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22:12:00
洁身自好的人格修养,淡泊潇洒的旷达情怀,安贫乐道的个性追求决定了他必将“归去”!摒弃污浊的官场,回归恬淡的田园是他的生命主题,《归去来兮辞》便是他———陶渊明———归隐的豪迈宣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简短的话语蕴含着对自己内心的诘问,又流露出与官场的排斥之情。若不是污秽的现实深深地刺痛了陶潜的心,怎会引发他如此感慨?“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自责后的伤感抒怀,官场给予诗人的并非富贵荣华,而是惆怅与悲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羞愧的自悔。“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深切的自醒与自慰。文章确无一字涉及官场的黑暗,却由自责、自悔、自醒、自慰中写尽现实的残酷,它像一把把利刃刺入诗人的身躯,血流不止。为了不再受伤,更为了远离污垢,诗人毅然选择“归去”!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优美的旋律吟唱着诗人归途的怡然自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形象的表达“归去”的急迫心情,真实可感。
  虽然“三径就荒”,只有松菊相伴,却依旧“载欣载奔”,可见生活的拮据无法侵扰豁达的心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和乐的家庭给诗人以心灵的慰藉。也更坚定了归隐的决心。
  归家后的生活是悠闲安逸的,“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诗人以酒为乐,以树为友,虽处“陋室”,但“惟吾德馨”。“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闲庭信步,望山观月的生活充分体现出诗人淡泊明志的性情。隔绝了世俗纷争,抛却了趋炎附势,心也澄净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闲云、鸣禽的动静相融,为人间仙境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诗人不禁思绪飘飞,遐想于天际……“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是诗人再次申志,明确表达要于官场断绝来往。“悦亲戚情话”,“乐琴书消忧”,“有事于西畴”,“命巾车”去“寻壑”,“棹孤舟”以“经丘”是诗人弃官后的幸福生活,平淡中溢满情趣,再没有官场的冷漠与虚假,这样的生活对于诗人是多么难得与珍贵。“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盎然生机的景色使人心情舒畅,但又悲从中来,叹惋“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人生苦短,心痛情伤。
  或许经过深沉的思索,诗人笔锋忽转,歌吟“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旷达的心境尽显于此,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欲,洒脱地生活才能快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从正反两方面表达诗人怡然于隐居生活,不为俗物所累,无忧无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雄迈的情怀只能借助高山、流水倾泄,心便洁净无尘。“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是最嘹亮的宣誓,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博大心胸最终呐喊而出!
  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陶渊明经历了时仕时隐的矛盾焦灼心理的挣扎,终选择归隐,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担当,而一篇《归去来兮辞》咏尽了那份执著与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