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皂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1:19:18
【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来源】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Thunb.) Makino [G. japonica Miq.],以果实入药。
【形态特征】乔木,高20余米,胸径60cm。小枝绿褐色至赤褐色,枝上有较粗壮、略扁且分枝的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0对,长椭圆形,长1.5-4cm。穗状花序,花瓣黄绿色,花期6-7月。荚果薄、扁平且扭曲 ,果期9-10月。雌雄异株。
【生态习性】喜光,喜土层深厚,耐干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
【生境分布】产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华东地区。朝鲜、日本有分布。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大连等地有栽培。
【栽培】播种繁殖。生长速度较慢,寿命较长,属深根性树种。
【园林用途】 冠大浓荫,可作行道树,也可作防护林及树篱、树障。
【化学成分】木心含有皂角黄烷(gleditsin即mollisacacidin,C15H14O6)。
【性味归经】
皂角:辛,温。有小毒。
皂角刺:辛,温。
【功能主治】
皂角:祛痰开窍。主治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钱。
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肿溃疡,下乳。主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痈肿不溃。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