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合同法》亮点 - 实用资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4:58:57
新《劳动合同法》亮点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其内容以及近、远期影响,因涉及人群、领域众多而正被中国公众与媒体热切关注。
与旧的劳动合同法相比,新法增加了若干有利于劳方的条款,如工作地点和职业病危害等防护条款、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合同到期前终止要付经济补偿金条款等等。
亮点一
不签劳动合同付双倍工资甚至视作无固定期限合同
条款与解读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据抽样调查,全国建筑、餐饮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40%左右,农民工合同签订率约30%,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签订率不到20%。
肖胜方认为,此次立法相比《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大了。有关专家表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将不敢“玩火”不与员工签劳动合同,将转向如何在管理中采取强化措施,避免与员工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亮点二
劳动合同九项条款仔细签人手一份
条款与解读
肖胜方表示,以往,不少单位与员工签完合同不愿给劳动者,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就不行了,劳动合同必须人手一份。并且第81条首次明确“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亮点三
经济补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亮点四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企业别无选择
亮点五
用人单位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条款与解读
第二十二条“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第二十五条 “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亮点六
用人单位不能随意约定试用期、不能随意解聘劳动者
条款与解读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从中不难看到,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实现短期用工、将劳动者当做廉价劳动力的“如意算盘”再也打不成了。
更何况,《劳动合同法》在第八十三条中又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于有媒体解读经济补偿金在广州最高108972元,肖胜方指出,并非如此,如在广州工作的李先生工资为9000元,并没高于广州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3倍,即9081元,那么就不受12年的约束,假设李先生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了30 年,那么就有27万元的经济补偿金,远高于108972元。
“现在不少企业还未意识到这些规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肖胜方说道,“预计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4~6年时间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成为企业主要用工形态,企业八成到九成的员工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肖胜方指出,今后,除了竞业限制和专项培训之外,用人单位在合同中不能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相比以往一大亮点就是明确除了竞业限制和保密协议以及企业支付了专项培训费用之外,劳动者不用承担任何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