空间,从让学生学得更活,同时也增强了为将来的建设祖国美好家园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五、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点“论从史出、孤证不立”。这其实是“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历史学科特有思维方法的简明说法,有着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严密的认知层次。
“论”是建立在解读和阐释的基础上的。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提炼总结而得出的符合历史史实的结论,一旦上升为理性或规律性的认识,反过来又会指导历史的解读和阐释。
“证”是客观史实的呈现或对客观史实的描述,是认知的基础。离开了“证”,一切的“史”和“论”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史”是在“证”,即在客观史实基础上对历史的解读和阐释。这种解读和阐释是一种主观认识,受解读和阐释者认知水平、生活阅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制约。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对同一个“证”可能解读不一样,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解读和阐释。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究与辩驳,我不禁想到“论从史出、孤证不立” 这一历史学科特有思维方法也有例外,比如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所探究的问题,从另一种视角来看,可以认为即使是双证甚至多证也是证明不了圣意为掘,圣音为哭的!语言文字有个约定俗成的东东在里面起作用,更何况他仅仅为一个符号罢了,也用不着我们去较真!
《六祖坛经》说:“凡有相皆属虚妄”。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是语言符号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而对于欧洲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而言没有所指,没有一个能指最终所指示的那个东西。假如存在着所指,那么任何一个具将相对的稳定,也就是将存在(用索绪尔的话说)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指示关系,而此一关系将派生或者保证某种意义。拉康说这样的能指关系不存在(至少在无意识中),只存在否定性的关系,即否定性的价值关系。
  由于缺乏所指,所以拉康说能指链—— 其形状有如x=y=z=b =q=0=%=|=s (等等) ——永远在滑动、漂移、循环。完全不存在任何的锚定,任何东西就终极而言都不能够将意义也就是将稳定性赋予作为整体的能指系统。能指链永远处于(德里达意义上的)游戏之中,任何努力都不能够阻止能指链上的滑动——永远不能够说“哈,x意义如此”,永远不能够使x得以确定。相反,一个能指只指向另一个能指,永远无法指向一个所指。 这就好象字典,一个词只将你引向另外的词,永远无法引向词所指示的东西。拉康说这就是无意识的样子,一个(或者多个)不断地循环着的能指的链、没有锚定,用德里达的话说就是没有中心。
    科学不是“全真教”, 任何一种知识必须证明自己有误才能进入科学的思想过程, 科学知识有错才是唯一的真理。拉康的逻辑正是证伪主义在存在论上很深的体现。他颠倒了传统上一切关于人的生存的肯定性看法:人存在, 但人并不是自己存在, 人总是作为他者的奴性认同——非我而在场。幼小个人心理自我的最初的建构即踏上了他性的意象---想象之途,因为只是非我的镜像成为伪自我的基始性缘起;进而,主体性在象征域中的确立,是通过能指链的暴力篡位实现的,从一开始,文化教化中发生的人的主体即是大写他者幻化的伪主体。人的存在只能在证伪中出现在他处, 用拉康的话语说, 即真实的东西——对象a,只是作为象征域同一化失败的剩余出现的。所以,人的存在之真实即本真生存的不可能。人从来就没有家,自我与主体都不过是不同程度的幻象和自欺骗局。
的确,有规律就有例外,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悖论,我们无法从这句话中推论出苏格拉底是否对这件事本身也不知道。古代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言尽悖" 。这是《庄子·齐物论》里庄子说的。后期墨家反驳道:如果"言尽悖",庄子的这个言难道就不悖吗?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本身是不是"绝对的真理”。从形式逻辑角度看“规律”和 “例外”这两个概念都难以有形式化的定义,所以本身都不能说是命题,也就无所谓悖论了。
第六,历史“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故纸,不是陈编,乃是亘过去、现在、未来、永世生存的人类全生命”。那么让我们发掘吧,只要我们具备这一活生生的眼光,就能尽情地发掘出古老岁月中独有的原真与拙朴,而且关注史鉴之下的现实举措及其意义所在!
最后,我用一首小诗结束发言:
我是一个叛变的字
浸淫于史海的漶漫梦泽
于不经意间
出卖了文章中的同伙……
我是一个毕样的字
彰显于黑白对比之间
于不无变态间
激活了咻咻潮噱
同时也勾橥了虚幻记忆……
五、教学效果的自评
    这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气氛很好,学习的效果也很好。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正反组的同学集体辩识讨论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对应如何全面识别“圣、聖”二字的讨论使课堂得到理性的升华。通过对历史典籍的分析与解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在本节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达到的。
六、反思
1、本节课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但由于分工的局限,第3组和第4组同学的参与机会较少。另外,由于学生的程度、兴趣不尽相同,有个别同学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2、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点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如果不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主动进行教学改革,那么学生的素质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3、这节课效果非常好,但是上这么一节课,不仅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学生也要花大量时间。老师花时间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是应该的。但学生由于受时间、条件等的限制,是不可能做到每节课都能准备这么充分。而且花大量时间在搜集资料上,会挤占其他主课的学习时间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成绩是当今教育体制下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希望广大同仁在出成绩的同时能坚持新课标、新理念,从而完满实现国家新一轮教改的目标。
4、提高学生素质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教师不能指望上一两节课就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细水长流。
5、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关键字: 甲骨文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