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设立“中原经济区”时机已经成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32:39
厉以宁:设立“中原经济区”时机已经成熟 战钊 刊发时间:2010-09-18 15:11:04 光明网

  光明网9月18日讯(记者战钊)今天在北京召开的“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表示,现在河南省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前列,设立“中原经济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原经济区”的概念最初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的经济带。厉以宁教授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大省,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发展水平高,但这种优势仍然主要表现为潜在优势,只有通过不断的体制创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才能将这种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厉以宁教授分析指出,这种优势的转化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首先,只有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中原地区才能够真正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比肩的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次,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能够打通中国东西部的大通道,使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实现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推动作用。最后,中原地区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促进工农业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原地区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厉以宁教授表示,“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中原经济区”的构想和实践是“大智慧、大手笔、写大文章”,现在提出设立“中原经济区”的时机已经成熟。厉以宁教授进一步就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出了六点建议,包括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原地区城市的作用以及促进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平衡等。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北京大学举办,是近期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关于“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研讨,厉以宁、王梦奎、郑新立、于鸿军、刘伟、李扬、韩康、朱善利、杨瑞龙等专家就这一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出席研讨会的不仅有河南省的有关领导、河南省社科院相关学者,还有包括中央重点媒体在内的近30家媒体参加。

  据悉,目前中原经济区已形成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电子电器、汽摩配制造、纺织、建材、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中原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将有力的推动中部地区的崛起,也将成为带动和促进全国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