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贤的"舆论监督观"不仅体现智慧更多是胆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06:44
2010年03月14日 15:30 来源:人民网


3月12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回答记者“怎么看待舆论监督?”的提问时说到,监督本来就是件好事,它是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要求。监督使执政者更加清醒,使信息能够直达,避免走一些弯路。湖南不忌讳监督,也欢迎大家监督。相信通过监督,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2010年3月12日《湖南日报》)
舆论监督是实现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途径,是社会的“减震器”、“解压阀”,其监督的背后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与利益,舆论舆论因此而神圣,也因此得到尊重。所以,听到张春贤称“湖南不忌讳监督,也欢迎大家监督。”犹如清风拂面,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
由于新闻媒体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能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从而能够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使有关部门秉公办事,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依法严惩,促进一些群众关心、紧迫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因此,舆论监督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也是党和政府与公众沟通,改进工作,获取支持力量的重要手段。是否重视舆论监督,不仅体现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也是检验一个领导班子或一名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单位和领导干部虽然也在口口声声地喊着“欢迎舆论监督”,但真正遇到监督的时候,特别是负面新闻影响到“政府形象”和“个人前途”的时候,态度就让人很不乐观了。有的视舆论监督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加以阻挠;有的绞尽脑汁为舆论监督设置诸如“需要保密”、“不要添乱”、“不要影响正常工作”等种种冠冕堂皇的障碍,随意拒绝新闻记者的正当采访。更有甚者直接派人威胁谩骂、殴打记者……每当看到这样的报道,都让人心头压着块石头!
应该说,工作中偶尔出现点问题是难免的,关键是对待舆论监督要有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是一种政治责任,既要虚心接受,敢于承担责任,又要勇于闻过则改。要看到,积极善意的舆论监督,对于推动和改进工作大有裨益。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拒绝舆论监督,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社会上不法分子的保护伞,为政府部门内部的腐败分子提供了滋生的温床。这方面的教训并不是没有,而且还相当深刻。
正因如此,我感到,张春贤的“舆论监督观”,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胆识,一种信心,一种力量。所以,我们在品读、赞许张春贤的“舆论监督观”的同时,更期待有更多的领导干部也有这样的共识,也有这样的“新闻监督观”,不仅热情支持舆论监督,更能说到做到,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学会在舆论监督中工作,通过舆论监督,推动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这无疑是党和人民之福。(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