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电影精华:一簇转瞬即逝的灿烂烟火—虎扑NB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12:56

人类电影精华:一簇转瞬即逝的灿烂烟火

2010-09-25 18:52:50 由 传奇史诗 发表  网友评论 10 条

“巴黎,一场流动的盛宴。”在海明威写下这句广告词后,世界开始对此地趋之若鹜。只是,老海怀念的不是巴黎,而是他留在巴黎的那段青春——任何生活在巴黎的年轻人都是幸运的,因为那里是一切梦想、青春、回忆的摇篮,是艺术家最后的避难所。而对于在巴黎长大,整个一生都在篮球场上奉献激情、挥洒热血的多米尼克·威尔金斯来说,他那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肯定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副伟大的艺术品。是那样的动人心魄。

  我们不知多米尼克·威尔金斯会怎样对他17年的职业生涯盖棺论定,描述威尔金斯的职业生涯就像在观看一部波澜壮阔的动作史诗。用微笑刺客伊赛亚·托马斯的话来说就是:“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看清尼克是怎样离开地面的。”威尔金斯的扣篮就是一种可以在篮筐上爆炸起来的东西。,一种真正可怕的东西。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观看他的那些动作视频仍然让人胆战心惊,他应该属于2046年的篮球场上,他劲爆的运动能力和伟大的扣篮技巧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出类拔萃的。他和乔丹在1988年扣篮大赛上的完美演出已经成为后世永存的经典。他是J博士之后又一个能够一球双灌的扣将,他的比赛是属于天空的,他就像那个时代的一簇灿烂的烟火,辉煌、精彩、华丽,但转瞬即逝。

   所以,我们听到了多米尼克的无奈倾诉:在退役后一次接受《Sports lllustrated》的采访时,威尔金斯承认,17年的时间,可是他没能完全做成任何一件他想做的事情,他似乎总是功亏一篑,遗憾构成了他的全部回忆。

【辉煌的顶峰·繁华落尽后的悲凉】

 1988年是威尔金斯每次提起都要心里一沉的一年。他最愿意留下或者说最愿意抹去的一年肯定也是这一年。那是属于他最美好的一段篮球记忆。同样的,也充满了无尽苦涩。

  这是一个平静的亚特兰大慵懒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悄悄地洒进已经有些斑驳的训练馆的地板上。多米尼克已经训练了两个多小时,短袖已经被汗水浸湿。站在一旁陪他一起训练的教练还在批评他的投篮姿势,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他的腾空高度足以弥补他在投篮手型上的缺陷。他想向世人证明,他并不只是一名扣将,他在球场上还能做其他许多事情,但这个势利的世界却并不买他的帐,他们一面赞美他那如同天神下凡般的暴力扣篮,一面又故意忽视他在球场上作出的其他贡献。他们总会习惯性忽视那时候老鹰队每年超过50场的胜利究竟是靠什么获得的,而只会抓住威尔金斯的缺点不放,指责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进攻端,不愿意和队友们分享球权等等。与这几年人们对勒布朗独自率队最后在季后赛中被更强的团队击败得到的赞美不同,威尔金斯始终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尊重。所以,他只能选择沉默,在场上,用一次次的扣篮、抢断、前场篮板、封盖来回击人们的质疑;而下了球场,只有亚特兰大的工作人员和真正热爱篮球,热爱球队的资深记者才能了解威尔金斯究竟为了球队的胜利付出了多少汗水。

   在训练完后,Brooks Footwear公司的老板鲍勃·弗利塞拉找到了他,向他介绍了一个震惊全世界的方法。他极力推荐威尔金斯参加1988年的扣篮大赛,在芝加哥公牛队的主场--乔丹的地盘--联合中心夺得冠军,成功之后,他可以让威尔金斯在全国每一本体育杂志上出境,让威尔金斯飞翔的海报挂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听后,威尔金斯有些动心,后来他也听取了其他朋友的意见,他们都对这件事表示赞成,并对他说,在乔丹的地盘上击败乔丹,就像击败上帝一样的感觉。最后,渴望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威尔金斯,踏上了飞往芝加哥的旅程。

   来到了芝加哥,到处都可以听见歇斯底里的球迷和记者们呼唤迈克尔·乔丹的声音。这里是迈克尔的天下,全世界已经准备好了为飞人挂上冠冕,他们只是在等待最后的结果。而对于威尔金斯,属于他的表演也正要拉开序幕。

   扣篮大赛从半决赛开始渐入佳境。乔丹使出了那记著名的“亲吻篮筐”的扣篮,观众顿时陷入了癫狂状态,J博士形容为“美妙的就像Ritz的牛排”,但接下来,威尔金斯这只愤怒的雄鹰就让喧闹的看台立即安静了下来。仍然是他的招牌动作——大风车,无论是单手抡扣,还是360度转体双手风车,威尔金斯都演绎的美轮美奂,观众放佛在欣赏一架战机的盘旋俯冲,芝加哥的解说员也不禁大叫:“没有评委能抵挡这样的表演”。

   最后的决战都凝聚了两人毕生的功力,但悬念被乔丹了无新意的罚球线起跳扣篮所化解,是的,这个动作是完美的,但人们肯定已经忘了,此前威尔金斯的那个双手风车也是完美的。最终比分是147比145,真正看了整个扣篮大赛过程的人们可能都会对这个结果唏嘘不已,我们不禁感叹老天对这个时代显得太过慷慨又太过吝啬,人们有机会看到威尔金斯和乔丹的对决,但史上最经典的扣篮大赛不的不在2分之间决出胜负。那年的扣篮大赛就像是威尔金斯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辉煌、精彩、灿烂,但转瞬即逝。

  随后的全明星正赛,表现出色的威尔金斯又是带着落寞离开。全场22投12中,以东部最高命中率拿下29分的他最后却被砍下全场最高分40分的乔丹的光芒所掩盖。赛季终了,拿下职业生涯场均最高得分30.7分的威尔金斯却又一次败在了场均35分的那个芝加哥火红的23号手上,与得分王失之交臂。

 

【那个疯狂的夜晚·世界只会记住冠军】

  在全明星赛中失意而归后,威尔金斯将目标对准了季后赛。在夏天磨练出来的投篮和防守技巧开始让他在季后赛里大杀四方。他一个人支撑着亚特兰大老鹰,全队除了他以外没有一个场均得分超过15分的人,他每场要投出超过全队一半的投篮,但即使这样,他也将老鹰队带进了东部半决赛的舞台上。对面站着的,是那一年的东部常规赛冠军--57胜25负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那是属于伯德的一个赛季--场均29.9分9.3个篮板6.1次助攻。所有人都认为凯尔特人将轻松获胜,只有威尔金斯在做着徒劳而顽强的抵抗。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向全世界证明自己并不只是个扣将,他还能在球场上做得更多。而后来的比赛证明了,威尔金斯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真的是在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和对面那支伟大的球队战斗,而伯德也向全世界宣布:“没有人愿意防守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当老鹰队去到波士顿,或者当凯尔特人队来到亚特兰大,那肯定都将是一个特别的夜晚。”威尔金斯说道。

   而在系列赛以0比2落后时,威尔金斯想要证明也不会有人愿意被他防守,他告诉主教练弗拉特洛要单独防守伯德。语调平静的甚至让教练都不忍心拒绝他。尽管他知道这会让他在攻防两端疲于奔命。但威尔金斯管不了那么多了,球队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他必须拿出自己的全副手段,来阻击对面那支虎狼之师。

   后来拼尽全力的威尔金斯终于依靠自己的努力遏制住了伯德火烫的手感,老鹰队随后连胜三场,包括一场在波士顿的客场胜利。局势扭转的背后,是在第七场比赛开始前,威尔金斯已经不得不依靠队医的注射来维持自己的体力了。那时候,威尔金斯像极了曾经那个独自挥着一杆长矛去挑战世界的堂吉诃德,全世界都不看好他,他拥有的只是一颗勇敢的心和必胜的信念,仅此而已。

“阻止他(拉里·伯德)非常困难,因为他是如此聪明。你总以为你已经防住了他,但他总能发现处于空位的队友,并且你也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传球。你还必须跟紧他,因为他在球场哪个位置都是个致命的射手。我记得那个夜晚我们的手都很烫,就好像有两个火枪手在对射,那不再是比赛,而变成了一场战争。扣篮、中投、前场篮板、快攻,我做了我所能做出的一切来帮助球队获胜,但不幸的是伯德也射出了他最后一颗子弹。我们都不想输,真的。”

  以上来自于威尔金斯对于当年那场经典战役的回忆。他和伯德上演了季后赛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彪分大战。比赛最后阶段,老鹰队落后三分,威尔金斯在三分线外出手,但被丹尼·安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犯规破坏,只获得了两次罚球。威尔金斯命中了第一球,第二罚他故意罚失,寄希望于抢得篮板后的二次进攻。但最后篮板被波士顿拿到,比赛结束了。“那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两秒钟”。赛后,威尔金斯充满了无尽的遗憾。他几乎拼尽了自己的所有能量,但最后却因为球队整体实力的差距遗憾的饮恨而归。

  1988年的东部决赛,是属于威尔金斯职业生涯真正的光辉时刻。能够带领一支并不被人看好的队伍和老牌强队凯尔特人队一直拼杀到第七场,并且奉献了NBA 历史上最恢弘壮烈的第七场,那是属于拉里和尼克的传奇,虽然最后老鹰队遗憾地败北,但这样的经典比赛,是不会有失败者的。威尔金斯证明了自己,即使后来全世界只会记住最后的胜利者,我相信,也不会有人真正对他所付出的努力视而不见。

 

【烟火消逝·历史的误解】

  威尔金斯在篮球场上画出了最美妙的画面,他在1988年做出的神奇表演是那样的炫目,那样的动人心魄,却如同那灿烂的烟火,在绽放的那一刹那明艳动人,却始终逃不过时间的侵袭。短暂的如同昙花一现。也正因为如此,威尔金斯才发出了文章开头那样的叹息。他在与乔丹、伯德的对抗中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历史却始终没有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他像那个时代的一只炮仗,辉煌、灿烂、精彩,但转瞬即逝。

  后来威尔金斯流转于快船、波士顿、圣安东尼奥、欧洲、奥兰多等许多球队,但他始终在用惊人的得分能力提醒着世人,他可以在任何地方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前提是保证能够获得胜利。他职业生涯的后期更像是在重新点燃当年那簇放佛已经熄灭的烟火,他想找回曾经的美好回忆,但最后在经历了辗转漂泊和伤病的侵袭之后,80年代最壮观的表演家最终却成了一个悄然而逝的悲剧。整个亚特兰大的球迷在93-94赛季中期听闻球队将人类电影精华送至快船之后,放佛感觉球队的未来已经蒙上了一层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许只有他们明白威尔金斯的真正价值,他们痛斥球队管理层的愚蠢举动,他们明白,球队送走的不仅仅是头号得分手那么简单,而是失去了球队的传奇,球队的象征。

   对于威尔金斯自己来说,他17年波澜壮阔的职业生涯却充满了无尽的心酸和无奈。在老鹰队为他举办的退役仪式上,威尔金斯道出了埋藏在自己心底的酸苦:“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球员,我只想在我离开这个联盟时,人们能够认可我付出的努力,知道我并不只是仅仅依靠上帝给予我的天赋,尽管也许只有上帝知道,我究竟为了球队胜利付出了多少汗水。”

  这话听来有点让人感觉悲从中来的意味。也许,对历史还原一个真实的威尔金斯的讨论还要继续下去,他伟大的职业生涯放佛就像在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像我们观看一部暴力美学堆砌起来的动作史诗,就当我们都沉醉在里面的时候,剧情却急转直下,到最后成了一部无人喝彩的悲剧。人类电影精华,多么华丽的一个名字,只可惜,却是那么短暂。那些美轮美奂的扣篮是篮球场上永远的精致的艺术品,就像洁白无暇的水晶,只能远观,却很难经过岁月和时间的考验。

  在他退役后,亚特兰大为了纪念他为这座城市作出的贡献,将亚特兰大的一条高速路以威尔金斯的名字命名。这像极了尼克的风格,那么的快速直接,简单粗暴。但这也恰恰揭示了威尔金斯职业生涯的悲凉之处,他是很完美,就像灿烂到极致的烟火,最后却败给了时间,败给了岁月,败给了现实。最后悄然而逝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所以也不由得《亚特兰大宪法月刊》的记者杰夫·舒尔茨为他感到心酸:

  “在很多人眼中,他不传球,不专注于防守端,没有取得最后的冠军,是个自私的得分狂;他受到了很多伟大人物注定要受到的误解,而且要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