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同居”的经济学依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25:09
单身和结婚就类似企业理论中的市场和企业(一体化关系)。而同居则就好像准一体化关系。
单身生活很自由,但是生理问题(饮食和性需求)往往成问题。当前,单身的人几乎很少自己作饭,下馆子或吃快餐则成本高,性需求如果通过市场解决则成本更高!而且,单身男人常为宿舍如狗窝、不会打理而烦恼;而单身女人则为了粗重活干不了、关键时刻没人抓主意而心忧。内部化理论的作用就自然的把人从单身带向结婚。
结婚,将很多的市场交易内部化,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女的干家务,男的干粗活(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在此完全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这是由男女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所以结婚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是,结婚虽然降低了交易成本,但随之而来家族与人际关系问题、财产纠葛问题、第三者问题、离婚的困难和麻烦(相当于退出成本)、婚姻成为感情的坟墓等也带来了很高的管理、监督和协调成本。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结婚这种制度所带来的收益。
所以,现实中,恰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婚姻成了“围城”,没结婚的“城外人”想冲进去,享受结婚所带来的收益;而结了婚的“城里人”又想冲出来,逃离婚姻。人们实际上就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状态中――既离不开婚姻,又厌烦婚姻!
因此,同居,这种两性关系形式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年轻人中,同居俨然已成一种时尚。不少青年男女交往已久,两情相悦,并且象夫妻一样生活住在一起,就是不结婚。虽然老一代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种现象还是越来越多,社会对此也越来越宽容和接受。
同居关系就好像准一体化关系,在此关系中,既可以享受婚姻带来的收益,又可以避免婚姻带来的麻烦和成本!
同居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家人的看法、社会的评价和不小心而产生的子女问题,但同居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同居实现了规模经济,两个人的花费1+1<2;其次,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年轻人的正常的性需求――通过市场交易的话不仅花费高且易染病,搜寻(寻找没染病的交易对象)成本和交易成本很高。第三,由于内部化所带来的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男人不用再请钟点工干家务,女人也不用干粗活和请保镖,各得其所。第四,同居不用全面真正进入对方家庭,避免与对方家人、亲戚朋友、兄弟姐妹、七姑八姨的纠葛。本人婚后过年就为了走双方亲戚、派红包心烦好久(皆因囊中羞涩)。诸多关系尤其是当前婆媳关系、丈母娘与女婿关系等棘手问题让不少青年男女无法马上适应。第五、避免结婚所带来的财产问题。第六、退出成本低,同居后发现不合可以一拍两散,手尾少。在别人眼里,离婚的人跟同居分手的人有天壤之别(以我单位为例,离异的人再婚时工会总会故意刁难,美其名曰为他人负责)。
所以,从制度安排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看,在男女两性的各种可能关系中,准一体化的同居关系无疑成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