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斌-钓鱼岛日本舞剑 意在吞并台湾-中华网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06:04:25
钓鱼岛日本舞剑 意在吞并台湾 2010-09-17 06:50:08.0

    日本既要赶走冲绳的美军,又要强占中国钓鱼岛。结果看似矛盾,其实都是一个目的:日本要“大国”崛起。

 

    小国无缘崛起是因为受到资源的限制。日本国土不大,崛起不崛起的本来没它什么事。可它GDP世界第二,人口也有1.3亿,加上日本综合研究所董事长寺岛实郎说所言:“虽然日本一向被认为是资源小国,但是如果把目光投向海洋,想法就会发生180度的转变。”

 

    日本从无承诺过要“和平崛起”,即便是曾经这样讲过,可信度也不值一提。远可追溯到从来就把国际法和双边协议当儿戏,近有首相麻生太郎对几十年来“中日友好”的解释:中日友好是手段而已。

 

    唐朝强盛时,日本对中国装出一副恭敬,就像现在对美国一样。当时的日皇告诫遣唐使们:“言语必和,礼意必笃,毋生嫌疑,毋为诡激”。可见日本人当时的貌似柔顺,实质是不要引起对方的怀疑。可怜中国皇帝和包括李白这样的精英全被蒙蔽,竟然拿他们做朋友和知己。

 

    一旦从西方学会了制造枪炮,日本便先拿中国的藩属国琉球试刀。当时正是“文官爱财,武将贪生”的时代,所以也没和它来真的。因此就有了甲午战争,就有了八年抗战。过去只是攻城掠地,逼迫中国割地赔款。后来发展到中国人在日本兵眼里猪狗不如,男人的脖子随便乱砍,女人被奸淫后再开肠破肚,儿童成了日本兵刺刀上的玩物...东南亚某国“动乱”时动辄对华人女人开肠破肚,就是由于日本人的示范效应。

 

    在日本财阀们的支持下,1985年日本时任首相发表了《新的日本主体性——战后政治总决算》,提出日本崛起的口号和“战后政治总决算”,公开为侵略战争翻案。2000年他又发表了《21世纪日本的国家战略》,公开宣称:“日本虽然跌倒在战争中,但毕竟还怀有一颗再度崛起的魂魄”。 中国的精英们不但没有反击,反而加以迎合:从马立诚的《对日关系新思维》,到时殷弘的"外交革命",再到中日问题“首席专家”的“右翼极少数”论,甚至连二战电影还要编造出几个“有人性”的日本鬼子...绥靖思想尘嚣其上。既然中国精英们如此媚态,那就怪不得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修改历史教科书和挑起钓鱼岛争端了。

 

    1994年《朝日新闻》访问了包括首相在内的日本内阁大臣,提问他们对“大东亚战”的认识,结果19人中只有5人承认有过侵略,而这5人中没有一人有悔罪之意。美国在1995年邀请日本首相参加珍珠港记念日,结果日本全国一片骂声。既然日本人对其侵略战争有这种认识,就不难理解中日和平相处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以至于日本终于动用武力在钓鱼岛拿中国试刀了。

 

    以日本这样的小国,如果要想“第二次崛起”,只能靠掠夺资源、扩大疆域。美国曾经向日本扔过原子弹,这种国家躲都躲不及,哪敢窥觎?!俄罗斯要地不要命,惹了它也得不到便宜...惟有中国精英们海洋领土意识薄弱,享乐主义盛行,是日本进行领土扩张的最佳时机。选择中国日本还有另种考虑:代价最小,收益最大。胜了,中国会赔款割地,让日本再次崛起;败了,中国会“以德报怨”,免掉战争赔款和政治清算...何乐而不为?!可见中国仍在昏睡之中,还没有找回她应有的神智。

 

    如果想了解日本对领土的那份欲望,应该看看《冲绳岛战役》的纪录片。为了保住昔日从中国抢来的45万人口的土地,日本兵加当地居民共死了近20万。“神风”自杀飞机那种惨烈的场景中国恐怕只有汉朝血战匈奴的时候才有过。所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本是好意,但缺乏现代意识。领土是什么?领土就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寄托。中国主动“搁置争议”在别人眼里等同于放弃,那就怪不得别人捞个便宜;至于“共同开发”嘛...嘿嘿,对不起!我抢到手的好东西哪能给你?!

 

    平心而论,日本现政府还不算是“极右”,但已经被右翼的“民意”所劫持。这是因为日本长期处于“战国时代”,早已形成抢劫和杀人的文化根基。加之有财阀扶植的右翼已经成了气候,在精英界形成了一种欲要为二战失败报仇雪耻的“民意”。今天日本说钓鱼岛是“无主之岛”,理当占领;明天就会说台湾是“地位未定”,可以吞并,再通过台湾实际控制的南海太平岛引发南海之争...一旦羽毛丰满,日本重新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只是时间问题。

 

    口说无凭。请看现在日本右翼集团和台独势力的关系及幕后交易;再听听今年7月26日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在东京记者会上的发言: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有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领土的一部分”的主张,日本的立场只是“理解并予尊重”,并未直接承认,今后日本对此问题仍然坚持同样的态度。

 

    所以,“撞船事件”的严重性不在于撞船本身,而在于中国是否对日本的真实目的有清醒的认识来应对这次危机。这就需要得到国内民众的一致支持;这就需要在国际上结成最广泛的“抗日联合统一战线”;这就需要中国要有足够的信心、有足够的智慧、有汉武帝的霸气来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对日本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复活进行有力地反击!

 

    (作者 潘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