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评论员杜平对日本释放船长的评论-凤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2:38:50
凤凰卫视9月24日《国际新闻》节目播出,以下为文字实录:
  “杜平:中国多方面施压 日本吃不消了”  
         解说:我们看到詹其雄突然间今天日本就宣布说要释放他。其实在此之前呢,我们看到中国外交方面的抗议,言词非常激烈的话已经说了很长时间,包括这一次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刚刚又讲过言词非常强硬的话,是不是有可能是中日的这一系列抗议和一系列举措,使压力攒到一定的程度,日本迫于压力,释放了,您觉得呢?
   
        杜平:我觉得在目前这个阶段里面,特别是温家宝讲那些话以后,已经上升到最高的政治层次,如果日本在这方面还是说继续扣押船长的话,我觉得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会受到更大的影响。也就是说日本可能会判断到日本继续的扣押的话,它在其他方面的承受,能不能承受得了,就是说除了政治,现在部长以上的所有的高级官员的接触已经没有了,然后经济上已经受到影响,包括一些民间的交流都已经受到影响,那就是说下面可能还更大一些行动,更严厉的一些行动,温家宝讲到这个,可能还会采取更加坚决的行动。
   
        所以,我觉得日本在判断这个形势方面,也就是说听取了中国的看法,不要误判形势。也就像他判了以后,最后觉得现在赶快放了以后,可能会减少对日本的伤害。当然就是说你在双边整个关系来讲,对双方都有伤害。但是从目前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对日本的伤害更大。因为最近包括日本的官员,包括日本的媒体就说这个事情已经表明日本在经济上受到的损失会更大。
   
        刘芳:其实看到温家宝在纽约将这一番话措词非常强烈,而且就您提到,现在已经上升到最高级别了。我想很多人现在在分析说,是不是有可能和温家宝的话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温家宝讲这个话之前,日本可能向您刚才提到了,是不是有可能真的是误判了中国的反应,或者说误判了整个的形势?
   
        杜平:过去可能就是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一直给日本的印象,应该是比较软一点,到了适可而止的地步,也就是说适可而止四个字对中国来讲,可能过去一直指导这个原则,就是说不会把关系搞僵或者搞破。但是现在这个局面已经不可能按照过去那种方式走了,所以日本现在觉得吃不消了,现在在目前的状况下吃不消了。因为在很多方面,除了我们刚才讲的一些经济、政治活动结束之外,因为现在在下半年还遇到好几个大的事情,包括APEC在日本横滨要开会。它现在已经感觉到,如果说影响到胡锦涛参加会议,本身肯定不会访问日本了,如果影响到胡锦涛参加到这次会议,或者在会议当中拒绝跟东道主的首相接触的话,这个对它政治损失可能会更大。因为从日本的角度来讲,举行这样的会议,它还是希望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提升它的印象。因为日本现在国际地位在下降,它希望在舞台上使它的形象得到提升。
   
        另外一个,我是觉得综合的考虑,你刚刚说像日本首相刚刚在美国,访问美国,也就是在访问美国之前,没有把船长释放,现在访问美国以后,把这个船长释放,是不是说美国在中间也做了一些调解的工作,或者是说,是不是因为它扣完船长以后,到了美国访问也认为像美国展示了,它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都是在猜测当中。当然这3点钟的记者会上,我们也看看它到底什么样的想法或者什么样的讲法,至少一个说法。如果它是比较模糊的说话,我觉得对中方,或者对日本方面,面子上都比较好,但是如果说它很明确的说,它还是基于什么法律上的考虑,还是国内法的考虑,释放这个人。
   
        我估计即便是已经释放了以后,对双方的这种心理上面子上都不会好受。因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在钓鱼岛问题上,基本上比较模糊的政策,双方在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主权模糊化,不要把它说得太清楚,说得太清楚的时候,你就会把事情搞得很僵。现在问题就是说,为什么扣押船长到现在,把双方搞得很僵呢,就是因为日本说得太清楚,这个地方从来没有任何领土的争议,它是按照国内法处理这样的事情,所以中方绝对不可能让步。 
“杜平:日方对撞船事件的表述或将再引争执”
              刘芳:其实我们从这一次日本目前我们所收到的,有关释放詹其雄文字当中能够解读看到,虽然日本法院已经宣布释放詹其雄了,但是同时也说了另外一句话,说未来还保持对于他可能犯罪,或者说对于他可能有问题进一步处治的权利。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事情似乎从现在的文字来解读,还没有完,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发酵,未来有可能还会发酵成怎样呢?
   
        杜平:我是认为,它除了释放船长之外,这是第一步,如果说释放完了以后。
   
        刘芳:这是一个举动,表面上的,很重要的举动。
   
        杜平:从中国角度来讲,它是这方面做出让步了,原来它一直要坚持对他审判。现在释放出来以后,当然把这个局势稍微缓解了一下。但是后面还有一个动作,就是说它怎么样表述这个事情,它如果说按照国内法的表述,就是我释放它是因为出于我对国内法的考虑,这个问题可能还没有完,双方大概可能不会那么僵持,但是始终还会为这个来争执。如果说它要模糊的讲法,比较模糊的。
     
        刘芳:所谓是怎样模糊呢?
   
        杜平:它比较聪明的一个模糊,让中国方面觉得面子上觉得比较好说,或者它对自己本身过去那种说法,前几天说法有一个基本的交代,在双方有一个平衡,就是在两者之间有一个平衡。既不能够再刺激,你既然释放了船长,你更不能够继续的刺激中国,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它有一个比较好的台阶下,看它怎么样措词,3点钟记者会上,看它怎么做。 
“杜平:日方释放船长是日本最高层的政治决定”
  

       杨娟:我们看到整个事件发展到今天,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日本方面突然宣布要放还中国船长,杜先生,您认为日本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日本方面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杜平:我基本上认为这是一个日本政治最高层的政治决定,也就是说它已经考虑到中日关系现在面临非常危险的状态,而且对日本方面来讲,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目前来讲,从政治接触,从经济合作,到民间交流等等,都已经对日本构成了很大一种冲击,特别是在商业层面,人员来往方面。另外还有一个,在目前的状态之下,特别是也考虑到中日双方高层的接触,也是在年底11月份,APEC峰会就在日本召开,所以作为日本现在的新的首相,他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他的一些能力,所以如果说胡锦涛主席到时候即便出席APEC峰会,也拒绝跟东道主的首相接触,对他来讲,也是非常不利。所以目前来讲,这个事情对日本来说,不能够再持续的延烧下去,所以本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现在赶快要改变过来,出于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压力,而做出的决定。
   
        杨娟:杜先生,我们也注意到日本放还中国船长是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联大发言之后,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了会面之后,杜先生,您觉得这之间是不是有关系呢?
   
        杜平:我觉得跟温家宝总理在抵达美国之后,高调的对这个事情发表一些讲话,特别是发出一些警告,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从最高的政治领导层就这个事件发出这么严峻、严肃的讲话,对于日本来讲,他必须要重视。如果对温家宝总理讲的话日本方面还不予以重视的话,中日关系的恶化是必然,肯定还会发生更多的一些对日本来讲难以承受的事情,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讲到的。
   
        至于跟美国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到底美国在中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调和的角色或者是说服了日本,还是怎么样,我们还不清楚。我们只能说美国在跟日本首相会谈的时候,应该是谈到了这样的问题。
   
        杨娟:杜先生,此前也有一些分析指出,为什么之前日本政府是采取了一些相当强硬的做法是和当时要举行的日本选举有关,现在日本突然又宣布放人,是和日本的内政,国内的一些事务有关吗,您认为?
   
        杜平:当然跟它的选举,民主党内的党首选举和国内政治当然都有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我觉得最大的考虑还是从领土主权问题上考虑的,它应该抓扣了中国的渔船,抓扣了中国的船长。事实上,它已经讲过,要用日本国内法来审判或者审理这些事情,事实上就希望在钓鱼岛主权争执的问题上给它合理化,或者法律化,也就是讲向世界宣誓,钓鱼岛是属于日本的,也是让中国在这方面感到措手不及的地方。这样我估计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这个,主要就是在主权问题上它要占上风。 

“杜平:船长被放或让钓鱼岛主权问题被模糊”
    
    杨娟:我们看到温家宝他这一次纽约之行,在很多场合都多次提到了领土问题,而且他明确的表示说涉及到领土这些原则性的问题的时候,中国绝对不会妥协,也绝对不会退让,那么杜先生,您认为温家宝他说的这些话,到底都有什么样的用意?
   
    杜平:我认为向日本表达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息,也就是说在扣留中国船长这方面,中国绝对不可能做出任何的让步,而且反而还要采取更加严厉的反制措施,这个对日本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它应该是接收到这样一个信号。但是我认为现在今天日本决定放中国的船长还不够。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还必须要强调,日本在中国的领海扣留了中国的船长,这是非法的行动,必须要说清楚。中国现在要达到的目标只是第一步,也就是说让中国的船长回到中国,但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要再次向日本强调,它在中国的领海抓中国的渔民是一个非法行动,必须要说清楚这一点。否则的话,中国可能会因为船长被放回中国,而模糊了在主权问题上的清晰度。
   
    杨娟:杜平先生,其实此前一直都有分析,认为这次中日之间的撞船事件将会如何获得解决,事实上也会为将来的中国和其他邻国在处理这种有争议的领土问题的时候,起到这样一个指标的作用,您怎么看?
   
    杜平:日本对中国来讲,涉及这样主权问题的话,当然就像这次一样,要非常坚决,非常坚定,而且能够采取的措施都要动用起来,这是第一步。第二,也需要以灵活的方式来处理。如果说对方比较灵活的,或者低调的处理,中国当然也必须要给予相应的回应。日本这次放船,刚才我们记者提到的一些理由,如果是这样的理由,跟主权问题没有完成,它如果不再讲到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中国可以适度的做一些表述。但是如果说它还要强调放人跟主权问题,或者在它司法范围之内做出的决定,中国必须还要据理力争,反驳。
   
    杨娟:杜先生,您刚才也提到了,在整个事件当中,有一些法律的问题,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必须获得理清,就像刚才我们提到法律的问题,因为日本在此前一直都提到要用日本的国内法来处理整个撞船事件,但是现在它似乎是回避了这个法律问题。您认为在接下来,中国方面处理后续发展的时候,最重要的应该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杜平:我认为这次日本尽管是放人,但是事实上它已经造成了一个效果,这个效果就是说它是在以前它已经讲过多少次,它是在日本的领海,按照日本的法律采取的行动,这个信息已经传达出去了,不仅已经传达给中国人,而且已传达了其他国家,包括美国,所以它造成的影响,已经造成了,也就是说它需要广泛传播的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信息,已经传播出去了。但是这个效果对中国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中方在船长回到中国以后,或者同时,必须要继续的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阻止再继续的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