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6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44:50

汕优6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彭福川

 

汕优63是我市今年杂交晚稻主栽组合,全市种植面积将达三十万亩以上。该组合株高110—120厘米,穗长23—25厘米,每穗粒数15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至29克;米质中优,食味好;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强,亩有效穗可达19至21万;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强。可作中稻栽培,也可作晚稻栽培;我市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至135天;一般亩产500公斤,最高可达600公斤。该组合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我市不论山区、丘陵、平原都能种植;但要获得高产,还必须要有先进的栽培技术相配合,即所谓“良种良法配套”。

根据汕优63的特性及我市自然条件的特点,要获得高产,必须抓好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一、适时播种,培育矮壮多蘖秧。我市作晚稻栽培,平原、丘陵地区6月8日至10日播种、山区6月2日至6日播种为宜,秧龄35至40天,稀播匀播,每亩秧田播种量10至12.5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4至1.5公斤。精整秧田,秧田施足基肥,特别要多施有机肥,踩入青茅、油菜秸秆、麦秆、牛栏粪等,做到田平、泥烂、肥融、无杂草,秧畦面无低洼积水。因播种时正处高温季节,据测定此时晴天秧田浅水温度中午可达摄氏四十至四十五度,故播种后不能灌水上秧畦,严防高温热水烫死谷芽;要做到晒板扎根,湿润现青,浅水促苗。

一叶一心时施用多效唑,有明显矮化秧苗、增加分蘖、抑制杂草生长的效果,要全面推广。具体方法是:每亩秧田用多效唑150至2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施于秧畦上;喷施时宜选在晴天或阴天,不宜在雨天喷施;喷施时要做到田面无水、较干爽,喷后24小时才能复水。注意防治病虫。

 

二、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提高栽插质量。栽插密度以每亩2.5万蔸左右为宜,规格为4×7、4×6(寸),每亩栽足8至10万基本苗。栽禾要做到不缺蔸、不浮秧,不栽隔夜秧,不折断秧茎。如果晴天栽禾,最好上午扯秧,下午3点以后栽,栽后立即灌深水,将秧苗大部分置于水层保护下,避免秧苗萎蔫,以缩短返青期。

 

三、施足基肥,加强水肥管理。汕优63地上部和地下部都优势强,需肥量大。施肥量要达到每亩人猪粪15至20担、尿素10公斤(或碳铵3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氯化钾7至8公斤,才能获得高产。为促使禾苗早返青、早分蘖,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栽禾前每亩施碳铵7至8公斤作面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防止后期脱水过早。追肥前重后轻,特别要防止后期施氮肥过多而倒伏。增施磷钾肥,抽穗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该组合中感纹枯病,在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各施药一次;注意检查害虫发生情况,及时施药防治。

(原载1990年6月1日《萍乡科普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