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听课”“评课”与预设目标的“调整”与“再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47:31

3、“听课”“评课”与预设目标的“调整”与“再设计

(2010-01-15 17:44:50)转载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执教者预设的教学目标及其方案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自己难以决断。经过同行们的“听课”与“评课”,分析问题,指点方向,对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与“再设计”,不仅有利于新课程的逐步完善,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案例指引七: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放映电影《甲午风云》片段,教师就影片内容和学生就战争原因基本内容进行对话。)

    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生: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师: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生:(学生照教材依次读出,没有分析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参照《南京条约》内容逐条进行分析,同时联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而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然后出示问题:讨论一下,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我们国家招商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以下为评课实录)

    支持人:张老师请你先说说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张老师: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我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并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支持人:你认为这节课的特点是什么?

    张老师:这节课的特点是通过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知识兴趣,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与讨论法。

    听课教师1:这节课仍然没有拜托灌输式的束缚,教师只注意了自己教的优势,而忽视了学生学的优化,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  

    听课教师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在教师一步一步引导下,通过教师的讲解而是实现的,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发现学习本课知识的规律。在这种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只能是学生教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而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张老师:您刚才提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也认为应当把创新教育落在课堂教学中。那么就本课来说,应如何设计呢?

    听课教师2:在讲《马关条约》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交流形成对每条内容危害的认识,进而形成总的结论。而在分析“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时,出示问题:今天我们国家招商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分析得出两种现象本质不同。当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的本质不同时,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感到非常欣慰。学生的这个发现,对其本身认知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创新。

    张老师:谢谢您!你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评课,使我受益非常大。

    听课教师3:这节课没有让学生合作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缺乏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合作学习是历史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张老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差距是没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做法,忽视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知道它的长处

    评价者与执教者一起研究改进方案,研究的重点是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大家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听课后的感觉,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案。重新设计的目标着眼于三个方面: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掌握历史事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以及社会中遇到的相似现象联系起来;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张老师在听课教师的帮助下改进了教学设计,接着他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以下是改进后的教学片断的实录:

    师:我提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作为一次战争,你们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来学习?(经过小组讨论,各组之间互相补充,最后确定。)

    生:应从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四个方面来学习。

    师:这四个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吗?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你们对这四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小组讨论,各组发言。)

    师:这两个小组的讨论分析得非常透彻。那么,战争的大致过程如何?你最佩服战争中的那个人物?讲一讲他的故事。

    生4:我最佩服的就是邓世昌。(讲述邓世昌的故事。)

    师:(放《甲午风云》片段)请结合影片,谈谈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生1:武器装备落后。

    生2:许多将领贪生怕死。

    生3:。。。。。。。

    生4:。。。。。。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非常深刻。现在,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出示问题:

    (1)结合《南京条约》的学习,谈谈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2)《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和今天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对问题(1),教师补充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接着学生回答问题。

    生1: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使我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四处通商口岸,便利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开设工厂,日本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生产商品,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

    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小组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了本课的问题,老师对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显然,预设的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方案得到了调整以及重新设计后,教学过程及其教学策略有了很大的改进,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着眼点。

    教学评价中的“听课”与“评课”环节,对促进学生发展和完善教学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评价中对教学目标的“调整”与“再设计”的有效性,取决于评价方式的改善。比如,课例所示,评价者要求执教者先说明其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意图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帮助其调整教学目标、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与策略。在这样的“评课”中,评价者和执教者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裁判员”,而是执教者的“协助者”;传统意义上的“执教者”也是评课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者。当执教者说出自己认为自己的教学特点就是通过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采用的方法是演示法和谈话法时,引起了其他参与者的评价。在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中,相互提高。采用平等参与的方式,让执教者自己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与说明,然后引导教师讨论,这种平等、开放、问答式的评课方式是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思维的基础。执教者自身参与评价的过程就是他与伙伴之间反思与交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