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与古今诗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13:29

中学地理与古今诗词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钟天平

 

古今诗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中学的地理教学中适时适量地穿插古今诗词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用古诗词美妙的意境,能在教学中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整合跨学科的知识,并对学生渗透文学、美学等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收集、多运用与地理有关的古今诗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自己也会从中得到文学、美学的升华。

中学地理开篇从地球的形状讲起,人们从哪些自然现象中能够感受出地表是曲面呢?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时,就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了我们一个常识性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因为地表是曲面。李白也在望天门山时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告诉我们水面也是曲面,远处飘来的帆船,先只能看到上面孤零零的帆,然后才能看到船的全部。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太阳直射点位置和昼夜长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变化。杜甫在《冬至》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冬至后,我们的北半球太阳高度又重新增大,春天又回来了,这后一句,就是太阳回归运动的最好解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我们看到春天来了。诗人贺知章同时感到春天来到的奇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把细叶裁出,真是妙哉。诗人王安石发现春天是由南向北推进的,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据说这传神的“绿”字最终是从“到”、“过”、“入”等字中,修改过来的。

从南方来的春风,实际上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它在春季开始逐渐增强,慢慢地从南方来,不仅我国是这样,我国的近邻日本也如此,“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这是日本民歌《北国之春》里反映的夏季偏南风。风来了,雨也跟来了,夏季风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所以杜甫在成都就感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进入六月份,夏季风带来的雨带推进到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成熟,故称“梅雨”,宋诗人赵师秀用“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将此时的景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比较有特色的雨,除了江淮的“梅雨”,还有西南地区的“夜雨”,尤其是四川盆地,夜雨量占到了60%以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把四川盆地巴山蜀水的的夜雨描绘得情真意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初秋是收获水稻的时节,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的景象,但随着深秋的来临,许多地方就逐渐出现霜冻,植被的颜色也变得非常丰富,刘禹锡《秋词》中有“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描写秋天的传神之作,我以为要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悲凉的气氛,加上漂泊异乡游子的惆怅之情,确实让人潸然泪下。

我国的夏季风只能影响到东边半壁江山,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该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于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有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就是夏季风,凉州就是现在甘肃的武威,玉门关在现在敦煌附近,位于分界线西北,已经不能得到夏季风的眷顾了,“春风不度玉门关”就顺理成章了。王昌龄在《出塞》里感慨“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游牧民族生活在阴山以北的非季风区,降水少,草原广阔,是典型的马背上的民族,但他们经常越过阴山这条界线来骚扰农耕的汉族。每当这时,人们就十分怀念抗击匈奴的英雄“飞将军”李广。我国是典型的东亚季风区,有些地方夏季风不能吹拂,但冬季风却依然强盛,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绝大部分地方都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以黄土高原为例,就有“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歌曲《黄土高坡》)。冬季风来,在武汉的长江边会有“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在山西的汾河边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在长城附近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冬天虽然寒冷,却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朴实的语言,也让我们记住一位英国的诗人雪莱。

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给我们的夜晚送来光明,我国古代起就用月相变化周期来定农历。不仅如此,月亮的圆缺还寄托了人们无限的柔情蜜意。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白居易“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长相思》)、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中秋》)。谁没有相思之苦,谁没有离别的惆怅,这时喝杯酒人之常情,但搞成柳永这样,就有失体面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喝醉了,滚到那个沟里都不知道了,还在问“今宵酒醒何处?”,不知道,只看是在“杨柳岸”,“晓风”清清的吹,一轮“残月”挂在天上,用我们地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只知道他是在某个春天农历的月末喝醉酒滚到沟里的。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泰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的黄山,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白居易在登庐山时,感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这是因为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约6℃,所以庐山上的桃花开得迟。我国的南岭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横断山区则是“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山区交通不便,民间流传有“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李白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由于西高东低,大河大多滚滚东去。苏轼用“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来表达气势磅礴的英雄气概,李煜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表达无穷无尽的哀愁。在汉乐府的《长歌行》中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表达时间如东流的河流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珍惜时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临江仙》的著名诗句,成为名著《三国演义》的宏大开篇。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为长江倾注了众多的美好情思。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长江三峡,诗人更是不惜笔墨,李白《早发白帝城》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毛泽东更是老早就在三峡规划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水调歌头·游泳》)的宏伟蓝图。今天,我们一直在用解放军某部胡宏伟赞美长江的动人诗篇,传唱着《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的黄河,诗人们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王之涣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诗人点出了黄河发源地是与白云齐高的青藏高原,李白更是气势磅礴的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此不复回。”(《将进酒》),陆游也写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河流,自古以来,黄河含沙量就一直很大,“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富含泥沙的滚滚黄河水是造就华北平原的琼浆玉液,“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光未然的《黄水谣》)。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西北还是青藏,都留下了诗人优美的诗篇。

在我国北方地区,毛主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国的风景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是写在北方,我们也可从中理解诗中的意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在北方的人送友到西北去的离别情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国南方地区气温高,降雨充沛,是另一番景象。杜牧《江南春》里描绘的江南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白居易《忆江南》里的江南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南方雨多,空气湿度也就大,常体会到“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南方的西南地区,石灰岩地形广布,常用石灰石烧制白白的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石灰岩地貌中的极品桂林山水,被古代旅行家徐霞客形容为“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西南地区地形较为复杂,气候复杂多变,常遇太阳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在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草原和荒漠是这里的主要景观。在内蒙古高原上就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川》)。白居易笔下的草原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是当代诗人描绘的草原景象。西北地区过贺兰山,景象以荒漠为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是典型的空旷荒漠景观。

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地区,人口稀少,涉足的人较少,留下的诗词也不多,我们从这首当代的《青藏高原》中去体会青藏高原的壮美景观,“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时间的年轮走到今天,我们把自然生态看得比我们的生命更加的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不希望看到“当天空失去了蓝色,小鸟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清澈,鱼儿也离开了家乡。当空气不再清新,花朵失去了芳香。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生命的召唤》),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蓝蓝的天,蓝蓝的海,青山绿水花常开。我们的世界多美好,我们的生活多愉快”(《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美好的地球环境,创造和谐的生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