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钧镒院士提出拯救和发展中国大豆产业的具体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20:21
著名大豆遗传育种专家盖钧镒院士以“改善公众营养,发展大豆产业”为题,对目前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大豆的营养保健价值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但是,作为大豆发源地的中国,大豆产业却处于水深火热的尴尬境地,隐伏着受控于国外资本的危机。自1995年始,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沦为世界大豆最大进口国,中国大豆产业对“美洲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美国为主的国际粮油贸易商通过并购重组形式大举进入中国大豆产业领域。据估计,按有效加工能力计算,外资已控制了中国大豆压榨加工业的50%以上。中国大型油脂压榨加工企业多为外资企业,且多分布在从辽宁大连到广西北海的数千公里的沿海港口,已兴建了大约100座油脂加工厂。尽管进口大豆多为转基因大豆,且质量低劣,已截获大量疫情,危及用户健康,但其价格低,出油率高,市场竞争力强。致使中国大豆主产区,东北豆农面临着破产、改行的威胁。
如何拯救中国大豆产业?盖钧镒院士认为,国家从政策上应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应问题,抵制美国扼制中国大豆产业的战略;不能为小集团的蝇头小利,不能以解决中美贸易逆差的名义,牺牲大豆产业和数千万豆农的利益。同时,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大豆生产支持体系和补贴制度;提高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国家粮食储备中应该加入大豆的储备。还有,通过大豆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拉动对国产优质大豆的需求。建立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为大豆产业界谋划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和维护本身权益提供机会。加速大豆科学和技术进步,改革科技体制,加大科研投入,改进生产技术;发展科技队伍,委以重任,尊重自主创新。
盖钧镒院士提出,拯救中国大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组成“产、供、销”或“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进行大豆产业化经营;继续实施“大豆产业振兴计划”,发展大豆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现代大豆生产体系;完善包括大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在内的成熟的大豆市场流通体系;发展大豆精深加工,延长大豆产业链,做大做强具有抗风险能力的民族大豆压榨加工业体系;兴建大豆仓储、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大豆物流体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建立用来化解外来风险与不利因素的法律体系;加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含油率及单产等方面科技研发,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并能有效提高大豆品质;创新大豆产业信息网络,形成全国统一的集大豆生产、消费、流通、期货及国际大豆产销的分类信息于一体的大豆信息系统,以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经营为武器,防范国内外大豆市场与大豆国际贸易中的陷阱,保障中国民族大豆产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