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30:19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正确批评孩子10条准则


  1、批评自尊心强的孩子最好是单独进行,不要让孩子当众丢脸,不要伤害他幼小的心灵。

  2、批评前,先说说他的一些优点,这样,孩子对大人的批评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

  3、批评的重点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正上。  

  4、父母批评孩子时态度要和善,切勿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使孩子产生反抗心理。

  5、批评时切不可罗嗦,应简单扼要,对准错误的要害,严肃认真地进行教育。

  6、孩子一旦有错,要立即批评指正。如果错误发生已久,再进行批评,孩子会莫名其妙。

  7、同一错误,绝不可因父母情绪的关系,时而批评,时而放纵,这样会使孩子难辨是非。

  8、不要以为一次批评,孩子就会彻底改正。如有重犯要坚持耐心说服。

  9、只要孩子领会了批评的意思而又有悔改之意,就要原谅他,终止此次批评。

  10、批评应该以爱护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为出发点,并充分相信孩子能改正错误。

 

批评孩子的18条法则

 

  批评孩子时,不要有伤害他自尊的语言。

  批评孩子时,不要感情用事。

  批评孩子时,不要使用恐吓性的言语。

  批评孩子时,要直接明确,不要讽刺挖苦。

  批评孩子时,要学会先扬后抑。

  批评孩子时,要做到及时批评,当场处理。 

  批评孩子时,不要跟孩子较真。

  批评孩子时,应该让孩子进行纵向的比较而不是横向的。

  批评孩子时,一定简明扼要。

  批评孩子时,不要把童年的经历抖出来。

  批评孩子时,不要翻旧账。

  批评孩子时,成人一定要站在同一立场。

  当孩子玩有生命危险的游戏时,一定要严厉的批评,

  不要在饭前批评孩子。

  不要为能力不及的事去批评孩子。

  对抑郁质、粘液质的孩子一定要少批评,同时要注意批评的方式。

  要学会充满慈爱的去批评孩子。

  也可以用沉默来代替批评,但要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