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人心(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29:51

环境


人所生存的环境,时刻都在熏陶着人心,而人心透过身体所散发出来的这一切也在改变着人所生存的环境。

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圈中充满着空气,这是人能生存的环境之一。各种气体分子有大有小,密密麻麻的充满了这个空间。从某个角度看,大气圈就像是“地球公园”提供给人类的超大型“海洋球馆”。大家看上面图片中那个孩子,虽然好玩可是他也在思考哦。

从科学知识上我们知道,大气中含有氮、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人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则在光合作用中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开花结果,这些果实包括树干、叶子等又能为动物和人类所用,这就构成了一种生态链。而且大气圈的宏观运动所形成的季风和降雨都给以不同地区人类多种多样的气候,科学已经探索出大气圈的许多奥秘,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

也就是说,人体和所生存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发生着种种联系,这种联系既为人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同时又限制着人离开这个环境。举例来说,人体内部也存在着气体,和外面的大气保持一种平衡,低海拔平原和高海拔山区大气压力是不同的,在那里的人们,他的人体会自动调节来适应环境。当低海拔平

原地区的人短时间内攀登到高山区比如去西藏旅游,相当一部分的人就会出现“高山反应”的症状,那个滋味是很难受的。极端的情形就是人体突然脱离开这个大气环境而置身于真空中的时候,体内的气体就会急剧溢出体外,人体的一些部分就会膨胀爆裂,也就活不了而死掉了。

将眼下这种人体和环境相互制约的关系推理一下,那么大家想一想,宗教中所言的天国世界如果有的话,那它的“环境”和地球的环境差别就太大了,相应的其身体(其实应该叫做神体)必然会有适应“天国”环境的那种结构,未经锤炼的人体是绝对不能去天国世界的。所以道家讲修元婴、佛家说要成就金刚不坏之体,这其实就是在世间锻造将来所需的另一个“身体”(有些法门是由来接引的佛或者神演化给其弟子的,不管那种修法,修行人要真正的解脱,上师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这样讲不好理解的话,也可以从现代科学的物质不灭和另外空间的概念来推理、比喻一下:只要人体死的时候不是变成一堆杂乱运动的原子的话,只要人体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探索到的身体结构,还有另外形式身体存在的话,那么人死后这个另外的身体也只能存在于其能适应的环境中。庞大的宇宙(也就是时空哦)是整体互相联系着的,人间这个大家习惯了的空间,也对应、联系着很多很多的另外空间,都可以存在生命。所以人百年后脱开了这个身体(肉身),也就是脱开了这个环境的制约,会沿着那些空间与现在这个空间的接口进入到另外空间去(也仅仅是比喻哦)。把这样的用人眼看不见的形形色色的各种空间环境称为另外空间的话,那各种不同的空间环境差异就很大。比如从光线的强弱、物种的繁荣程度、生命在其中维持生存的方式等等方面进行比较的话,差距之大比天地还悬殊啊。那从人的苦乐觉受的角度来讲,那些好的、善的空间就可以对应成宗教中的天堂,而那些坏的、恶的空间则可以对应成地狱了(只是比喻哦),当然了这天堂地狱的存在也是有其存在的理的!

人  心

   仅有人体而没有人心(精神)就不成其为人,那什么是人心呢?

理智是人心、执着亦是人心;善良是人心,凶恶还是人心;追寻真理是人心的驱动,贪图享乐仍然是为人心的满足;因一口气,人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伤害他人,快意恩仇,这是人心中的魔性;而为真理、为众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却也还是人心中天赋佛性的展现!

   人心包括了很多的方面,就我现在的理解和能够叙说出来的而言,这“人心”就像上天赋予人的一个“软件”,没有她人还不能在这世间生存,没有人心也就谈不上信仰或者修炼了。有了她人就能扮演生旦净末丑种种角色。生命可以凭着人心,在佛法道法神法的指引下修炼成佛、成道、成神;也可以靠人心守住善念,在享受人这种生命形式的乐趣时,保守住珍贵的“德”,在轮回之中再世为人;还可以因为人心在世俗观念的作用下,为小团体的利益,去争去斗,将珍贵的“德”交换成人间的名利情,从而造业自缚,走下深渊。这大千世间万种世相也都是人心的诸般妙用。

而亿万颗人心在数千年来的人类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人类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文化所构成的人生存的又一个环境了。每个人既从这个文化环境之中吸收养分成长为独立人格的人,又受到这个文化环境的制约成为时代的人。身在其中,很难跳出来看待人生、社会、善恶与正邪(看见真象不易呀)。这个文化环境既是数千年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成果累积,也是研究自身精神现象的历代所得;文化之中包括了处理个人、家庭、团体的人伦礼节,也含有生活、生产的组织、分配、节庆、祭典规则在内;它既有一些名词、概念和理论假说,也包涵了佛道神的教诲和宗教信仰(普世价值)以及各种哲学流派在内;当然了,人类在物质探索领域的进展也会反映到精神领域的求知之中,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到电信和互联网络,包括各种时髦的娱乐、运动方式,这之中都体现出文化的多彩斑斓啊!文化就是这样一个善恶同在、正邪并存的人造东西(神指导下完成的),也是一个能迷惑人、清醒人的软件(分界线是道德啊)。

人类社会虽然千秋永在,可是作为个体的人而言,究竟要面对生离死别的现实,五十岁也好,一百年也罢,终究是要离开这个物质和文化环境的。那么告别了这个“好玩”的精彩环境之后的归处,决不是虚无啊(信不信由人哦)!人为什么要有正信要做好人呢?其实是为了这个归处。这个归处一定会和人的心态以及他在世间的作为联系着(因果规律),这是绝对的法则,谁也不能例外!

再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譬喻一番:大家知道牛顿运动学中讲,某个质点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初始条件、质量和它所受到的力,当然了,在解运动方程时还要用到边界条件。形象比喻的话,初始条件就代表了人的“德”或者“业力”的多少(类似于人前世作为),而质量可比喻为这个生命在宇宙中的来处,至于所受外力和边界条件则代表了这个生命所存在的愿望和他的环境。为什么将所受外力对应为生命的愿望(主观选择)呢?因为“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牛顿第三定律)。所以在人际之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中这个人如何选择,也就决定了别人对他的态度和行为了。要提升自己就得吃苦从而得到那个向上提升的“外力”啊,而享福或者作恶则是把别人向上推,自己的生命运行轨迹就只能是下降了。当付出和所得对等时就相当于合外力为零,轨迹保持现在的状态了。

呵呵,相由心生,命是己作;因果不虚,天佑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