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族”危机催热校园恋情 折射社会恋爱观变迁-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07:31

“剩族”危机催热校园恋情 折射社会恋爱观变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17日01:00我来说两句(559)复制链接打印[提要] “剩女”、“齐天大剩”、“大龄女青年”……这些新名词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校园恋爱的发展模式。很多家长出于种种考虑,也转变了过去保守的思想,鼓励孩子在校园恋爱,甚至主动给“恋爱经费”。然而五十年前,别说“同居”,就算是拉手走校园也是被视为违纪的。从明令禁止到默许,从“地下情”到公开允许大学生结婚,再到如今的怕“被剩”而主动出击,大学校园的恋爱观经历了“动荡”的岁月。[从谈性色变到坦然谈“性”] 相关视频:车尾雷人提示语 “大龄剩女 追尾结婚”

  中新网杭州9月16日电 (倪幼杰)从明令禁止到默许,从“地下情”到公开允许大学生结婚,再到如今的怕“被剩”而主动出击,大学校园的恋爱观经历了“动荡”的岁月。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教授曹文彪表示,校园恋情的变迁是社会观念自由开放度的一个缩影。

  “剩族”危机:鼓励校园恋爱

  “剩女”、“齐天大剩”、“大龄女青年”……这些新名词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校园恋爱的发展模式。很多家长出于种种考虑,也转变了过去保守的思想,鼓励孩子在校园恋爱,甚至主动给“爱情费”。

  根据中国红娘婚恋研究中心调查的《2010相亲现象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近九成的大学生都已经有恋爱经验。

  记者在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后发现,选择在校谈恋爱缘由很多。有大学生认为,大学里谈恋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法,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有人说,大学生谈恋爱一种体验,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无忧美好时光;也有同学是担心自己“被剩”,想在大学就找好心仪的对象。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大学恋爱变得更为理性。

  据上海某高校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重恋爱过程高于重视结果”的认同率竟高达70%以上。“大学恋爱真正能走到最后的还是少数,但如果没能在大学期间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有遗憾的。” 一名在校生说。

  当然,在采访中,也有大学生不无避讳的说,过去读书太压抑,想在大学谈场恋爱,来个彻底的放松。另外,也有不少人表示大学恋爱纯粹是因为空虚、寂寞想找人“陪”。

  从爱情禁锢到自由开放

  然而五十年前,别说“同居”,就算是拉手走校园也是被视为违纪的。

  据了解,上世纪50、60年代,大学里没有任何关于爱情的浪漫记忆。按当时的规定,所有高校都严禁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甚至把“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者退学”的校规写进了学生守则。

  “那时候,男女同学之间说话都很少,即使互有好感,也是"地下鸳鸯",活动高度保密。”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化学系的黄老回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