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造船工业集团濒临破产 为投资者敲响警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16:26

Justin Mott
越南造船工业集团在海阳市的一家集装箱厂。

称越南旗舰企业的一家国有企业濒临破产,暴露了正在崛起的越南经济的诸多局限。
共产党领导的越南在摆脱了连年战火的阴云后,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份子,出产包括电脑元器件、手机、虾、鞋子和石油在内的各种产品,被誉为新一代新兴市场的明星。
越南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小规模的私营企业推动的,这些小企业位于背街小巷的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源源运至欧美,同时,外国投资者也投入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在越南兴建鞋类、服装和电子工厂。不过越南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是把控在国有企业手中的──这是政府保证石油、矿业及造船等关键产业控制在越南人自己手中的政策的一部分。
如今这一策略的危险性日益显现,越南造船工业集团(Industry Group,简称Vinashin)日益严重的经济丑闻引发了投资者的诸多疑问,他们疑虑越南政府还能让国有企业支撑多久。
最近几周,越南总理阮晋勇(Nguyen Tan Dung)接连撤去了两任越南造船工业集团老总的职务,这家越南重量级企业的债务如今已激增至47亿美元,处于破产的边缘。前任董事长范清平(Pham Thanh Binh)于8月被捕,罪名是伪造财务报表及其他的违法行为;他的继任Tran Quang Vu于8月底被捕,他对公司各处船坞的经营活动将受到调查。
范清平和Tran Quang Vu目前都联系不上。法律分析人士表示,在越南现有的法律体制之下,在案子进入法庭公开审理程序之前,可能是不会给他们指派律师的。
另外还有三名公司管理人员(包括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和两名子公司经理)也遭到了拘留,目前也无法联系上。Tran Quang Vu在被捕前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越南造船工业集团崩溃的速度之快令他“发晕”。
根据《华尔街日报》记者看到的越南政府内部文献,越南造船工业集团的根本问题在于,为了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造船公司而过于激进地扩张。这些文献表示,监管松懈以及对于财务规程的普遍漠视,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一些独立分析家表示,该公司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也使得问题的严重性直到公司陷于破产边缘时才得以显现。
政府相关分析报告显示,范清平执掌公司之时,大手笔投资酒店、酿酒、保险等其他行业,并购入废弃船只用于公司的海运业务。其中一艘船是1973年在波兰建造的,因为船体上有裂缝而无法投入使用。
8月4日公布的一份政府报告称,越南造船工业集团的很多业务都已经“失控”,这份报告是对债权人公开的。报告还称,对于国有企业及经济集团的监管,尤其是越南造船工业集团的监管效率低下,力度也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越南造船工业集团所处的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个行业,韩国和中国的企业已经站稳了脚跟。
政府财政官员及总理办公室都没有回应我们的提问。两年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阮晋勇总理表示,国有企业必须提高效率,越南应该是强大的国有企业和强大的私人企业兼而有之。
分析家和投资者表示,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包括越南国有油气公司(Vietnam Oil & Gas Group,简称PetroVietnam)在内的其他越南大型国有企业也陷入了困境。尽管出现了越南造船工业集团的问题,越南的整体经济还是保持着增长态势。
尽管如此,此次事件还是给投资者们敲响了警钟。当邻国印尼和菲律宾的股市屡创新高时,越南的主要股指相较年初已经下跌了8.3%,因为投资者对于越南繁荣的可持续性报以担忧的态度。
在中国的工资水平迅速上涨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制造厂商把制造基地转移到了越南,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富士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佳能公司(Canon Inc.)便是最大的一些投资方。此次事件也给这些国外制造厂商敲响了警钟。越南出现的这些问题导致了越南盾贬值,的确可以降低部分费用,不过原材料进口的费用却也增高了,而且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美元的短缺。
因为政府日益严密的审查,越南唯一一个独立经济智囊团的创始人在去年做出了解散的决定。该智囊团的负责人Nguyen Quang A表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控诉国有企业占用了太多的资源──有时候还备受阻挠。他们挤走了那些比他们效率更高的私人企业,这些私企很多时候都会发现很难得到拨款。政府不愿意做出改变。他们声称这是意识形态问题,其实只是为了给他们自己打掩护。他们要借此来把控经济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