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那点事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00:29:35

恐怖时代:酷吏的那些事儿
    武则天的一生有两大污点最为后人诟病:一个是豢养男宠,一个是任用酷吏。二者都对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但要二者相比较,酷吏政治的负面影响之深、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的恶果之大,还是远远超过了前者。  初唐(高祖、太宗、高宗时期)本来是中国历史上法律体系完备、司法制度健全的时期之一,尤其在唐太宗贞观时代,“宽仁慎刑”成为立法、司法的主要原则,人权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最有效的保障和体现。迄于高宗初年,宰相长孙无忌等人更是在《贞观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古代中国最具有典范性的法律—《永徽律》及《律疏》(后世合称为《唐律疏议》)。  然而,这一切优良的制度传统,却在武周革命前后遭到了严重破坏和彻底颠覆。在酷吏肆虐的十余年间,朝廷的司法制度形同虚设,所有的法律全都变成了一纸空文。君臣之间相互猜忌,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真情贱如粪土,他人即是地狱,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荡然无存。在这个黑白颠倒、正邪易位的恐怖年代里,世界就像一个蓦然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人性中所有丑陋的事物都在阳光下尽情飞舞,疯狂地吞噬着一个个无辜的生命,无情地践踏着法律、道德、公序、良俗、正义、良知,以及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武则天要革李唐王朝的命,缔造她的大周天下。换言之,她必须放手让酷吏制造一个人人自危的恐怖世界,她才能让自己拥有一个为所欲为的专制王国!  为了顺利走向这个专制王国,为了成功登上女皇的宝座,早在武则天篡唐登基的前四年,她便悄然开启了一扇门。这扇门的名字叫“告密之门”。就是通过这扇“告密之门”,酷吏们纷纷走上金銮殿,拜倒在武则天的脚下,然后踌躇满志地接过她的旨意,向李唐皇族祭起了屠刀,向所有异己势力亮出了獠牙……  从垂拱二年(686年)的春天起,武则天便以她那惯用的惊世骇俗的方式,向天下人打开了一扇“告密之门”。她发布诏书明令所有州县:凡有告密者,各级官吏皆不得过问,只负责提供车辆驿马;在旅途中,各地官府一律按五品官的礼遇接待告密者,并负责将其安全送抵神都洛阳;即便是农夫樵人,也都由武则天亲自召见,所奏之事若得到武则天认可,则破例授予官职,就算捕风捉影查无实据,也可免于问罪;各级官吏若有敢于阻拦告密的,以该告密者所告之罪惩处该官吏。皇太后的这道懿旨,就像一股巨大的魔力瞬间攫住了帝国的万千子民,让他们即刻陷入一种空前的亢奋和癫狂之中。“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人都怀抱着一夜腾达的梦想,争先恐后、络绎不绝地向神都拥去。每一条道路、每一个驿站都挤满了上京告密的人,让沿途的各级官吏疲于应付、焦头烂额。令满朝文武颇为惊讶的是,在诏书颁布之后的日子里,皇太后果然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每天一大早,她都会精神饱满地登上紫宸殿,以一种超乎寻常的耐心和毅力亲切接见每个告密者。即便形形色色的告密者以及他们所操的方言俚语经常把武则天搞得哭笑不得,她也从来没有失去耐心,而是乐此不疲,并且对所有人都是和颜悦色,恩赏有加。直到好几年后,当席卷整个帝国的告密风潮渐趋消歇之时,据说她已经亲自接见了近万人之众。  武则天的辛苦没有白费。因为她急需的一批特殊人才就是乘着告密的东风来到洛阳的。这些新时代的弄潮儿裹挟在告密者的人流中,带着异于常人的一身本领,带着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来到了洛阳。而武则天则用一种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仿佛沙里淘金一样,一眼就从成千上万的告密者中把他们挑了出来。胡人索元礼是最早被武则天树立起来的酷吏样板。他因告密之功被擢升为游击将军,专门负责审理武则天钦定的大案要案。史载其生性残忍、嗜血好杀,每审一人必牵连罗织数十百人。武则天却大为赏识,频频召见,赏赐有加,并且不断赋予他直达天听、临机独断的实权。在索元礼示范效应的带动下,醴泉人侯思止、长安人周兴、万年人来俊臣等大批酷吏闻风继起,纷纷效法。  这帮人的发迹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侯思止是个文盲,原来是卖烧饼的,由于好吃懒做,后来连烧饼铺也关张了,只好去给一个将军当仆人。告密风起后,他抓住时机状告本州刺史裴贞与宗室亲王李元名串通谋反,从而博得武则天赏识,被授予游击将军之职。按说,从一个卑贱的仆人变成一个五品将军,侯思止已经算是一步登天了,可他仍未满足,又去找武则天要官,一开口就是侍御史。武则天笑问:“你又不识字,如何当侍御史?”早有准备的侯思止振振有词地说:“神兽獬豸何尝识字?可它却能凭借本能和直觉辨别忠奸善恶!”武则天笑了。她不得不承认,侯思止是一个聪明的文盲。这句话确实挠到了她的痒处。如今她需要的不是凡事讲求程序和证据的法官,更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处处与她意志相左的朝臣,而是像侯思止这种来自于体制之外的,无知无畏、百无禁忌的人。只要他具有一种绝对效忠于武则天的本能,只要他能够凭直觉去对付武则天的敌人,文盲白丁又有何妨?!  资源放错了位置就是废物,废物放对了位置就是资源!就这样,文盲侯思止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侍御史的职位,从此成为武则天忠实、得力的鹰犬之一。周兴是雍州长安人,自幼学习法律,深谙帝国的典章律令。高宗时代,周兴曾以河阳县令的身份被召见,在朝堂上对答如流。高宗大为赏识,准备予以擢用。可周兴退下之后,就有人告诉高宗,说周兴不是科举出身,不便入朝任职,高宗颇为遗憾,只好作罢。周兴不知道事情已经黄了,还带着满腔希望地天天入宫,眼巴巴地等着皇帝和宰相给他封官。宰相们都在背后笑他没有自知之明,可就是没人把真相告诉他,天天任他坐在朝堂外头傻等。后来一个叫魏玄同的宰相实在看不下去,就好心对他说,周兴啊,你升职的事儿还要研究研究,我看你还是先回去吧。周兴闻言,一颗火热的心顿时跌入了冰窖。他误以为是这个叫魏玄同的宰相挡了他的升官之路,从此就牢牢记住了这个人。此后周兴虽然也通过长期的勤勉苦干升至尚书省都事,但仍然是个不入流的芝麻绿豆官,整天只能埋首于如山的公文中,忙忙碌碌,抄抄写写,出人头地的希望仍然渺茫。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武周革命的时代大潮转瞬来临,告密求官之风迅速席卷天下。当周兴蓦然从高高的公文堆中抬起头来时,他又惊又喜地发现一夜腾达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周兴随即踌躇满志地加入了告密的行列,并很快就被武则天看中,旋即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开始了他名闻天下的酷吏生涯。  一个半辈子以法律为业,专门维护公序良俗的法官,到头来竟然变成了践踏法律,专以罗织陷害为业的酷吏,这种极具颠覆性的人生经历不但没有给周兴带来困扰,反而令他如虎添翼。虽然那些法律知识不能起什么正面作用,但却足以让他的罗织和刑讯手段比别人更专业、更狠毒、更致命,当然也更加高效。周兴因其所长大展拳脚,在武周革命前夕替武则天清除了数以千计的异己和政敌,从此青云直上,历任司刑少卿、秋官侍郎和文昌右丞。垂拱四年初,周兴奉命审查郝处俊(当年坚决反对武则天摄政的宰相)的孙子郝象贤的谋反案,很快就将其满门抄斩。随后,因武则天准备全力铲除李唐宗室,命御史苏珦审理韩、鲁诸王谋反案,可书呆子苏珦却始终审不出个子丑寅卯,武则天于是让周兴接手,而周兴不费吹灰之力就让韩、鲁诸王全部悬梁自尽了。死无对证,案子自然轻松搞定。人们在背后骂他制造冤案,周兴却洋洋自得地说了这么一句话:“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悉无言。”  永昌元年(689年),周兴终于把目光转向当年的“仇人”—宰相魏玄同。他随便捏造了一个罪名,武则天便颁下了赐死魏玄同的敕令。有人劝魏玄同也去告密,借此表明清白。可魏玄同深知自己难逃周兴魔爪,说:“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做告密人邪?!”随即从容赴死。稍后,周兴又诬告右武卫大将军黑齿常之谋反,将其逮捕下狱。当年十月,黑齿常之不堪其辱,自缢于狱中。天授元年(690年),周兴又受命除掉了高宗的两个庶子: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办完这一系列大案后,周兴不仅当之无愧地成为武周革命的一大功臣,而且俨然已是酷吏行业中的老大。  在武周一朝的所有酷吏中,后起之秀来俊臣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这不仅因为他长相俊美,堪称“酷吏之花”,更是因为他近乎天方夜谭的发迹过程和日后登峰造极的酷吏生涯。来俊臣生于一个赌徒之家,从小游手好闲、无恶不作,后来因作奸犯科身陷囹圄。当武则天向天下人发出那道鼓励告密的诏书时,正在坐牢的来俊臣仿佛在绝望中看见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拼命摇撼铁窗厉声高喊:我要申冤,我要告密!狱吏不知道囚犯有没有权利告密,踌躇多日不敢处置,只好把情况上报刺史东平王李续。李续冷然一笑,只说了四个字:杖打一百。来俊臣被打得皮开肉绽,从此老老实实,再也不敢提告密之事。几年后,李唐宗室遭遇空前的政治劫难,东平王李续被杀,来俊臣闻讯欣喜若狂,再次摇撼铁窗,发出了比上次更为凄厉的呼喊—我要告密!这回来俊臣终于得偿所愿,被送到神都面见皇太后。伶牙俐齿的来俊臣从容奏言,说早在几年前便已察觉李续有谋反企图,却因此遭到李续居心险恶的报复,险些命丧黄泉,如此遭遇,实属人间奇冤,所幸今日苍天有眼,终于让他见到了传说中英明神武的皇太后,才得以一吐冤情、一表忠心,他这辈子也算死而无憾了云云。  那天武则天一直注视着来俊臣,不仅惊讶于他的容貌之美,也佩服他雄辩滔滔的口才,更被他的一腔忠心所打动。于是来俊臣话音刚落,武则天便毫不迟疑地赦免了他过去的罪行,并即刻提拔他为侍御史。来俊臣就此奇迹般地咸鱼翻身,从阶下之囚一跃而成朝廷命官,开始了他青史留名的酷吏生涯。经过数年的努力奋斗,来俊臣不仅为武则天铲除了大量异己,“前后坐族千余家”,而且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会同其党羽精心创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冤狱制造过程的经典著作—《罗织经》。在《罗织经》中,来俊臣及其党羽不仅详细说明了制造冤狱的流程、步骤和要点,而且几乎把刑讯逼供升华成了一种艺术,将人性中最残忍且最富有创意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其中,光是各种酷刑的名目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将木板绑在人犯的双手双脚上,然后用力扭绞,名为“凤凰展翅”;将人犯腰部绑住,然后向前猛拉颈上的枷锁,名为“驴驹拔橛”;命人犯跪地捧枷,然后把砖头堆积在枷上,名为“仙人献果”;将人犯绑在柱子上,用绳子拴住枷尾往后猛拽,名为“玉女登梯”。此外,书中还详细记载了十种不同款式的刑具及其应用在犯人身上所产生的效果:一曰“定百脉”,全身麻痹;二曰“喘不得”,近乎窒息;三曰“突地吼”,嗷嗷乱叫;四曰“着即承”,马上招供……九曰“求即死”,但求速死;十曰“求破家”,赶紧把我们一家老小全杀了吧,也好过戴这玩意儿啊!  在来俊臣等人创造的这种登峰造极的暴力美学面前,骨头再硬的人犯都会浑身酥软,变成任人摆布的可怜虫。来俊臣等人每次要逼供时,就在大刑未动之前先展览他们发明的各种刑具,并绘声绘色地描述它们的功能,结果往往还没把话说完,人犯早已吓得屁滚尿流,“皆战栗流汗,望风自诬”。而武则天对来俊臣等人的办案效率也非常满意,对他们的赤胆忠心更是赞赏有加,因而越发宠信他们,并且赋予了他们越来越大的权力。是故,“中外畏此数人,甚于虎狼”!  周兴、来俊臣等人就这样联手缔造了一个恐怖而辉煌的酷吏时代。在一场比一场更为猛烈的血雨腥风中,大唐的江山社稷无声地倾圮,一个亘古未有的女皇时代随即喷薄而出。金銮殿上的武则天始终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一切。此时的周兴绝对没有想到,就在他自以为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武则天的翻云覆雨手就已经向他的头顶罩了下来。  天授二年(691年),也就是武则天称帝的次年春天,曾逼杀李贤的酷吏丘神绩以谋反之名被武则天诛杀。武则天随后又授意朝臣控告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并把收拾周兴的任务交给了刚刚崛起的酷吏来俊臣。来俊臣深知,作为酷吏行业的老前辈和领军人物,周兴并不那么好对付。为了收拾这个特殊人物,聪明的来俊臣想了一个特殊的办法。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发生了。其效果非常明显,周兴一案迅速审结,谋反罪名成立。武则天念其有功,赦免死罪,流放岭南。但是周兴走到半路上便被仇家砍掉了脑袋。紧继周兴之后,一批最先登上历史舞台的酷吏如索元礼、侯思止、傅游艺等人,纷纷被女皇武则天兔死狗烹。然而,旧的酷吏倒下去了,新的酷吏又站了起来。而且,以来俊臣为首的新一批酷吏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无论是罗织陷害的手段,还是刑讯逼供的残酷程度,都比周兴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随后的日子,来俊臣迅速取代周兴,成了女皇武则天跟前的大红人,升任左肃政台中丞,所有大案都由他一手经办。短短几年内,来俊臣所破千余家,如宰相岑长倩、格辅元、乐思晦,大将张虔勖、泉盖献诚、李安静等人,都先后死于他的罗织之网。长寿元年(692年),宰相狄仁杰、御史中丞魏元忠等一批能臣也都被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虽然侥幸免死,也都被贬黜为远地县令。  延载元年(694年),来俊臣由于杀戮太盛、仇人太多,终于被人以贪污罪名一状告倒,贬为同州参军。但是武则天觉得这个人还有利用价值,所以没过多久便重新起用,擢为洛阳令。来俊臣自以为有武皇罩着,从此更加肆无忌惮。最初他陷害的一般都是武皇的潜在政敌,后来只要是他看不顺眼的都会被他拿来开刀,到最后,诬告杀人甚至成了来俊臣的一种娱乐活动。他和手下人把满朝文武的名单分别写在靶子上,每天要陷害什么人,就拿起石头来掷,掷中谁就陷害谁,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名流政要,一旦被掷中,你就死定了。除了掷靶子决定陷害对象之外,还有一类人也逃不出来俊臣的魔爪。那就是拥有漂亮老婆的人。只要你的妻妾长得年轻貌美,对不起,你的死期就到了。因为来大官人只要见过哪个美女一眼,就会昼夜萦怀,辗转难眠,必欲娶之而后快。所以那年头谁要是娶了漂亮老婆,每天必然活得战战兢兢。比如一个叫段简的洛阳人就天天恐惧得要死,因为他的老婆不仅姿色出众,而且是名门望族太原王庆诜的女儿,早已名遍天下。不久,段简最恐惧的事情发生了。来俊臣假造了一道敕令,说武皇已经把王氏赐给了他,要段简马上交人。可怜的段简明知有诈,但打死也不敢和这个杀人魔头理论,只好含泪把老婆王氏休了,并且乖乖送到了来俊臣的府上。来俊臣轻而易举就把这个名闻天下的美女弄到了手,不禁心花怒放。可此时的来俊臣并不知道,就在他把王氏娶过门之后,死神就已悄悄攫住了他。让来俊臣更加没有料到的是,就像他当初亲手把前辈酷吏周兴送入死亡之瓮一样,最后把他送上断头台的人,也是他的一个手下酷吏。这个人叫卫遂忠。  本来卫遂忠也是来俊臣的死党,此人聪明伶俐、能说会道,颇得来俊臣赏识,两人经常在一块喝酒。这一天,卫遂忠照例拎着几壶好酒来到来俊臣府上,打算好好和他喝两盅,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当时来俊臣正在宴请王氏的族人,刚刚喝到兴头上,就听门人说卫遂忠来访,来俊臣觉得烦,就随口对门人说,告诉他我不在。门人照此回复,卫遂忠一听火就大了,明明里头一片觥筹交错之声,还想把老子打发走?来之前卫遂忠已经喝了一些酒,此时便趁着酒劲儿径直闯了进去,指着王氏和她家人的鼻子一通臭骂,说王氏你算什么东西?充其量就是我们来大哥的玩物罢了,摆什么谱啊,小心老子哪天整死你们全家!王氏及其家人都是养尊处优的贵族,何尝受过这等羞辱?王氏又羞又愤,当即离席。她家人的脸上也是一阵红一阵白。而来俊臣更是气得七窍生烟,立刻命人把卫遂忠绑了起来,然后劈头盖脸一顿暴打。卫遂忠被打得半死,酒劲儿也过去,才发现自己闯了大祸,只好拼命求饶。来俊臣想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该教训也教训了,总不能因为这事儿把一个忠诚能干的手下打死,所以就骂骂咧咧地把他放了。本来卫遂忠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几天后,一条惊人的消息就从来府传了出来,说王氏在某天夜里突然上吊自杀了。这下卫遂忠傻眼了。他知道,心狠手辣的来俊臣绝不会放过他。 卫遂忠像热锅上的蚂蚁焦灼地思考了好几天,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随后,卫遂忠找到了武承嗣,说来俊臣下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他。武承嗣一听就吓坏了。虽然他也曾经和来俊臣联手扳倒过一批大臣,可来俊臣是条疯狗,现在掉头来咬他是完全有可能的,况且卫遂忠又是他的死党,看来这条情报绝对靠谱!武承嗣如临大敌,过后马上召集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薛绍死后,太平改嫁武攸暨,也算武家人),说来俊臣的诬陷名单中也有他们。众人大为惊恐,纷纷表示要先下手为强,团结一致把这条疯狗打死。会议过后,众人分头行动,太平公主找了她的四哥李旦,诸武找了南北牙的禁军将领。就这样,一个针对来俊臣的反恐政治联盟迅速成立。而此时的来俊臣根本不知自己死期已到。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五月,反恐联盟出手了。武承嗣牵头,众人联名,对来俊臣提出了一连串指控,如残害大臣、贪赃枉法、夺人妻女,并企图迫害宗室、篡夺君位等等。有关部门当即把来俊臣逮捕。朝臣们本来就对这个杀人魔王恨之入骨,人人必欲诛之而后快,所以案子很快审结,结案报告旋即递到武皇手上,请求将来俊臣处以极刑。这一年六月初三,昔日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酷吏之王来俊臣,终于被武皇下令斩首。这一天,洛阳城万人空巷,不论王公大臣还是缙绅百姓,无不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纷纷像潮水一样涌向法场,争相目睹杀人魔王被处决的一幕。刽子手的刀光闪过,来俊臣那颗恶贯满盈的头颅就飞离了身躯。围观的百姓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就像一群疯狂的公牛一样蜂拥而上,将来俊臣扒皮抽筋、开膛破肚,并且抠出他的眼珠子,掏出他的五脏六腑,扔在地上踩成烂泥,最后一片一片撕下他身上的肉,争先恐后地抢着吞吃……须臾之间,来俊臣的尸身就只剩下一副血淋淋的骨架。得知刑场上发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时,武则天惊呆了。  虽然她早知来俊臣民愤极大,但是大到这种程度,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不禁为自己最终痛下杀手而感到庆幸。假如她一意力保来俊臣,天下人的愤怒无疑将集中到她的身上,日后一旦爆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鉴于此,武则天决定和来俊臣彻底划清界限,随后特地颁布了一道《暴来俊臣罪状制》,在制书中历数这个昔日宠臣的斑斑罪状,把他骂得狗血喷头,最后还掷地有声地宣布:“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可准法籍没其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伸张正义、替天行道的立场。数日后,来俊臣满门被抄斩,家产全部抄没。朝野上下人人拍手称快,互相在道路上庆贺说:“从今往后,终于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了。”随着来俊臣的身死族灭,一个血雨腥风的酷吏时代终于落下了帷幕。从垂拱二年(686年)盛开告密之门算起,到这一年(697年)来俊臣伏诛为止,武则天借助酷吏实行恐怖统治的时间长达11年之久。然而,武则天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无论表面上多么宠信酷吏,她也只是把他们当成铲除异己和巩固政权的工具而已。所以,她给予他们的权力通常囿于监察权和司法权之内,很少涉及行政权。 综观武周一朝为患最烈的27个酷吏(据《旧唐书·来俊臣传》),仅傅游艺因带头劝进之功而一度拜相,但时隔一年就被武则天借故诛杀,其他几个著名酷吏如周兴、来俊臣等人,均未掌握相权,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左右帝国大政。职是之故,武则天才能做到“计不下席,听不出闱,苍生晏然,紫宸易主”,亦即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改朝换代的目标,避免大规模的社会动乱。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则天就像是一个高明的驯兽师,当她要夺取并巩固权力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驱使虎狼去撕咬猎物;而当她意识到酷吏政治已经产生了副作用之后,又能不动声色地迫使虎狼自相残杀。进退有据,收放自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一切都服从于她的需要,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酷吏疯狂,但武则天却始终清醒。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 2010年第4期 编辑/惜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