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称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不能再无动于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5:55:53

社科院专家称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不能再无动于衷

2010年09月16日 07:17财新网 有观点认为,提高退休年龄会挤压年轻一代的就业机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年轻一代为老龄人口代际赡养的压力也在增加

【财新网】(记者 兰方)关于中国是否延长退休年龄的争议持续了多年,近日又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的表态重被舆论关注。

2010年9月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对是否延长退休年龄还在研究,需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此言一出,即引发网友热议,反对提高退休年龄者众。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王延中则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需要循序渐进、早做研究。他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理论与政策不能再对这个问题无动于衷,需要进一步研究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

事实上,世界上多数国家把退休年龄规定在60岁到65岁之间。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发达国家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保险基金明显入不敷出。顺应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近年来各国的改革,都有提高退休年龄的普遍倾向。

对此,王延中介绍,早在上世纪末,中国学界就推迟退休年龄即有所讨论。但由于国有企业转制,下岗、内退等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社会保险制度远不完善,对于退休年龄的讨论仅限于学界,迟迟提不上政策日程。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企业职工退休制度。彼时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40岁,女性为42.3岁。依据当时情况所确定的退休年龄,一直延续至今: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干部为55岁,女性工人为50岁。

王延中认为,目前中国的人均寿命大幅提高,而当前的退休年龄,依然是按照50年代的标准,相较当前的人均寿命明显偏低,这样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

同时,随着中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养老金给付压力亦趋沉重。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67亿,约占总人口的12.5%,其赡养比已达到11.6%(即每100名劳动人口要负担11.6名老年人)。王延中分析说,推迟退休年龄,能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每推迟一年,不仅减少一年支出,更增加一年的收入,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然而,在不少人看来,延长退休年龄,势必挤压年轻一代的就业机会。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人保部官员介绍,2010年中国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而当前大约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岗位缺口达到1200万。另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为数约一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目前对推迟退休年龄最大的反驳之声,即在于推迟退休可能对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王延中表示,在这个问题上争论较大。但他并不认为早退休或者提前退休,就能给年轻人够腾出工作岗位。他介绍,很多提前退休的人,依然在以其他方式就业。只是从正规就业转向了非正规就业,而就业的总量并没有变化。

王延中表示,50年代以来,退休年龄的规定已经相沿成习,人们习以为常,似乎很难改变。一般的普通劳动者并不愿意提前退休,而一些公职人员,例如50多岁的女干部、女教授,却愿意继续干下去。他介绍,对推迟退休年龄呼声最高的群体就包括妇联,要求男女同龄退休。因而,对退休年龄的调整,应考虑到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先实现男女同龄退休,再逐步向后推延,最终达到65岁退休的目标。

他还说,就中国的情况看来,当前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充分,但已开始逐步走向劳动力的短缺。拐点何时到来,学界说法不一。但等到人口拐点到来时再调整退休年龄,则为时已晚,需要现在开始早做打算,循序渐进。

相关报道:

法定退休年龄或将延长引发争议 有网友力挺

法退休改革风雨中前行 或推迟退休年龄征收新税

政府态度:

人保部:延长退休年龄问题尚在研究中

人保部:是否普遍提高退休年龄是一个重大决策

专家观点:

中金董事长:应尽快放宽计划生育推迟退休年龄

经合组织秘书长古利亚:中国要提高最低退休年龄应对老龄化

分析评论:

白用夏:不能只有“延迟退休”而无利益补偿

法定退休延至65岁不符合国情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五大合理性

潘璠:有选择地延长退休年龄也弊大于利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查看 财新网(http://www.ca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