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节日送温暖长效机制是弱势群体的福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00:31

建立节日送温暖长效机制是弱势群体的福音

网友:想忘记真难 2010年09月15日14:1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建立节日送温暖长效机制是弱势群体的福音--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据报道,重庆市于9月9日正式印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困难群众节日送温暖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从今年中秋节起,重庆每年将筹集2亿元专项资金,固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6个节日对城乡220余万生活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

  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每到重要节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员干部都深入基层,走进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之间,为他们送钱、送米、送问候,让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过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更体现了执政者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在许多地方,节日送温暖只是一种约定俗成和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建设一个完善的体制和机制,没有把在节日期间关心和关怀困难群众当成是党员干部必须完成的一种责任和义务,靠的是一种“觉悟和自觉”行为,是“跟着感觉”走,导致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在“节日送温暖”活动时或选择性开展,或不开展。致使节日送温暖有其形无其神

  重庆此次将节日送温暖活动,以《意见》的形式加以规范和明确,规定了在什么节日送、送什么人群、怎样送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并将节日送温暖活动形成长效机制用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确,成为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在全国各省市开了先河。

  自重庆在全市开展了以“大下访”、“三进三同”、“结穷亲”为载体的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的“三项活动”,对加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融洽干群关系、解决百姓疾苦、维护农村稳定、化解矛盾纠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向困难群众送资金、送技术、送温饱本是“三项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市委、市政府再次明确在节日期间开展向弱势群体送温暖,是进一步深入推进“三项活动”的重要举措。

  在今年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在今后两年半时间内,全市将投入3000多亿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十大民生问题,而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深化“三项制度”,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是“民生十条”的重要内容。此次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每年市财政安排2亿资金用于节日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不仅以制度的形式将此项活动固定下来,更是兑现市委三届七次会议通过的“民生十条”的重要承诺。

  社会弱势群体将是一个长期客观存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提升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民生问题,不仅是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重任,更是执政兴国的要务。建立节日送温暖长效机制,其实质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生活状态深切关怀。

  建立节日送温暖长效机制,用制度来保护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应该享有的权益,让他们在节日里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让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欢乐、祥和的过好每一个传统佳节,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重庆市委、市政府将民生问题放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在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和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更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