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映虹:“韬光养晦”的风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37:30
 程映虹:“韬光养晦”的风波   邓小平是中共现实主义的大师。他的现实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用通俗语言表达政治概念,例如摸着石头过河和白猫黑猫之类。相信如果仔细看一下他的内部讲话稿,类似这样的通俗大白话还有不少。
  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语言实际上接近于中国传统的江湖黑话,在毛泽东那里更是俯拾皆是,例如丢石头掺沙子。有时甚至一句“我的朋友”,不需要指名道姓,听者都战战兢兢。所谓江湖黑话就是既直白又隐晦,只供自己一帮一派的人意会,难以对外人言传。之所以难以言传,是因为它们缺乏公共语言在内涵和外延上最起码的清晰和规范。而之所以缺乏这样的清晰和规范,又是因为这些话的真实含义多半不足为外人道。
  邓小平为六四以后中国外交规定了“韬光养晦”的原则,附以“不出头”的脚注。这四个字,或者说七个字,本来是内部说说的,但在90年代初那个环境下却被公开了,用来向大家说明在六四和苏东波之后中国外交的捉襟见肘。2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崛起,这七个字虽然并没有被否定,但早就被“有所作为”所补充。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韬光养晦”这四个字不但引起了麻烦,而且麻烦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这里引一段今年7月北京《读书》杂志上一篇题为“关于'韬光'的误读及其可能的解释”(作者杨慧林):
  “韬光养晦”已经成为一个与中国外交政策直接相关的基本概念,其使用频率颇高,被误读的程度也颇高。就政治家的外交策略而言,无论怎样理解'韬光养晦'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对外宣传的角度看,关于'韬光养晦'的解释一旦失当,反而会为'中国威胁论'增添一个注脚。
  特别是当“韬光养晦”被通译为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s time (隐藏实力,等待时机)的时候,似乎多少会给人一种居心叵测的感觉。大概是虑及与此,目前新版的《辞海》已经对'韬光养晦'的释义做出调整,以正视听。但是现代人的《辞海》并不能改变历史留下来的典故,有关'韬光养晦'的直接联想恐怕仍然是刘备'后园种菜',或者杨慎'虽知己者莫辨其术'的《韬晦术》。对于西方世界,如此轻易地修改《辞海》甚至可能引起更大的疑心。”
  《读书》是学者的眼光。以下再引一段解放军前副总长熊光楷上将的不久前的谈话,《羊城晚报》报导时题为“外国误解了'韬光养晦'”。熊光楷说:
  “'韬光养晦,有所作為'是邓小平上世紀提出的重要外交战略思想。美国政府在2003-2009年有六個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把'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就是'掩蓋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進一步翻译成'隐藏能力、假裝弱小',或者'隐藏真实目的','隐藏野心、收起爪子'等,其潜台词无外乎說'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內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藏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熊光楷說,“上述解读完全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針的內涵和实质,給我們的正常对外交往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他自己自2006年多次当面向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基辛格和前驻华大使提出美国官方文件的翻译是错误的,会使得美方误判中国的战略意图,“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
  熊将军接着也提到了去年9月出版的第6版《辞海》中,首次增加了“韬光养晦”的词条,解释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他说“我认为,'韬光养晦'的核心含意就是不要锋芒毕露,特別是自己有才能的時候更不要太张扬自己的才能,保持低姿态,这个是中国人做人的传统。”
  《读书》那篇文章说《辞海》对“韬光养晦”作出的是修订,而熊将军则说的是增加了词条,我手头没有就辞海和新版本,无法对照。但就美国方面的翻译来说,很难想象是故意翻错或是曲解,否则成了对中国的故意误判,等于自己骗自己,何必呢。其实,还是《读书》那篇文章说的更接近事实。在“韬光养晦”四个字被邓小平拿去给中国外交定位之前,相信很少懂汉语,尤其是知道典故的人会对“刘备后园种菜”或者杨慎《韬晦术》这样的联想表示异议。中国的成语典故本来就是应该这样来理解和解释的。
  我甚至想,在中国的中小学语文课上,老师一定会认为“不要锋芒毕露”和“做人要低姿态”这样的解释是完全不知道“韬光养晦”的典故和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最多勉强及格。
  美国是一个汉学发达的国家。我想,这四个字交给任何一个汉学家,尤其是华裔,在中国或台湾受过教育的,都会和在大陆或者台湾的说汉语的人一样去联想和解释。除非咨询中国外交部,否则很难会得出那个在最新的《辞海》中出现的说法。
  这里的问题是:中国领导人既然用了典故,还把这个用了典故的话告诉外界,说是中国外交的新方针,那别人就一定要找到那个典故的出处,在那个典故的context下理解,这不但是对中国领导人的“完整的准确的理解”,而且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敬意。别人这么做了,你又不高兴,说是误读和曲解了你的意思,还上纲上线到“影响两国关系”的高度。不但如此,还特意去把这个和典故不尽吻合的解释加进汉语最高权威的《辞海》,再告诉别人说:《辞海》对这四个字已经有新说法了。
  还是《读书》那位作者说得有道理:“如此轻易地修改《辞海》甚至可能引起更大的疑心”。
 来源:《纵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