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旗杆保证了20年的稳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42:43
一根旗杆保证了20年的稳定
    ......
      在这历史时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连夜赶赴北京,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到京成为中国最高领袖的江泽民,对首都街头,特别是天安门广场戒严的愁云,百思不解,耿耿于怀,无法找出国运动荡之源头。


    针对时局,江总书记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上作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体现反腐败、讲民主的新风。同时也希望在其它领域查出国家动荡、政权不稳、民怨高涨的原因。中共中央直属机关根据江总书记的指示,秘密地从全国各地请来数十位精通风水地理、玄学术数和特异功能的高人。

    这群应邀前来北京的高人中,不乏专家学者、著作等身的名儒宿彦、其中最年轻的就是深圳大学人体工程系副教授李建军先生。

    高人们抵达首都后,明确了这次应邀到京的任务。他们深居钓鱼台国宾馆,各出绝活,各显神通,各露身手,一人有一招,若无旁人。有的朝起暮归,串街走巷,端罗盘,估方位;有的深居简出,盘膝作法,通神灵,念咒语;有的运用数理推算国运,有的以格局衡量气脉。真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李建军端着北京市地图,溜达在天安门广场,在大旗杆下沉思、发楞。日复一日,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下,来回走了几天,目光凝聚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想起国旗的定义,查出了共和国第一旗定位的偏差,找到了扭转乾坤的良策。

    一周后,在中直机关的主持下,召开了论证会议。高人们拿出了各自的报告,各持己见,相互较劲。有的提出:中南海与北海相连的水域被铁栏杆相隔,脉气不通,造成“龙困浅滩”之局,使政权不稳。有的提出:毛泽东纪念堂压到龙脉,断了国运。也有的提出:人民大会堂西北侧的一大坑,引起燥动,造成动乱。而李建军教授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数据为凭证,发表了“开放、通达、国泰、民安”独家之说,将问题之源直指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定位。

    李建军在天安门广场实地勘察中,发现了天安门广场大旗杆定位中的三大问题,第一,由于毛主席纪念堂的设立,使正处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旗杆南北距离的比例失调。当时确定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定位,是根据建国初,天安门广场两侧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和南侧人民英雄纪念碑竣工时的格局所定的。并无毛泽东纪念堂建造的考量,所以毛泽东纪念堂建成后,形成了南北距离失调,不论是空间格局还是地面比例,都是南重北轻、朱旺玄弱之势,所以国旗的定点,必须重新确认定位。第二,该旗杆设立于五十年代,近40个春夏秋冬中,整个中华大地和首都北京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一成不变的旗杆高度,已经压抑到社会高速发展的运脉。调高现有旗杆的高度,势在必行。第三,旗杆四周的汉白玉围杆,呈口字型封闭状态,使国家运程陷入封闭不通之格局,并且无法展示升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升旗的雄姿。

    一言道破天机,李建军教授的报告,得到了中央的完全采纳,根据李建军教授为天安门广场国旗定位、旗杆高度及地基围栏的方案,中央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的共和国“第一国旗”重新圈定了发祥之地。(以上信息转摘于网络)


赵凰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