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班的陕西民进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7:17:52



2008年5月15日。澳大利亚时间晚上8点。位于布里斯班市华人社区的枫林大酒店中餐厅灯火辉煌,人潮涌动。在肃穆而热烈的氛围中,一场不同寻常的拍卖正在进行。
“女士们,先生们,请静一静,接下来我们将要拍出的是此次大会发起人韩宝林先生捐出的珠宝系列...”
哗...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拍卖师的话语声。
韩宝林,西安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居澳洲。出国前任西安依林昌珠宝行总经理兼长安大学珠宝系客座教授、西安小雁塔文化艺术传播中心董事长、陕西电视台文艺部特约编导、《公共关系》杂志社特约记者、中国宝石协会暨观赏石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我与韩先生交往不多,但知道他在西安园艺界,宝玉石界和文艺界的名气,也深深地佩服他的多才多艺。且共同经过的几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自幼爱好广泛,年少时就随同当时的文艺团体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红极一时。参加工作后尤擅盆景、插花、根雕技艺、美术造型及园林设计。1987年在西安市盆景评展会上,他轻松地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作品《中国长城站》,以新颖的构思,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博得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的交口称赞;作品《灞陵别》,首次采用自然形状的大理石板做盘。这种经过抛光的大理石面光洁如银,色彩柔和,自然光下晶莹剔透,与未加规制的天然带皮石形相映成趣。如此特有的奇石盆,如画般考究的景致,配上别情依依深沉隽永的诗意般的题材,一经展出,即在同行中引起轰动。在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该作获二等奖,这是全国盆景展开展以至今,西安市参展作品获得的最高奖项。1987年,他的百余件根雕作品出口日本,为国家创汇数万美元。各新闻媒体都专门播放了有关他根雕盆景等方面的专访和专题片。
与韩先生交往,我除敬其才,更重其德。一次,我们几人同行,边走边聊。路上一下水井盖翘在那里,我从上边跨了过去。行走间不见了韩先生,回头看见他正吃力地将井盖盖好并用脚踩了踩检查合缝严实了这才赶上我们,接着刚才中断的话题,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而我此时却自觉赧颜。
韩先生以前在西安书院门开有一家珠宝店,我亦常去。他那里经常是高朋满座,一杯杯香茗,一件件美玉招待四方来客。到这里来不像是购物逛商店,倒像是进入了清雅的艺术馆。店里来往的各色人物均能见到,亲朋好友,艺术家,学生,工人,干部,企业家在这里都能融洽愉悦地交流,都能找到共同乐趣。和他交往的人都说老韩很实在,大家对他的共识--儒商。
一位朋友对我讲,韩先生去国外发展后,他便很少到书院门了。因为一来就想到他,物是人非,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我亦有同感。韩先生是一个重情意的人。出去后,虽然生活安逸了,但远离亲朋好友、远离故乡故土,思乡之情如影随形时刻伴着他,让他难以摆脱。听朋友讲,春节前他曾接到过韩先生打来的问候电话,电话接通后先是短暂的空白,继之传来哽咽的抽泣声和大哥,大哥的呼唤声。朋友吃惊不小,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连连追问下,他才呜咽着说,没啥,没啥,就是想你,想听你说话。。。说到这里朋友的眼圈也红了。
对祖国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是海外华人特有的情愫,常人足不出户未曾经历难以体味。祖国的兴衰,同胞的漂泊际遇,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以不管到了那里,他时刻心里挂念着祖国,维护祖国的荣誉被他视为己任。老韩说,在异邦不能给祖国丢脸。他表示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出去。然而由于地域的遥远,文化的差异,加之宣传不够,有少数洋人总是对中国抱有或多或少的偏见和误解,为消除这些隔膜,韩先生组织成立了澳中多元文化艺术协会,开办了中国民间艺术讲习班。在多次免费培训上,韩先生亲自主持讲授中国文学、中国盆景、珠宝玉石、中国艺术品收藏等课程,让更多地外国朋友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韩先生认为,了解首先要从认知开始,偏见往往产生于无知。平时韩先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义务接待来自祖国的各级领导、各种文化艺术团体。扎实的民族文化积淀,加之对所在国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使他干起中澳文化交流这些事来得心应手。来澳的祖国亲人举办各种演出、展览或观光旅游活动都为其策划、布展或指点,省去了祖国亲人们在异国土地上遇到的不少麻烦和不便。
他是性情中人。人缘好,古道热肠,人品正直,才华横溢,在澳洲华人圈里威望颇高,深受大家信赖。先后被澳中文化协会聘为秘书长、昆士兰州华人联合会顾问、澳洲多元文化艺术协会执行主席等职。面对荣誉,他淡然一笑,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和义务也更大了。
这些年韩先生曾接待过同一首歌海外慰问团、西藏歌舞团、中国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以及中国电影代表团等国内众多文化艺术团体,为弘扬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中澳文化交流尽了自己的努力。他与著名艺术家才旦卓玛、蔡国庆、韩书礼、邰丽华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中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为他题写了“天道酬勤”四个大字,那一刻,他仿佛感到一衣带水的台湾岛就在眼前。韩先生说,有机会自己一定要去祖国台湾看看,看阿里山的云霞,看日月潭的澄碧,更要去看望宋楚瑜先生,带着祖国大陆和海外游子的深情问候。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海外华人。悲痛之余,韩先生意识到应立刻行动起来,为灾区人民做点实事。当晚他一夜无眠,举办一场义捐拍卖活动的设想酝酿成熟了。次日一大早,他将这一设想方案电告两位忘年交—-原台北市委书记、眼下正在黄金海岸渡假的刘政文、林丰芝夫妇,得到对方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二人当即终止休假赶回布里斯班与韩先生会面商讨实施细节。
在刘政文夫妇的悉心安排下,此项工作进展顺利。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馆获悉此事,当即派人了解详情,表示全力支持并参与;布里斯班市内《华商周报》、《华友周报》、《镜报》、《昆士兰晚报》、《桥》杂志等所有华人报刊竞相支援,或刊登免费广告、或撰写宣传文章为拍卖活动造势;布市的所有华人社团均来函来电联系,申请入场席位;昆州华人联合会、中国人协会、台湾同乡会等组织社团纷纷派人并出钱出物协助大会筹备工作;枫林酒店免费提供茶点和场地。随后,昆州议员麦克先生、国际会议中心酒店总裁刘鹏先生、正求集团总裁钟先生等社会名流贤达都来申请个人或团体席位。本来可摆五十张大台的大厅眼看着容纳不下,筹委会当即决定,撤去桌台,全体站立进行拍卖。会场来宾摩肩接踵但秩序井然。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先生携夫人专程从堪培拉赶来参加盛会并捐出两件拍品;昆州州长、布市市长等当地政府要员都出席了拍卖会。中国驻布里斯班总领馆总领事任共平先生率全体馆员代表中国政府对拍品和款项等进行逐一登记接收。
韩先生在拍卖前讲话中动情地说,祖国人民和我们血肉相连,为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为了我们的孩子,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慷慨解囊,送去一些温暖.....言语不多字字深情句句含悲催人泪下。拍卖现场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
拍卖在热烈的进行着,冯会长捐出的奥运玉章,被林大姐以2000元购得,林大姐现场将玉章再次捐出,被陈先生以3000元得竞后又捐出再拍。伴随着迭起的高潮,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传扬开了:小刘和小王是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今晚他们双双来到拍卖现场,把原准备购买结婚钻戒的一万元悉数捐给灾区人民,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手捧蓄钱罐来到台前,请领事伯伯代她把攒了一年半的零钱交给灾区的小朋友。当领事先生接过孩子送上的一枚枚硬币时,热泪夺眶而出,领事道:“这小小的硬币,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我代表祖国、代表灾区人民谢谢这位小姑娘、谢谢所有来宾。”
从晚上八点到十一点多,拍卖会进行了三个多小时,人们的热情依然有增无减,挤不进会场的人们就在门外鼓掌加油参与,有的干脆让人把手里攥了很久的钱传递着塞进捐款箱。
大会取得了巨大成功。所有人都以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感到欣慰。这场拍卖会暨募捐会,共筹得善款160万元。所有的款项全部通过领事馆捐给四川灾区。当晚韩先生所捐珠宝共拍得20余万元,其中和田白玉麒麟和高绿老坑大翠戒面,均为韩先生的家传藏品。
会后,章均赛大使夫妇专门接见了韩先生夫妇,对其爱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领事任共平先生拉着韩先生的手说,我代表祖国人民谢谢你!听说韩先生是陕西来的?我去过西安,不知先生是陕西什么地方人?
韩先生微微笑着,风趣的答道:“我是陕西民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