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建良好校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0:23:53

在升国旗仪式上的讲话

时间:2010学年第1学期第3周(2010、9、13)

讲话人:崔国荣(党支部书记兼政教处主任)

主题:师生共建良好校风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师生共建良好校风”

什么是校风?校风就是学校风气。像民族风俗习惯作为民族文化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投影一样,校风也是校园文化在学校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投影。它主要是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于师生之中。它是师生共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具体标志,良好的校风对于师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促进力和约束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一种好的校风是经过较长时间形成的,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会成为一个学校的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纪律。因此,对校风的作用和功能决不能轻视和低估。

校风包括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学风是对学生思想方法、学习态度、进取精神、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优良的教风应主要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教师为学生而学,学而不厌;精心教导,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领导作风是搞校风的关键。搞好校风,首先要从领导作风开始。对学校领导来说,第一,必须有忠诚教育的事业心和高尚品德。强烈的事业心是办好学校的前提。具备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的精神,才能正人,德高才能服众、令众。第二,学校领导必须有勤奋好学、开拓进取的精神。第三,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基层,民主决策。当然,校风还应包括办学方向、生活秩序、学生的文明举止以及考风等内容,但主要还是上述三个方面。下面,我就学生方面如何为建设良好校风作出努力,提些要求和希望:

 

(一)清洁 :1、各班做好教室、场地包干区、宿舍的清洁保洁工作、每周由学校检查并公布结果。2、不准携带早餐、零食及包装饮料进入教学区或运动区,学生到食堂或小卖部购物,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 3、师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杂物(特别是包装袋、盒),不随地吐痰。4、做到墙上无脚印、无球印、无污损,课桌椅上无乱刻画,公共财物无损坏。

(二)宁静 : 1、应动、静分明。在教学区不准喧哗,不准追逐嬉戏,不准进行球类等体育活动,养成保持宁静的习惯。2、除活动课外,不准在教室内下棋,不准带扑克入校。3、学生除有事到办公楼找老师或打电话,不准随意进入办公楼,以保证教师办公环境宁静。学生进入办公室要报告,老师允许方可进入。4、集队集会要快、静、齐,鼓掌欢迎做到文明有礼。5、餐厅就餐、宿舍就寝,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谈笑、喧哗。

(三)礼貌 :1、上课时,同学听口令应迅速起立,师生互相致礼。2、遇见师长、嘉宾,应以礼相待,亲切问候。3、团结友爱,不取、不叫同学绰号。4、遵守国旗法,升旗仪式时,不得做其他任何事,要严肃站立,不准走动或有其他不恭的行为,要行注目礼,5、校门值勤的同学,对进出的教职工应有礼貌 。

(四)守时:1、住校生周六晚、周日下午应按时返校。周六下午放学后回家的同学,必须严格按规定做好登记。通校生上学不要迟到。学校定期公布考勤结果,对于迟到的学生,按规定进行批评教育。 2、上课教师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日简况”,学校定期公布。3、预备铃响后应准时进入教室,各科任老师及班考勤员要准确登记,晚自修下班教师做好检查。

(五)仪表:1、校服穿着应干净、整齐,不将其他衣服穿在外面遮住校服(特殊情况,比如冬天气寒冷时,由学校另行通知)。2、整洁仪容:坚决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六不”的规定。留长发的女生,要用发夹夹上。校园除生活区外,不准穿拖鞋。

(六)守法: 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 法律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还只是一只模糊的蝴蝶,有时候违犯法律了还毫不知情。那些犯罪的人为什么犯了罪,罪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对法律的意识太小看了,所以走上违法的道路。 我们青少年更要对法律有强烈的激情国。首先要懂法、知法、守法,还要爱护法,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道路,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撑上一把健康的雨伞。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法律和道德。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不需要做这些大事,我们先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拥挤的公车上,我们让一让座位;在红灯面前,我们停一停脚步;在道路两旁,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在家里,我们替父母分担一些烦恼。这都是遵守法律和道德表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的话,那么,社会就会变的更美好。

(七)勤学:勤学,是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只有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才能奠定人生进步的根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直接、最持久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从张衡发明地动仪,到华罗庚自学成才,无不具有乐学的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的积累需要我们以“勤”为前提来努力。“只有勤学才能成材”。任何学习成果的获得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然而有人终日做着“成材梦”,却不肯付诸行动去学习;也有的人总认为自己没有成材的天赋,便放弃追求,不再奋斗,整天自怨自艾。殊不知“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我们应该懂得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需要,勤学是我们实现理想的途径。

(八)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诚信是交友之道 ,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决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我国自古就有“礼义之邦”的美誉。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言而无信、不践成约的现象时有发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悄悄地侵入校园,影响着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七彩斑斓,举手投足可以显示出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下优劣。同学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不说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做起——见微知著,只要在诚信的道路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相信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完善的人格将会达到。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