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道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2:23:22
       有个叫林达的中国女人写了三本关于美国的读物,其观察之细微叫人佩服。林达骨子里还是一个文人,所以在她那些社会政治性的著作中,也不乏抒情的描写。林达说她有一天驱车走在美国大烟山国家公园,那里的道路“愁肠百转”,正在紧张时,车载收音机里忽然传出一首她十分熟悉的歌曲,那低缓的男声唱道: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树,这是我的菜园,这是我的狗。这是我的院子,这是我的马,这是我的妻子,这是我的孩子。

  歌声飘扬在大烟山美丽的崇山峻岭之间,也让林达突然理解了两百多年前的美国人,他们为什么会“发动”一场独立战争,以及为什么会制定出一部“严防”各种权力的宪法。

  我不知道这首歌的旋律,但那朴实的歌词的确让我感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不分地域种族,大都属平庸之辈,这也没什么不好。平庸的人过自己的小日子,是天经地义的。站在自家的田地上(当然也可以是自家的工厂,自家的商店等等),看着由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对生活和生命发出由衷的咏唱,这种幸福也很容易反证。如果一个人耕种着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他的房屋随时可能被没收,他家里也可能时常有人来摊派,这个人能够幸福吗?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认识到,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调动每个人合理合法发财致富的欲望。于是有了分田到户,有了个体户,后来又有了民营企业家,以及数千万以发财为目的的股民。发展到现在,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这是一幅很令人振奋的画面,虽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来,由于产权不明晰而造成的经济问题越来越多,有些甚至已发展成为社会政治问题。国企改革之所以步履维艰,权力之所以大量“寻租”,农民的财产权之所以时常受到侵犯等等,无不和产权界定的模糊密切相关。

  有学者指出:当一个人不能合法稳定地拥有自己的财产时,那么他的一切权利都是没有保障的。不能合法稳定地拥有个人财产,人不仅会失去创造财富的原动力,而且还会沦为强权的奴隶或准奴隶。有专家指出,产权保护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根本性制度,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正是建立在长达数百年的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比如美国,一个农民三百年前买的土地,只要他愿意经营,到今天这个农场依然属于他的后代子孙。一个企业家开工厂,只要他有能力,合法经营,那么即使把工厂的规模扩大一千倍,也不会有哪个理论家出来说:我今天发展你,是为了将来消灭你。

  那么老百姓心目中的好日子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拥有自己的财产,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自由地追求理想,追求幸福。

  我想,这就是老百姓的道理吧。

  作者: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