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平均市盈率逾50倍 风险正在逼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26:10
作者:股票编辑组
  要点:

  ★ 两市再创历史新高 沪指跃上3100点

  ★ 创新高后 面临重大压力

  ★ 平均市盈率突破50倍 投资风险不言而喻

  ★ 海通证券:3000点以上构筑诱多的陷阱

  ★ 市场高位运行 警惕三大利空因素

  ★ 申万称:一个月内沪指或调整到2500点


  编者按:从2007年3月26日星期一收盘来看,大智慧证券交易软件显示出目前A股市场中上海综合指数平均市盈率为50.15倍,而深圳市场平均市盈率为65.22倍,市盈率的高启已明确显示,市场正在进入高风险区域,同时中国A股市场也成为世界上市盈率最高的市场。从目前上证综合指数技术指标来看,短期KDJ、RSI、WR%等已形成高位纯化走势,超级短线技术指标已经触顶,这预示着大盘在量能的作用下仍可推高,但技术调整可能随时展开,而在上攻途中的调整出现在高位区域,特别是出现在年度中长期技术指标触顶的区域,其调整之时也可能出现中期顶部的形成。大盘尽管表现出超强势态,但未来的修正就可能出现在某次调整而形成中期顶部的概率正在加大。 (从历史上看,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的最低点是23倍,出现在1994年,当时上证综指约为325点;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的最高点是60倍,出现在2001年,当时的上证综指约为2245点。由此可知,平均市盈率极限位的出现往往是股指低点或高点出现的最准确的预兆。上证综指的历史表现显示,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的相对底部在34倍以下,极限低点为23倍,相对顶部为60倍。)

  两市再创历史新高 沪指跃上3100点

  周一沪指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轻松突破了3100点。由于周末消息面保持平稳,早盘两市继续高开,开盘小幅整理之后,股指快速向3100点冲刺,盘中股指震荡上扬,轻松站上3100点。下午沪指继续呈现了稳健的强势上攻走势,个股普涨迹象明显,板块轮番启动,对市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最高至3123.18点,成交量同比有所放大。同期,深综指再创历史新高,报833.58点。

  接连走高后,市场仍处于一个健康的环境,后市指数有望继续稳步爬升。市场人士分析,其一,沪指轻松突破了3100点,成交量保持在非常稳定的活跃水平,极大的鼓舞了市场人气;其二,中行、工行等金融股为首的权重股再度活跃,客观上封闭了股指的向下空间;其三,个股普涨,板块轮动,并且抛售压力不大,说明市场信心较为稳定,持股心态很好,并没有犹豫和恐慌。专家认为,由于蓝筹股纷纷出现低位企稳走势,大盘的下跌空间被蓝筹股有限封杀,不温不火的走势使得投资者对后市充满信心。形态上,指数突破了上升三角形的上边线,并且有继续向上冲击新高的可能,操作上,投资者近期必须将重点转移到有业绩支撑的个股,预防未来调整的压力。[详细]

  创新高后 面临重大压力

  在目前三千一百点附近,是大盘重大的阻力区,加上市场被前一段时间的调整打怕了,思想上仍然是空头占主要地位。而在这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指数却在顽强地步步地走高,步步地创出新高。这本身就表明大市已经步入全新的强势。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指数才刚刚创新高,仍然处在重大阻力区域,指数的上升近期仍然会出现反复。这是投资者在看好后市的同时,要有思想准备的。这样才能在洗盘到来的时候,不被它吓倒。

  从指数上看,今天大盘的上升是比较反复的。十点十分左右曾有一次跳水。后来重返升势后,但指数的上升依然是比较反复的、是震荡向上的,而没有走出单边上升的行情。

  从热点看,今天大盘只有旅游板块是表现得比较好,电力板块的表现也只是一般。涨幅榜前列的个股除了600088中视传媒外,其它的个股大都是一些冷门股,是一些影响力比较低的个股。

  一般来说,这种没有特别明显主热点的上升行情,是大盘上升无力的表现。但是,今天大盘却罕见地、顽强地上升。这说明大市有其内在的强势。

  从技术面看,指数创出新高后面对着很重大的压力。这主要是由于,前期调整后在三千多点套住了一大批的投资者。现在好比容易解套了,都有一个解套出局的问题。所以,在这个位置上指数面临很大的压力。

  而市场的思想,由于在前一段时间里,阶段性地看空。现在不少的投资者仍然是看空的,思想上还是认为大盘应该调整,而对目前大市走出的新的上升趋势,采取了不接受、甚至是抗拒的态度。

  这就更加使大盘在这个位置上的压力大增。

  我们原来是估计,指数在这个位置上只需震荡盘整几天就可以完成必要的洗盘了,就可以再上一个台阶。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比较乐观,不太符号实际情况。我们现在估计大盘在这个点位上,还要震荡几天,也就是说整个洗盘要一二周才能完成。[详细]

  平均市盈率突破50倍 投资风险不言而喻

  从2007年3月26日星期一收盘来看,大智慧证券交易软件显示出目前A股市场中上海综合指数平均市盈率为50.15倍,而深圳市场平均市盈率为65.22倍,市盈率的高启已明确显示,市场正在进入高风险区域,同时中国A股市场也成为世界上市盈率最高的市场。

  从国际成熟市场来看,目前香港恒生、美国道。琼斯、日本225等证券市场来看,多年的市盈率波动区间维持在13-20倍的区间,这些证券市场一个突出的方面就是股票价格定价机制比较完善,而由于市盈率在一合理区间内的运行,往往可以抵御较大系统性与交易性风险,从中国A股目前运行来看,笔者认为绩差垃圾股\题材股尽管表现出超乎市场的强劲走势,但静下心来进行研究发现,其所累积的巨大风险正在形成,尽管市场仍在追捧这些品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近期的绩差股上涨以及题材股的劲升也有其合理意义,但更大层面并非企业公司股票价值得到了真实写照,笔者认为仅是市场流通性资金泛滥和大机构短期市场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品种的上升使得中国A股市场成为全球PE与PB最高的证券市场,而未来这种热闹过后恐怕对经济、证券市场的伤害将非常巨烈,比如从目前参与的开户数来看,基本形成了每15个中国人就有一名股民的格局,而从参与主体来看,除了基金机构、证券公司、QFII、保险资金、上市公司资金等大的资金实体来看,参与的中小投资者构成更加涉及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即公务员、工人、农民、私营企业等,甚至近期笔者所了解的弱市群体如: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失业人员等中低收入了阶层等,可以说目前中国A股市场参与面已涉及各个层面。目前阶段市场所体现的垃圾股横飞所带动的中国A股市场PE高风险可能在未来对中国证券市场形成较大的调整压力,特别是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风险放大效应的体现后,笔者认为估值过高、炒作过高的品种很可能出现向香港恒生市场中“仙股”下跌而去,而如此众多的参与主体利益可能会随风而去,因此在目前A股市场平均PE超过50倍的高风险区域,投资者特别是弱市面的中小投资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笔者认为目前市场中已出现了大面积的“泡沫”股,这些品种在破裂后,将对投资者的打击也是沉重的。 [详细]

  海通证券:3000点以上构筑诱多的陷阱

  3月17日海通证券海口营业部在海口市黄金海景大酒店举办了2007年证券投资报告会及股指期货投资指导。场内座无虚席。在报告会上,海通证券著名分析师吴一萍女士对股市行情做了简单的回顾,并推断说人民币升值+资本流动性泛滥支持资金供应的充足格局;奥运拉动效应,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大扩容、大牛市,双向平衡扩容等以上这些条件将会促使中国资本市场更繁荣,同时她认为,2007年是中国股市的强势整理年,牛市起码持续到2008年。

  吴女士指出2007年的股市操作不同于2006年,2007年很难再出现2006年那样的单边上扬,2007年操作应坚持的原则是:长线坚决做多、短线控制仓位、冲高减仓、不杀跌;但同时也应重视波段操作,吴女士认为,3000点成为近期阻力位置,3000点以上构筑诱多的陷阱。[详细]

  市场高位运行 警惕三大利空因素

  由于影响市场中期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众多,指数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走出复杂的震荡形态,而每次快速冲高和急速下挫都将是一个阶段性机会,快速的单边市则较难持续。 目前市场面对的环境空前复杂,流动性过剩、违规所带来的监管压力、指数期货、非流通股减持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大量违规存在可能导致的监管风险、指数期货、大非减持等因素又明显不利于市场上行。

  1、违规带来的监管风险?

  我们在上周五的文章中曾经强调过,目前市场中众多的违规行为将给市场带来较大风险,而高层也借助于杭萧钢构、延边公路等问题在给违规者敲山震虎。

  如果市场持续过热,监管者对违规行为是否会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手段,政策的魔盒是否会被突然打开,这些都是悬在牛市头顶的一把利剑。投资者如果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则很容易在关键时刻遭受重大损失。

  实际上正如本栏目所言,管理层手中握有太多的砝码可以调控市场,而其调控手法也日益纯熟。

  2、指数期货

  市场对指数期货的推出始终是心存顾虑的,一般的心态普遍把指数期货看作一个阶段性利空。本栏目认为,指数期货对市场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利空和利多,而主要看其出台的时机。从国际惯例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后,各个国家现货市场涨跌也不一。

  但是指数期货的出台,不可置疑的将给市场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市场波动更加复杂。并且目前时间上的一推再推让股指期货越来越像一个旋涡,把各种潜在的担心、风险与机会集中在一起,等待爆发,其影响将更加难以测算。

  3、大非减持

  大量非流通股减持无疑给个股带来较大的压力,虽然目前统计数据显示被大股东减持后的个股仍然普遍保持上涨,但是其涨幅显然已经落后于整个大盘,这说明大非减持给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压力。

  尤其在其它利空因素的影响下,大非减持很容易成为加速市场下挫的动力。[详细]

  申万称:一个月内沪指或调整到2500点

  股指期货管理条例出台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其一,海外经验、投资者参与度不明确等因素都表明期货出台对现货市场影响并不大;其二,有一定偏负面影响,在估值较高的背景下,股指期货的出台,让投资者获得卖空盈利机制。期货市场出台也会分流部分现货市场的资金;其三,股指期货可能提高大盘股的流动性,增加大市值股票的投资吸引力,打压目前市场疯狂追捧小市值低价股的局部“泡沫”。

  加息对A股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在于:加息毕竟是种资金紧缩行为,央行的这次举措一方面希望抑制信贷与投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希望抵御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不直接针对股票市场的资金,因为A 股目前的流动性来自居民储蓄的分流。而居民对股票投资的预期远远高于目前的存款利率。但是,毫无疑问,加息提高了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对A股产生了估值压力。个人投资者对加息的认识可能不足,如果他们把加息理解为一种紧缩信号,或者管理层对所谓“股市泡沫”的态度,一旦个人投资者选择减持股票,将会加大市场波动幅度。

  加息对投资者预期的最大伤害在于,这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在“两会”结束以后,各个部委都将陆续出台政策来响应“两会”精神。例如,证监会推出了股指期货管理条例,央行实施了加息。后续,商务部可能出台政策试图缓解巨额贸易顺差,包括进一步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甚至禁止部分商品出口;建设部可能出台更详细的细则,来落实“30/90”,推动廉租房建设,甚至会选择部分城市进行物业税的试点; 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将成立,向央行或者商业银行发行巨额人民币债券,再购买国家外汇,投资海外等。

  自2003年以来,每年的4、5月份都是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因为这个时候,决策层总是看到过快的经济增长,过热的投资热情,过大的外贸顺差。2007年也不例外。宏观调控的基调一出,各项政策纷纷出台,投资者的预期将在各项政策面前出现紊乱,在不确定性上升的过程中,A股自然会出现调整。预计未来一个月A股市场将缓慢下跌,上证指数将下滑到约2500点附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