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最后岁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5:01:18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大弟子,他对康有为有着较高的评价:“若天他日有著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始。”康有为的次女康同璧在《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的序中也说道:“若论中国之近代史,而先君为维新第一人,必无疑也。”变法维新是康有为一生中最为魂丽的业绩,也是他成就千古功名的人生起点。而我们在本文中关注的是康有为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借以解读这位戊戌变法先辈的晚年心境和大家风范
重游京师
1926年9月,康有为重返北京,这是他最后一次重游京师。对于这次北京之行,康同璧在《年谱续编》中记载得相当简略,只说他“居于文园,即其婿罗文仲家,与门人连日欢宴,明月照席,饮酒甚欢。”“明月照席”不假,时值中秋前后,北京上空的一轮明月不显得既冷又清么?中秋乃古来之团圆节,康有为选择此时节来重访京师,是不是有睹物思人的意味呢?
30年前的往事对于这位古稀的老人来说可能恍如昨日,因为戊戌变法中的人和事留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于是康有为来京后连日和旧友相聚,询问他逃离北京后的京中情况。“公车上书”前,康有为曾招集各省举人1200多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举行集会。这次来京,他又亲访达智桥,重瞻松筠庵的旧貌。菜市口曾是“戊戌六君子”送命的地方,康有为由子女陪同来菜市口凭吊。据说当他看到鹤年堂药店时,立刻停下脚步,站在药店门前的便道上左右顾盼。他叹了一口气说:“这就是当年的刑场!”语音未落,不禁潸然泪下。“戊戌六君子”不仅是他的同志,其中更有一人是他的同胞兄弟。康广仁小有为10岁,不满周岁便失去了父爱,与长兄相依为命,戊戌被祸时刚过而立之年。思及亡弟,康有为的心中能平静的了吗?
这次重来北京,康有为还去拜谒了清东陵中的孝陵(顺治陵墓)和景陵(康熙陵墓),并留下了一首诗:“凤阁龙楼水汇来,二陵郁郁气佳哉;满山松柏丛乃绿,嗟尔王孙且勿哀。”细细品读,似乎还有一种淡淡的保皇气息,看来康有为对清朝皇室可谓忠心耿耿。
其实,自辛亥武昌着义逼清帝逊位后,康有为便获得了回国活动的自由,但是他一直留居南方,极少到北京来.1917年张勋复辟,康有为参与其中,力主用虚君共和制,定中华帝国之名,召开国民大会,既与清室贵胄保皇复清的意图相抵触,又与门徒梁启超维护民主共和的努力相龌龉,种下了种种不和的远因。就在那一年,康有为来到了北京,出任张勋为之安排的弼德院副院长的闲散差事。康有为谓虚君共和,只是将宣统皇帝当作一个偶像和摆设供起来,而此时的他也差不多成了一件摆设,聊供点缀门面而已。然不旬日,复辟事败,“辫帅”张勋出逃荷兰兵营,康有为也只好避身于美国使馆,而且一藏就达半年之久,除去校书吟诗之外再无事做。如果1917年康有为的北京之行能抽出时间重访戊戌旧物事的话,就不会有1926年秋天那么多的伤感悲叹了。只可惜身陷复辟时的人事之争不能自拔,为自己的人生平添一败笔矣!
七十寿辰
1927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五)是康有为七十寿辰,这可能是他一生中过得最安逸、最舒心的生日了。他原打算在济南祝寿,后来改变计划在上海摆宴。人生七十古来稀,康有为似乎感觉到来日不多,遂把他的七十岁生日过得隆重而热烈。他的入室弟子数十人及长女同薇、次女同璧齐到上海祝瑕,清废帝溥仪也从天津派人送来礼物。
康有为的得意门生梁启超虽然没有亲到上海祝瑕,但由北平寄来16幅寿屏,用白玉版宣朱丝阑锦锻精裱,自撰自书。文中着述及万木草堂读书时,师弟相得之乐,情景宛然。次及康之学术渊源,又次述其政治思想,词句婉约:“今国事诚有大不忍言者,剥极之复,会有其期,戊戌以后之新中国,惟先生实乎辟之。今之少年,或能讥弹先生,然而导河积石,孰非闻先生之风而兴者,事苟有济,成之何必在我。先生其亦或可稍抒悲悯,雍容扶杖,以待一阳之至也。”笔带情感,发自肺腑,感人至深。须知,康梁的师生之谊虽厚,后来却因政治思想上的重大分歧而意见相左,甚至闹到康有为杖责梁启超的地步。七十寿辰,师生重又相得,康氏当大欣慰焉!更有趣的是,梁启超集汉贤成语凑成的寿联对康师推崇有加,联云:“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致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直把康有为比作孔夫子一般的人物,“康圣人”岂不欢娱畅快!
在康有为生日的前一天,清废帝溥仪派人由天津送来御书"岳峙渊清"的黄匾一幅,玉如意一柄,人参一枝,康氏则排设香案,穿起蟒袍戴起红顶花翎的礼帽跪领之后,并和家人贺客合摄一影,他还穿着一身前朝礼服坐在中间,留下了一幅活脱脱的"保皇写生图".之后,康有为又写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段文字----感谢逊帝送来的生日礼物的谢恩折.虽然他的手发颤不止,但谢恩折依然布局优美,文字工整.在谢恩折中,康有为追忆了1895-1917年未遂复辟期间的纷乱世事,表达了对清皇室的忠心.书写方式则完全按照前清的宫廷礼制,凡是提到天的,一律比正文高出三倍,凡是提到皇帝称谓的,高两字;康有为自称“老臣”、“微臣”,而且也按清朝礼制的要求,凡是提到自己时,字写得都很小.在康有为看来,能得到溥仪的赏赐是莫大的荣幸.
猝然去世
度过了七十岁生日仅10天,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便离沪去青岛.据康同璧的记载说:"先君离沪时,亲自检点遗稿,并将礼服携带,临行,巡视园中殆遍,且曰:我与上海缘尽矣.以其像片分赠工友,以作纪念,若预知永别者焉."3月31日晨,康有为在青岛福山路寓所猝然去世.对于康有为的死,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
康同璧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父亲之死时认为"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致死亡."康有为的外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云光在《康有为家书考释》一书中说:"……据康家的亲人说,康有为致死的原因,是在2月26日赴一位同乡所设的宴会时,饮了一杯橙汁而腹痛如绞,请了两位医生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认为是食物中毒,挨了20多个小时,便七窍出血而死."但是,康有为的另一个女儿康同环却持不同看法,她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写道:"……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康有为赴宴的地方---引者注)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1927年的康有为已经离政治活动中心很远了,从政治上消灭他的意图应当不是很明显的了.然而,有另一种解释则是值得注意的:
在青岛林务局工作的李可良自1925年起与康有为过从甚密,几至无话不谈的地步.在《我印象中之康有为》一文中,李可良描述了康有为临终前的精神状态:“国民革命军一天一天的胜利,一天一天的北进,老人的心一天一天地增加不安.大概是五月的天气吧!他每在夜间仰视天象,最后的结论总是‘完了!完了!’的重述。“证之于他死前最近的行动,说他是在预备着死大概是可以相信的.但在我的心中则以为:‘是国民革命军的胜利促短了他的寿命吧――”
李可良是国民党员,他对保皇的康有为心存成见可能是真的,但与一位坦诚相待的老相交往,总能摸索出老人的一些真实心理的.康有为与孙中山政见不和,终身未谋一面,对国民党也素具嫌怨.1926年北伐军攻占南昌,孙传芳败退江东,康有为即决心他徙,拟先赴青岛次至大连.而1927年康有为逝世前夕,正值北伐军进入江浙,张静江任浙江省省长,曾以康有为"保皇余孽,占据公产"为借口封闭康有为在杭州西湖边的别墅---一天园,后虽托人说情,也未有结果.康有为深知自己与国民党人的种种过节,面对国民革命军的胜利,心中怎能平静如常呢?他的另一位得意门生、艺术大师刘海粟用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做了概括,可谓切中腠理:"志不得酬,郁郁终于青岛."
身后哀荣
康有为逝世后,梁启超在北平畿辅先哲祠集合同门开会追悼.祭文中特别述及复辟一事:“复辟事,世多以此为师诟病,即我小子,亦敢曲从而漫应.虽然,丈夫立身,各有本末,师之所自处者,岂曰不得其正,报先帝之知于地下,则于吾君之子而行吾义,栖燕不以人去辞巢,贞松不以岁寒改性,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毅然行吾心之所以自靖,此其所以大过人,抑人纪之所攸托命,任少年之喜语,今盖棺而论定。”以曲笔为乃师辩护,梁氏用心可谓良苦.但梁启超却也说出了实情,康有为知恩图报,且坚持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始终如一,称得上有良好的政治操守.在那个政局动荡、军阀混乱的年代,能不忘恩主,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的人是不多见的,康有为的身后事才显得曲折难缠.就在他去世不久,梁启超、徐勤向政府上书,请求派人拨款,出版他的遗著,却不了了之.刘海粟也曾去找当时的教育部长蒋梦麟,希望教育部出点钱,把康有为的收藏和遗物集中到一处故居陈列,供人研究.蒋梦麟说:"康圣人下肯跟领袖合作,不能这样做."康有为的遗物便很快流散或被卖掉,故居也被后人变卖殆尽,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倒是他的墓葬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康有为生前懂堪舆之学,早就在青岛近郊象耳山(亦称枣儿山)自选了墓地.死后他的子女曾想在故乡南海选址营墓,但因种种缘故未果,仍葬于象耳山,由吕振文撰写墓志铭.墓前立一碑,高6英尺,宽2英尺半,中书"南海康先生之墓".碑文刻于碑阴,14行,全文共461个字.1943年万国道德会重修墓园,举行公葬盛典,这不过是日伪时期的点缀太平门面的举动而已,康有为若地下有知,心里肯定是非常难受的."文革"开始后,康有为墓被红卫兵小将们拆毁,幸有识之士收藏起遗骨和墓碑存放于青岛市博物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康有为墓得以重建.旧址因已修成了道路,遂决定另新选址.经反复选择,最终定在浮山之阴的茅岭.这儿背山面海,墓后有绿柏六株,象征"戊戌六君子".墓前有刘海粟重新撰写的墓志铭:"公生南海,归之东海,吾铭此兮历沧海,文章功业,彪炳千载."如今,康有为墓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游人凭吊.
有两个小小的花絮需要插进来:一是康有为死后,清废帝溥仪拒绝赐谥,因其曾要求改清室国号为中华.保皇而皇帝反对,这是他未曾预料到的.二是刘海粟记述徐志摩曾去拜访过康有为,从康宅出来后徐志摩很感慨地说:"从前,我把老先生看成活古董,可敬而不可亲,谁知他连《新青年》等激进刊物也看,手不释卷。"如事实确象徐志摩描述得那样,康有为真可称得上是“圣人”了。细细想来,一个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思想和性格肯定是多元的,决不会是“非此即彼”般的单纯。彭秀良民国人物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