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真的有助职业发展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28:21
据某调研中心调查显示:高达46%的职业人在充电后并没有能够得到实际效用。案例:
Jackson某名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进入私企作市场。五年后有房有车。面对很多人从国外镀金回来后身价倍增,Jackson也卖掉车子,辞去工作,前往英国某著名学府去研读热门专业金融管理。两年后学成归国的他,充满了信心,很轻松地进入了一家外企。然而两个月过去了,Jackson并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业绩。随后,他被从市场部调离担任董事长助理一职,工作相对清闲很多,但是他的所学难以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上。于是Jackson选择了辞职,并进入一家私营企业。然而更多的问题接踵而来,首先是被部门经理不认可,之后又被老总在各领导面前指责能力低,所拿薪水跟能力不吻合……所有这些让他感觉很受辱,以致辞职后几个月都不能面对工作问题,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
职业能力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职业气质与职业本身不符;
二是知识快速更新换代对职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两者都会让职业人感觉到自己的职业能力不足,工作时力不从心,跟不上工作节奏,于是想要学习新的知识。两者的症状相似,然而需要解决的方式却不同。前者是职业气质的问题,那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气质、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等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找到与自己的职业气质、职业价值观等相吻合的职业,简单的充电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后者则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新知识来填充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然而,并非所有充电,都有助于职业发展,如果充电内容选择不当,还可能造成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浪费。
因此职业人在充电时,应当注意三个相关:
时间相关
如拿到的证书要有利于自己发展,以便在相关职位上成长、进步。经理助理去考MBA,时机并不恰当,如果他现在是经理,那么去考MBA就可以为职位提升增加筹码。
技能相关
案例种Jackson原来的主要工作是市场拓展,出国深造时却选择了与自己工作经历关联性较低的金融专业。回国后又继续从事市场工作,虽然金融专业热门,但短期工作过程中,却很难有实际帮助。而且由于离开业界两年,而市场瞬息万变,Jackson甚至还需要重新适应环境,因此他的境遇便不足为奇了。在选择充电专业时,必须要与自己职位与职能要求相符。职业人在职或脱产选择专业学习,直接目的是为职业发展增强动力。但是如果所选专业与职位、职能不相关,甚至没有连带关系,则所起作用不大。例如,土建工程师,设计师去考MBA就没有显著作用。
市场认可相关
首先需要考虑选择的充电内容,是否是为职业市场广泛需求和认可。冷僻的专业,即使再高深,也难有用武之地,除非你是出于个人喜好,而非有意以充电谋求职业发展。而面对如MBA等在职研究生班热潮,一些学校看中的是其中的商机,不管自己能力与否,纷纷开出培训的招牌。因此选择时就要避免盲目性,确有所用得到认可才是真理。
要想充电有助于职业发展,首先要考虑各方因素(见图1),正确选择充电内容:
1、明确职业规划,选取与自己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课程
确定了自己职业定位以后,职业人选取的课程要与今后的职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可以增加自身的职业资质和提升自己能力的课程。很多人拿一大堆证书,结果又没什么用,太盲目跟风,就是缺乏规划。
2、参照市场需求,充电与提升职业能力并重
当你想从某一专业领域发展,如果缺乏某种资格,而会严重影响你在这个领域发展的机会,就需要选取相关的课程。比如:律师资格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等。当认识到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不足时,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可以提高能力不足的方面的课程,如:感觉自己不会目标管理,就选择目标管理的课程、沟通方面不好时,就选择沟通技巧方面的课程等。有时候,企业对人的能力评估指标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求职者所持证书的含金量,如CPA等。因此也可以通过培训,争取获得比较有权威证书为自己镀金,同时迅速弥补在某方面技能的不足。
3、防止职业断层,保持职业发展的延续性
在充电课程的选择时,一定要考虑职业发展的延续性,否则,机会成本是很大的,不会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比如:有很多海归,原来在国内工作的很好,想出国去开开眼界,而没有考虑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专业的选择方面太过随意,回国后,发现给他们薪资就很低,与期望的薪水相差甚远,难以接受,结果“海归”就变成“海待”了。
4、考虑职业阶段,充电与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
充电课程的选取一定要考虑到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能太好高骛远,而为自己增加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有些大学毕业生刚工作,就想考个MBA,在这个阶段还不是很需要,真正需要读MBA时,是在担任企业中高级职位时,有更多的实践管理经验,再去读个MBA,那就如虎添翼;而在初期阶段,MBA只是提高了你的知识面,还谈不上真正提高了你的能力。
5、及时自我分析,必要时求助职业咨询机构
对于处在职业瓶颈的人员,则需要进行自我分析,包括发展阶段的显要不足等。必要情况下可以请教职业顾问,经过专业测评和专家分析、诊断之后,对自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又针对性地选择提高能力,减少不足,并与职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