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浪评《我们邳州人民有权选择怎么欢迎自己的书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0:37:41
五柳村编者的话:看到“邳州人民”的《 我们邳州人民有权选择怎么欢迎自己的书记》时,我的反应是啼笑皆非,也只能啼笑皆非。因如认真对待,文中有些话太离谱,如要“建设邳州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更紧密的团结在以李书记为核心的市委周围”云云,还有将“邳州人”突出为一个封闭的群体,而将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视为外来者的观念,只能是个别邳州人情绪失控的表现,所以我没有多说,仅将它收入[啼笑皆非]。难得杨浪先生有耐心,作了详细点评,大家看了都会有收获,即全文转发于此。--2007年11月3日
转自杨浪的博客 2007年11月02日 07:20 作者: 杨浪 |本文地址: http://yanglang.blshe.com/post/41/121129
网络舆情是社会意见的一个重要的晴雨表,围绕邳州事件的讨论又直接关系到我们对17大精神的认识,我看,网上许多意见的积极意义大于它的消极意义。我认为, “民主”在本质上就是在法律范围内公民意见的自由表达,而网络提供了这种自由表达的技术空间。网络舆情的重大特征在于它是平等的,王公贵族贩夫走卒都是一个个IP地址,人们依据你的意见而不是社会身份判定价值。因此,哪怕偏颇,它们都是可以平等讨论的。
“最近网上有一些杂音”
最近,关于江苏邳州盛大欢迎李连玉书记开会归来的事情引起了网上的热烈讨论。笔者亦连续发文,结合学习17大文件精神,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邳州事件反映出的东西很值得研究。是我们学习17大文件很好的教材: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什么是“执政能力建设”?什么是“求真务实”?什么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邳州事件激起的网络舆情更值得人们关注。尽管事发偶然而且令人尴尬,但是如何由此加深理解17大报告中“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论述,由此举一反三,健全人民群众对党的干部的监督,加速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邳州事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今天,新浪网上又刊发了李源潮同志的文章《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文章中说:“要完善民主讨论制度,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充分发表、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 作为刚刚卸任的江苏省委书记,新任的中组部长,李源潮同志的文章就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发表了重要意见,文章中说:“必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的政治参与热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党内民主的状况直接影响社会民主的状况,党内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程度。因此,“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
网络舆情是社会意见的一个重要的晴雨表,围绕邳州事件的讨论又直接关系到我们对17大精神的认识,我看,网上许多意见的积极意义大于它的消极意义。我认为, “民主”在本质上就是在法律范围内公民意见的自由表达,而网络提供了这种自由表达的技术空间。网络舆情的重大特征在于它是平等的,王公贵族贩夫走卒都是一个个IP地址,人们依据你的意见而不是社会身份判定价值。因此,哪怕偏颇,它们都是可以平等讨论的。
在对邳州事件的讨论中,我其实一直关注的是在众多表达中的不同意见,尤其是事件中人的意见,所以我在此前对跟贴中署名“音乐牧童”予以格外的注意,并表达了对“舆论一律”的某种担忧(http://yanglang.blshe.com/post/41/119332)。现在好了,感谢署名“邳州人民”的这位网友发表的《我们邳州人民有权选择怎么欢迎自己的书记》这则跟贴,我专门把它转贴出来(加重字体),希望更多的朋友注意到他的意见。
自然,我也在“邳州人民”的文章中加入了自己的评点,以表明自己的意见,如有谬误,愿与大家包括“邳州人民”商量——
我们邳州人民有权选择怎么欢迎自己的书记
访客邳州人民 | IP地址: 61.173.144.* | 2007/11/01, 09:25
最近网上有一些杂音针对我们邳州人民欢迎我们的书记,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邳州人民,我有必要站出来反击这些不实之言。(杨注:“最近网上有一些杂音”,这个开篇真好!自称“邳州人民”的这位网友一定是以“主旋”自命来发言的,不过“一个……人民”这样的搭配语文老师一定得指出来,既“一个”,您可以是“公民”、“居民”、“群众”、“干部”,总之不好自称是“人民”。)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邳州经济迅速发展的五年:十六大以来,全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呈现逐年稳步攀升的态势,连续四年夺得徐州市经济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四连冠的好成绩。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6.7%,创历史以来最高,是2001年的2.2倍,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4.6%,比徐州市的速度高出1.1个百分点,比全省的速度高出0.7个百分点。五年来增幅年年保持徐州六县(市)一区第一位。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年均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62.56亿元,年均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47.7亿元,年均增长14.2%。
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6年实现财政收入13.1亿元,是2001年的3.83倍,五年平均增长30.8%;一般预算收入5.93亿元,是2001年的2.42倍,五年平均增长19.3%。五年累计实现财政收入40.6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9.99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4.95%提高到2006年的8.74%,提高3.79个百分点。(杨注——由衷地为邳州的发展感到高兴!尽管我无由考证上述数据,但我相信上述数据的大体属实。两个细节:第一,有报道说2006年江苏GDP比上年增长14.9%(http://www.hispeed.com.cn/Forum/ReadPost.asp?PostID=1251054),其与“比全省的速度高出0.7个百分点”似有出入。第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个数据体现的是政府直接财政的业绩,一般“人民”是不太知道的。)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有一个好书记的结果,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苏北地区,我们全市人民对于带领我们在致富路上越跑越快的领头人的感情不是你们发达地区的人所能理解的。(杨注——这样决绝地把成绩归于个人?!其实江苏与广东、山东同属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GDP占前三。把网上有关党风的讨论置于“发达地区”人们的意见也有偏颇之嫌吧?)
我们一直注意到,在邳州经济迅速发展中,附近一些地区由于嫉妒,企图遏制我们邳州的发展,甚至有“邳州威胁论”的说法,把物价上涨的原因归结到邳州经济发展中。实际上,我们邳州一直在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决心和周边地区共同发展,邳州的发展有利于苏北的和平与稳定。(杨注——“附近一些地区”“企图遏制”“邳州的发展”是个很奇怪的举证,而且不见事实,至少我查阅IP,看到批评意见中极少来自邳州“附近地区”。而“邳州一直在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有利于苏北的稳定”,还有利于“和平”,这简直匪夷所思!不禁使人想到“以邻为壑”这个词儿。)
我们强烈反对网民干涉我们邳州的内部事务(杨注——天哪!这是国际间的语言!邳州是一个“王国”吗?),我们邳州绝不照搬发达地区的模式,要建设有邳州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杨注——“邳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抑或“邳州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个什么东西?!不会就是体现在万人空巷迎书记上面吧?!)。今后,我们要更紧密的团结在以李书记为核心的市委周围,把邳州的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杨注——17大报告强调的是“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这里提出的是“建设邳州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更紧密的团结在以李书记为核心的市委周围”,这里体现的不是党的意志在基层的延伸,而是一个形真实伪的极其有害的逻辑。试想,如果全中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广东特色的社会主义”“四川特色的社会主义”,各地方党员都团结在本地书记周围,党的集中统一又从何谈起!)
李书记是我们邳州人的书记,他的工作都是为了邳州人民,就算工作中有的实际效果没有达到当初设想,那也不容许外地人说三道四,网民的议论反映出一些发达地区人的思想霸权,企图用发达地区的观念来主导网络上的观念,在邳州这样人口素质比较低的地区,走沿海的路是不适合的,我们要发展,只有靠一个好书记。没有李书记,就没有新邳州。
(杨注——上述观点我想还是由朋友们来评论吧。说实在的,我希望这是一篇认真的跟贴,而不是某些人的“恶搞”,我当然注意到本文的IP地址来自上海宝山,但这不能排除作者确系出于邳州故里,而且,迄今我们在“邳州论坛”上还能看到不少类似立场的言论和意见。我之所以认真对待的,是通过研究邳州事件的种种议论,加深对17大精神的理解,体会在今天的党风建设和民主建设中,还有什么现实问题值得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