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拟试行企业人才延迟退休:男不超65女不超6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24:21
2010年09月28日 06:57:30  来源: 新京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从10月1日起,上海将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记者27日从上海市人保局获悉,上海公布的有关试行意见提出,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试行意见将企业各类人才均纳入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实施范围,即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和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均可柔性延迟退休。
上海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其次,延迟申领养老金有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待遇,一方面能有一份在职时收入,另一方面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使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资金得到增长,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水平。
据称,国外把延长退休年龄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措施。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城市,探索调整申领养老金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逾六成网友反对退休年龄延迟 称损普通职工利益
2010年09月15日 08:07:32  来源: 大河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有网友认为,延迟退休有利于公务员和官员,损害普通职工利益
国新办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人保部社保研究所所长何平随后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早在几年前,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曾引发过争论。眼下,“延退”再一次被提起,立刻成为各大网站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截至前晚9点,腾讯网有10万人关注此事。在人民网,大型调查《退休年龄酝酿延迟至65岁,您怎么看》,截至昨天上午8时30分,共有126647人参与了此项调查,1600余名网友留言。
调查显示,30.2%的网友投了赞成票,认为此举“适应老龄化需求,可发挥老人‘余热’”;62.2%的网友则“拍砖”反对,认为此举“将加重大学生等年轻族群的就业压力”;还有6.3%的网友认为应该“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L
>>>网友发言
●网友一:这位官员你提出这样的意见,站着说话不腰痛。政策不能只体现至今不用缴养老保险的公务员的利益!
●网友二:强顶老年人回家享福!给年轻人展示才华的舞台,不可能太阳一直围着您转,不可能您一直都是中午的大太阳嘛。
●网友三:城镇人在吵架,农民只能看热闹。那些正方多为既得利益者,记住我们还有8亿农民呢。
[拥护派]
发挥“余热”,渴望“工作”
理由一:有些职业越老越吃香
[代表人群: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 现实中,有些专业人士确实不服“老”。“我今年6月就退休了,闲下来没事干,就想再找份工作。我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当过厂长、当过公司老总、当过财务总监。”曾在南京某大型企业任职的王女士说,像她这样的人越来越吃香。
理由二:弥补亏空,缓解压力
[代表人群:部分专家]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用拿,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从全国来看,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理由三:“延退”不会少拿养老金退休金
[代表人群:部分在职者] 即使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职业经理人等管理者,一些在职人员也会明白,“延迟退休”多工作几年“发挥余热”,不仅将来的养老金(退休金)总量不会少拿,相比而言,在职的时候工资拿得还更多一点。
[反对派]
老人不退,新人没位
理由一:老人不退,新人没位
[代表人群:待业者] “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刚大学毕业的小刘说,他很想进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可老人不退下来,就没有空缺的编制,新人想进也没法进。
理由二:等着早拿退休金养老
[代表人群:下岗人员] “我前两年就已经失业了,现在每个月还要缴430元的养老和医疗参保费,本来再熬个几年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但如果延迟退休,那我岂不是还要再苦等下去?”现年55岁的南京下岗职工林先生表示,他们大龄下岗人员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着退休拿养老金过日子。
理由三:“延退”缓解不了老龄化问题
[代表人群:部分民政官员] 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减轻政府支付养老保险金的压力,但是却改变不了老年人口的社会结构。不管怎么划线,到了60岁,就开始迈入老年阶段了,因此,以推迟退休的办法来缓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这个设想是不切实际的。L
>>>一家之言
网友 秦汉雄风
延迟退休年龄
对谁最有利?
延迟退休对谁最有利呢?
一是某些专家在推波助澜。他们打着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压力的幌子,实质是替既得利益阶层呐喊。
二是部分官员是最有力、最坚定的支持者、导演者。对他们来说,一旦到站退了下来,会风光不再。倘若延迟几年,当然是求之不得,甚至半夜都会笑醒。
三是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渴望“终身工作”。对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姜是越老越辣。可遗憾的是,当他们的经验和资历都达到高水平的时候,退休也如期而至,高工资、高福利、高“灰色收入”也就不能再拿了。
四是部分在职的公务员和事业干部。一旦退了,就要少拿工资和单位福利。如果延迟退休,不仅将来的退休金不会少拿,而在职的工资、福利还会拿得多一点。  延迟退休年龄,难道要让老人们拼上老命去发挥“余热”,却让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苦苦等到老人们“油枯灯尽”时才可以就业吗?因此,延迟退休不仅不利于年轻人创业、成长,还会摧残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退休年龄或调整引10万网友激辩 待业者大多反对
2010年09月14日 08:29:21  来源: 四川在线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国新办10日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称,2035年,我国2名纳税人供养1名养老金领取者。人社部官员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曾引发过争论。眼下,“延退”再一次被提出来,立刻成为各大网站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记者注意到,仅腾讯网,截止到昨晚9点,就有10万人关注此事。记者注意到,目前对延退的观点,很多网友和市民各持观点,形成力挺和反对的两大派,且多数网友表示反对“延退”。
拥护派
理由一:有些职业越老越吃香
[代表人群: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
“我们现在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呢,延迟退休年龄应是必然趋势。”有网友在网上罗列出多个国家的退休年龄。其中美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退休年龄普遍为65岁,都比中国长。
而现实中,有些专业人士确实不服“老”。上周日南京人才市场举办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就出现了好几名中年妇女,应聘单位对其中一人还很欣赏。“我今年6月就退休了,闲下来没事干,就想再找份工作。我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当过厂长、当过公司老总、当过财务总监。”曾在南京某大型企业任职的王女士说,像她这样的人越来越吃香。
事实上,对于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姜越老越辣”。例如医生,患者到医院都希望看“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但这些主任医师一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可遗憾的是,当他们的经验和资历达到这个水平的时候,退休也如期而至。
理由二:弥补亏空,缓解压力
[代表人群:部分专家]
延迟退休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用拿,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从全国来看,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从1996年起,江苏省就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参保当月开始,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个人账户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关人士表示,最主要的是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出现缺口,有些地方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发放,从而导致个人账户“有账没钱”,是在“空账”运行。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南京市的平均退休年龄为男58岁、女47岁(因为有因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以及病退的情况存在),每年南京至少3万人办理新退休手续。该人士做了一个大概的计算,假设往后推迟一年,那么全市养老统筹基金至少可多增加3亿元。
理由三:“延退”养老金总量不少
[代表人群:部分在职者]
即使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职业经理人等管理者,一些在职人员也会明白,“延迟退休”多工作几年,不仅将来的养老金总量不会少拿,相比而言,在职的时候工资拿得还更多一点。
南京的养老保险权威专家也表示,晚退休,并不意味着少拿退休金。就目前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你缴费多,基数就高,缴费时间多一年,就多一个点的系数。而且40岁退休和65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比如你40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233个月;若你65岁退休,你的计发月数就是101个月。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这意味着分母越小,每月的养老金拿得就越多。因此,拿的养老金的总量并不会少。
反对派
理由一:老人不退,新人没位
[代表人群:待业者]
“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小刘说,他很想进国家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工作,可是老人不退下来,就没有空缺的编制,新人想进也没法进。
小刘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待就业者。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国企,在现有人力能够完成相应工作的情况下,老人不退,这些单位就很难添置新的岗位来给需要就业的“后备军”。
此外,一些精明的私营企业经营者也反对“延退”。一家私营单位的负责人表示,老员工的工资是新员工的两倍,高龄员工准时退休肯定可以减少支出,也可以节省高龄雇员较高的社会保障税费支付和企业年金缴费,何不腾出费用招更有创造力的新人?
理由二:等着早拿退休金享受养老
[代表人群:下岗人员]
“我前两年就已经失业了,现在每个月还要缴430元的养老和医疗参保费,本来再熬个几年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但如果延迟退休,那我岂不是还要再苦等下去?”现年55岁的南京下岗职工林先生表示,他们大龄下岗人员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着退休拿养老金过日子。
“过了65岁,人的寿命都差不多结束了,还能享受几年的退休生活?”市民赵先生说,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负担重,老了以后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江苏人口预期平均寿命为74岁。赵先生的担忧也并非没道理。
理由三:“延退”缓解不了老龄化问题
[代表人群:部分民政官员]
网上有人总结,同意延长退休年龄的是:一、恋其高位者;二、工资福利优厚者;三、养尊处优者;四、专家。反对的是:一、被就业者;二、被工资增长者;三、自我缴纳养老保险者。 “也许这些说法不尽全面,甚至有偏颇之处,但这些都是民意的呈现。”南京市民政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延长退休年龄,可能减轻政府支付养老保险金的压力,但是却改变不了老年人口的社会结构。不管怎么划线,到了60岁,就开始迈入老年阶段了,因此,以推迟退休的办法来缓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这个设想是不切实际的。
第三方调查
快报民调:你希望早退休还是晚退休
退休年龄定在多少岁,关系到所有人的老年生活安排,也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状况的变化。你觉得应该规定多少岁退休?
延伸观点
推迟退休还需要什么?
相关配套政策应跟上
华先生(大学老师):延迟退休年龄是把“双刃剑”,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应跟上,比如说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调整等。应看看外国人在退休的时候能够拿多少退休金。比如芬兰,65岁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比60岁退休最高可多出40%;美国人到了退休年龄但仍愿意坚持工作的,每多工作一年就奖励10余个百分点的退休金,直至正式退休。
建立弹性退休制度
周小姐(外企白领):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不应是强制性的,最好是征求个人意愿,愿意继续工作的就到65岁退休,不愿继续工作的就可以让他提前退休。
但是弹性退休制度应该怎么“弹”?在今年初,上海就传出新闻,或将柔性延长高技能人才的退休年龄。
链接现状
江苏着手做实个人账户
江苏省人社部门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对“延迟退休年龄”还处在研究阶段,即使真要出台,国家肯定会综合考虑,市民不必担忧。
昨天,上述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做实个人账户能更好地为将来的退休养老提供保障,即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空账”变为“实账”。目前该工作已经开展了,在试点地区的选择上,江苏先期确定省直管行业单位和江阴、张家港、吴江、昆山、太仓、常熟、丹阳、扬中、江都9个市。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范围。
据统计,去年末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71.75万人。2009年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86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8%;总支出617.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0%;年末结余957.14亿元。
2035年2纳税人供养1退休者 官方正研究退休年龄问题
2010年09月11日 09:54:17  来源: 京华时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2035年我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昨天,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透露,目前我国对退休年龄的问题还在进行研究。
当日,国新办发布《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王晓初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第一本专门阐述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的白皮书。白皮书共使用数据约130组,约70%的数据是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对外公布的。
关于扶贫
农村贫困人口减至3597万
白皮书称,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359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6%。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人民币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人民币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人民币。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2009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355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2亿人。
关于养老
2035年两人供养一名退休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据统计,到2008年中国人才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1.14亿人,而劳动力资源是10.6亿,占比大约是10.8%。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会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
昨天有记者提出,有一些国家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延长了工人的退休年龄,增加他们的就业时间,不知道中国政府是不是也会这样做?王晓初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老龄化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对退休年龄的问题还在进行研究。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来进行研究。人社部注意到国外有一些国家在研究、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国外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最近有一些国家发生了比较大规模的游行。关于女性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问题,据统计,2008年全国就业人口中女性已经超过了45.4%。
关于就业
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转移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介绍,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630万人,另外还有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体有60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而我国大约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另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还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同时,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像春季农民工的招工难和秋季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难交错产生,部分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同时并存,这都凸显了结构性矛盾的进一步加剧。记者赵鹏 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