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人-吉美丹增仁波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42:32

有福之人-吉美丹增仁波切

(2010-09-09 21:16:01)转载 标签:

有福之

教育

分类: 修行法海

有福之人-吉美丹增仁波切

 

福报的重要

    不论在过去、现在,也不分在乡村或在都市,人与人相聚闲谈时,常常都能听到有些人很羡慕地赞叹:「某某人好有福报!」可见有福报的人往往是人人所称羡的,到底什么是福报?立足在人世间,福报又有何重要性呢?

   

简而言之,人活在世间一定要有福报才能自在地生存。有福报的人不只吃穿不用愁,享受世福而已;而且,几乎处处都有贵人相助;行一切事无所阻碍,事事顺心,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命之人,所以令人十分称羡。

   

没福报又是怎样的窘困?没福报的人,要什么皆求不得,工作不顺遂;感情无法和谐,处处受人阻碍。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餐吃完,不知下一餐在那里;或肉体上受尽病痛的折磨,苦疼难当。

   

此外,有福没福还可约略分为物质上及心灵上两种。物质上的福报指的是:外在的富裕享受以及金钱财物可花用自如。一般人皆认为有钱即是有福之人,但也不一定。其实有钱而且真正可以享用到才算福报。比说:有些人穷极一生赚了很多金钱,自己却享用不到,就不算有福报;有些人或许没有大富大贵,但最起码吃穿不用愁,凡事皆能知足常乐,这也称得上是有福之人。

 

    心灵上的福报,是指心随时随地都能保持安乐自在,没烦没恼。例如:有些人不见得很有钱,但却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若进而能够亲闻一些圣贤的道理,愿意信受并实践于日常生活中,那更是人间大福报之人。

 

    没福报的人自然内心没有安全感,烦恼不断,操烦不已。有钱也操烦,内心十分空虚,不踏实。心常焦虑不安,时时刻刻活在紧张、恐惧、压力当中。没福报的后果不单只是没钱享用而已,有的甚至还会将身旁善好的因缘通通赶走,反而去亲近天魔外道等的因缘;可谓是好路不走,专走歹路,以致在心性上少有修养,甚至精神狂癫错乱……等等,这就是福报消灭的现象。

 

    以人生在世若不趁年轻多造德,等到老了福消殆尽就会受苦,变为歹命孤独的老人。有的是受到病痛的折磨;有的是受到生活困苦的催逼;有的由于在年轻时花用过头,年老时一文不名,生活贫苦。所以要用得其所,享用福报时当特别小心谨愼。

 

 

福报从何而来

 

大家已经了解福报的重要后,当然想知道福报从何而。因果经云:「前世修来今世受,今生修积后世人。」每个人一出生所带来的福报都是固定的。切勿怨叹为何在没有大富大贵,如此歹命。若是命中注定是你的,絶对跑不掉,只是早或迟的问题。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再者,福报的积存就好比银行存款只出不进,用完就没了。

 

那要如何惜福呢?比如:在日常生活方面,刷牙时不要一直把水龙头开着;吃东西时能吃多少才煮多少,不要浪费;水果削皮时别把果肉也给削掉了……等等均是。凡是经过自己使用的都是在享用福报,因此一切物资能源都要好好珍惜。

 

那要如何积极造福,增加福报呢?最大福报基址来自于孝顺。可惜很多人都不曾觉知这个道理;甚至空知道这个道理,却没去奉行实做。经书上记载着孝顺的福报,「父母得三分,自己得七分。」为什么?因为孝顺乃人道中做人之根本,孝能感动天地。孝顺的人连鬼神也敬重,会在无形之中暗中护助,而逢凶化吉。

 

很多人虽自称有虔诚信仰,却没有如意的福运,便怨叹神佛未加以庇佑。其实不妨向自己的内心来省查:是否有尽到做人的根本,善尽个人该有的职责?对父母讲话时有无大小声?与亲戚、朋友、同事、同修相处时有无存着良善利他之心?说话时有没失去口德?想法有无自专、偏差?行事作风有没有伤害到别人……等等。如此则在日常的生活言行举止中,一点一滴,无时无刻不在增福或消福了。

 

其实增福的不二法门就是:要多喜心布施、多行善、多说好话、多行功德。所谓的「功」就是内在的修养;「德」就是经过内在修养所行出来的利益他人之事,除了勤修利人之外,还要多感化别人走正路,力行善事。凡事皆宜凭道德良心来办事,一切无愧于心,并且做好自己的本分,扮演好自己该有的角色:作父亲的;作儿女的;在士农工商各个岗位上……都要尽心尽力,不违背道德良心。若还行有余力尚可帮助别人,就自能得福,而一切平安顺遂,随心所欲。

 

如此活得精采有劲,老来才能得到善终;遇事才能逢遇有缘的贵人来护卫相助。若能进而提升境界作别人的贵人,更是正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