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措施 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52:41
邹嫡  朱政  钟潜
2008年的很不寻常和很不平凡,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已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此时,通过说数据、谈措施、话体会总结工作,我们依然为全省各级领导对宣传工作给予的关注、支持、帮助心存感念,为全省宣传干部们不负时光、通力合作、迎难而上、共同成长而激动不已!总结工作不是评功摆好,而是为来年工作的更好开展增加新的共识,积蓄新的力量!
邹嫡说数据
数据是借助统计手段得来的,它最本质的特征是据实性。尽管今年地震的突发,打乱了我们的工作计划,但是四川民进的宣传工作仍然能用精彩的数据,回报关心、支持此项工作的各级领导,回报克服各种困难、视工作为责任的各级宣传干部以及广大的热心读者们——
会刊宣传:全年编辑《四川民进》5期、《民进和你在一起》抗震救灾特刊一本,两项合计75.5万字。其中,5期292页《四川民进》共刊登稿件567篇(则),自写稿件占所登载总数的98.1%;采用图片217幅(彩图54幅);反映基层组织189个(次),反映会务工作362篇(则),涉及会员522人(次);21万字、164页的《民进和你在一起》抗震救灾特刊登载140篇文章、129幅图片(80%来自会员)。民进中央网站在“会刊撷英”栏目登载了《四川民进》编读感言1篇、精品文章15篇、封面欣赏3期。
网络宣传:全年在民进中央网站登稿453篇,自办四川民进网站上稿2173篇。今年在坚持办好 8个常设栏目的基础上,还根据不同时段的宣传重点开设了“两会快报”、“政治交接学教活动”、“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民进十大精神”、“纪念‘五一口号’发表六十周年”、“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纪念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等8个专题或专栏。在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网站就开辟抗震专题,分设“心连心”、“献真心”、“聚爱心”三个栏目,及时传递来自全国民进的关爱,迅速反映全省各级组织和会员的作为,为抗震救灾加油鼓劲,共登载抗震救灾稿件1307篇,民进中央网站从中遴选登载278篇。
对外宣传:全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143篇,其中国家级媒体45篇。注重抗震救灾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省级以上报刊发稿46篇,全省会员96人次受到宣传。其中《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民主》、《四川统一战线》、《省政协委员抗震救灾纪实》专集刊登专访14 篇,涉及在重灾区担负重要指挥任务的市委会领导和为抗灾做出突出成绩的会员9人;《团结报》、《民主》、《四川日报》在4篇抗震救灾长篇综述中介绍了57名会员的事迹;12篇人物通讯报道被收录进民进中央编辑的《抗震救灾纪实》。部分会员还就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问题在《人民政协报》、《团结报》、《四川政协报》、《四川统一战线》、《四川政协》上撰文建言,共有16篇(条)建议被刊登。
朱政谈措施
工作目标的完成,不仅有赖于方向的正确、承担者的责任心,同样不可或缺的是措施的得力。2008年四川民进的宣传工作之所以能在挑战不断、困难不少的情况下,继续显现新的活力,工作措施的确保作用不可低估——
逗硬考核强化宣传意识。本着整合资源、培养宣传意识、调动积极性、增强年底对“优秀通讯员”和宣传工作有关单项奖评定工作的透明度的宗旨,宣传处继续对《宣传工作量化考核的有关办法》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并严格按照《办法》对市委会及特约通讯员进行年度考核。坚持在季末和年终公开通报各市委会宣传工作各项统计数据,宣传工作方面的奖项和名次排位全部依据数据说话。各市委会主要领导在得出了“宣传奖项靠数据说话”的结论的同时,对宣传工作的关注、支持力度和在日常工作中抓宣传的主动性均有所增强。
建好队伍夯实宣传基础。在继续完善特约通讯员联系、沟通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还特别注意发展新的写作骨干,目前又拥有一支约35人左右的外围写作骨干队伍。在宣传稿件处理上采用实名制,并相应对作者的来稿及采用情况进行统计,以掌握作者情况并督促特约通讯员。进一步完善《<四川民进>常设栏目及相关稿件要求》,并经常在《四川民进》的“工作立交”栏目中刊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文章,帮助各地机关干部和通讯员增强宣传意识和提高宣传能力。
开展活动推动宣传工作。在注重常规工作宣传的同时,我们突出了对全国、全省重大活动的响应,先后就开展“政治交接学教活动”,学习中共十七大、民进十大精神、《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纪念“五一口号”发表六十周年、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重大活动举行有奖征答或征文活动,省上和全国“两会”期间在网站开设“两会快报”,在大地震发生的次日就开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专栏,扩大了宣传工作的履盖面和参与度,有力地推动了宣传工作。
勇于创新增强宣传活力。我们高度重视编读互动,经常性地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读者对会刊、网站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创新宣传工作。2008年对会刊《四川民进》进行了第四次改版,使版式风格更为时尚大气,栏目内容设置兼顾政治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在“编辑部吹风”栏目增设“观点”小专栏,拓宽了会刊的信息反映面;推出了“记忆2007有奖征答”大型编读互动活动,得到读者广泛好评。网络宣传上突出及时快速,很多稿件在新闻发生当日就挂到网上。注意网络、会刊、外宣联动,绝大多数的稿件经编辑后在网络上登载,再次遴选修改后用于会刊和向统战媒体推荐,既充分发动基层写稿的积极性,又为外宣提供了稿源,同时还保证了会刊稿件质量。
钟潜话体会
体会是总结一种升华,它属于理性思考的范畴。谈体会是希望在与人同悟基础上取得与人同行的共识,因此忠于工作又高于工作、言之有物就是重要前提。2008年的宣传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头绪、工作量还是心理上,实在都是“一道坎”,但是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翻过了它。因此,现在谈体会,绝对是肺腑之言——
宣传工作必须始终突出重点。重点就是要突出对学教活动、两个纪念活动、抗震救灾斗争民进的作为、会务重要工作的宣传,衡量是否真正“突出”,“及时”和“到位”是重要标准。因为,“及时”强调的是响应的敏锐程度,而“到位”突出的是落实的深入程度。今年我们对“学教活动”的继续深入报道、对省委会开展的全省机关建设调研活动的跟踪报道、对市级组织顺利换届的全面报道、对基层组织和会员最新动态和先进动人事迹的及时报道、对抗震救灾的重点报道,不仅抓住了重点,也为今后宣传工作的更好开展作了非常有益的铺垫。
宣传工作必须牢记政治责任。政治责任可以细化为敏锐的政治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包容的大局意识,在工作中要体现“三个意识”,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提早策划的思维不可缺少。早在2007年9月,宣传处就提前制定了包括中共十七大召开、民进十大召开、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宣传计划,并将2008 年定位为宣传工作的学习年,以会刊、网站、各级外宣媒体为载体,以开展征答、征文活动,选登优秀学习辅导文稿、撰写学习心得等为形式,来达到学习年宣传思想、指导学习、提升素质的目的。
为此,在民进十大召开之际,我们每天驻守民进中央网站,在及时了解会议最新动态和消息的同时,编辑整理了近10万字的会议报道,并在会议刚刚结束即推出文章《宣传工作的新标杆》,对会议中宣传工作的亮点作出总结。在第5期会刊上专门开辟“民进十大”专栏,对民进十大会议情况及有关精神作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和分析。随后我们在网站及刊物上开辟了10个专栏、2个征答活动、3个征文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推动宣传工作与时事政治、统战理论的很好结合,也使宣传工作应为会务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的本质要义逐渐得以体现。
宣传工作必须弘扬时代精神。地震发生后,我们立即成立宣传报道工作小组,紧急制定出特殊时期的宣传工作方案,并克服特殊时期宣传工作背景、对象、方式变化带来的巨大困难,在工作极不正常的3个月内,通过网站、外宣、编辑特刊三管齐下的方式,真实记录了我省民进各级组织、领导及会员与党同心、为国分忧,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的特殊历史,树立了民进大灾面前勇于担当、勤于实干的良好形象。
宣传工作必须注重形式创新。这种创新既体现在我们对会刊进行第四次改版上,也体现在对网站登载文稿时效性的追求中,更体现在探索编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过程里。我们在不断增强“工作立交”栏目交流、指导性的同时,举办“定格四川民进精彩瞬间”等活动,变宣传工作的单向指导为双向交流,促进会员对宣传工作由关注到关心、由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参与、积极策划的转变。最近,我们在编辑了《四川民进抗震救灾特刊》之后,利用新的一期刊物,登载《我们以特刊形式,向崇高致敬》、《图片背后的故事》两篇文章,前者向读者交代我们的编辑愿望、原则、遗憾和收获,而后者是希望引领读者通过再去翻看《特刊》,体味所登文章和图片背后蕴藏的精神。而我们为四川民进抗震救灾表彰大会的召开,特别制作的精美卡纸,都是寻求宣传工作形式创新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