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商局政风行风工作的评议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07:08
 根据县纠风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评议组一行6人,于今年11月13日至18日,就县工商局政风和行风建设情况,分别到县工商局机关以及所属的城月、杨柑等6个工商所和相关镇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先后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11场、109人次,发放调查问卷89份。一致认为:工商系统近几年的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和监管、执法、维权以及服务等工作都有了质的变化,满意率达98%以上。近年,该局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红盾护农先进单位,被中国个协评为全国先进单位,登记注册大厅获省“窗口之星”称号,县局被评为“湛江市文明单位标兵”。我组对该局总的评价是:班子是干事的、队伍是为民的、制度是便民的、成绩是显著的。本组一致同意将该局的政风行风工作评为满意档次。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县工商局行风建设的基本评价    经过六天的走访调查,我们认为县工商局的行评工作,能紧紧围绕“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树立遂溪工商新形象”这个主题,下足力气,在“快、细、实”三字上做文章,打造行风建设工作的新格局。该局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的做法,得到了市纠风办领导的肯定,并在市区作了推广。    (一)领导重视,做到了一个“快”字。     市、县政风行风评议会议召开后,该局党组就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成立了“一把手”担任组长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安排表,采取了“一把手包面,主管领导包片,股所领导包点”的方法,层层签订了《纪律作风建设责任书》,落实“谁分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问责制。并通过视频大会进行行评动员,把行评四个阶段的工作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时间点、每个责任人。把行评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律作风建设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日常业务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共召开班子专题会议11次、转段动员大会4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制作宣传光盘2份,撰写心得体会230篇,开辟网上行评专栏2个,悬挂宣传标语11条,制作宣传栏22个,参加知识竞赛2期,编发简报45期,组织专项督察8次,纠正存在问题24人次,发出督察通报2份;还将党廉建设、行风建设、机关政务、监督执法、规章制度等有关文件、资料整理装订成近50万字的资料汇编,发放到各股所,为行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查找问题,做到了一个“细”字。    为切实找准工商系统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请进来:邀请各类别监管服务对象、离退休老工商到局、所召开座谈会13场(次);二是走出去:该局结合“十百千万市场大走访”活动,先后走访了各级有关部门16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多人、企业、个体户、群众近100人次、监管服务对象210多人(次);三是发放问卷调查:向监管服务对象、办事群众发放调查问卷290份,收回290份;四是召开述职述廉会议:全县10个工商所正副所长和组长分别向辖区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征求意见,接受评议打分;五是参与“行风热线”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向社会宣传、介绍工商职能以及政风行风建设的情况;六是开设网络评查:在遂溪红盾维权网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占96%,基本满意的占4%。   (三)落实整改,做到了一个“实”字。    该局领导班子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高度重视,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归类。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制定了《遂溪县工商行政管理局20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整改方案》,将梳理出来的意见和建议逐项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责任到人。做到能马上改的立即改,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列出时间表,限期改正。对各界人士反映的意见、建议,采取回函、回电和登门答复等方式逐一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例如,针对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该局马上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工商内网,把从局到股所的每一笔开支情况在内网公开,提高了透明度和监督力度。该局的做法得到了省局领导肯定,并在全省工商系统财务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二、用廉洁的党风促进良好的政风带出纯洁的行风   党风政风决定行风,行风体现党风政风。在调查过程中,不管是监管服务对象、行政管理相对人、机关及镇的干部都对县工商局这届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以及全体工商人的工作作风、监管服务质量、精神面貌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局作风廉洁务实,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三个结合”:  (一)把行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纪律教育等结合起来   该局结合工商队伍建设的实际,把党廉教育和行风建设实际化,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这个主旋律,深入开展“三查找”教育活动,即查找有无犯自由主义,影响团结,违反纪律的行为;有无违反规定,纵容包庇,影响公正执法的行为;有无部门和个人利益,影响发展的失职、渎职行为。通过教育,广大执法人员坚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有效地抑制了“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的发生。目前,工商队伍已形成了一个廉洁务实、和谐向上的战斗整体。   (二)把行风建设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该局坚持以“服务遂溪经济”和“开门办工商”为中心,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紧紧围绕“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树立遂溪工商新形象”这个主题,着力打造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文明型、廉洁型的执法队伍,树立工商人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通过行风评议活动,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廉政风险防范演示图,并于关键环节设置97个廉政风险点,创建了网格管理新模式,建立了以制度管人、以考核评人、以实绩用人机制。形成了“人人有工作压力,个个有发展空间”的良好氛围,干部职工学习自觉了,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衙门作风消声匿迹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明显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几年,该局就是靠严格的管理,朴实的作风,点滴的积累,还清了2700多万元旧债,在没有再举新债的情况下,购置了一大批交通工具和电脑设施。目前,该局所均车辆2台、人均拥有电脑1.3台,干部福利有大幅度的增长。   (三)把行风建设与监管服务结合起来    自从国家取消工商收费后,工商工作重点转移到监管和服务上,为适应工作重点转移,该局积极探索行风建设与工商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扎实工作,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社会各界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县工商局是一心一意为民办事的行政执法单位。用“便民、为民、扶民”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红盾新内涵。   1、红盾便民。一是不断拓展“窗口”服务功能。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行政指导,做到“一口清”;二是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将行政审批权下放到所,局所都可批,业务审批期限从30日缩短为5日。当日办结率占审批总量的60%以上。三是提升监管效能该局结合业务实际,开发了“行政指导”、“行政告诫”和“移动办案”三大系统,创建了“工商移动办公室”,开辟了网上工作平台和工商业务查询自动应答系统,实现了监管执法业务不限时、不限地。使服务监管方式从传统化、常规化向网络化、现代化转变。四是免费对经营者法律培训。为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该局开展了“你学、我学、大家学,万名经营者齐学法”的活动,分期分批免费对辖区内的经营者进行培训。目前已举办150批次,有9000多名经营者接受了培训。   2、红盾扶民。一是做好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办证工作。该局领导多次带队到镇进村,宣传发动,现场办公,为村民解难释疑,有效推进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办证工作。今年以来,协助村委签定土地流转合同1万多份,涉及流转土地10多万亩,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9户,注册资金共7623.2万元。二是帮扶企业融资。为支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该局积极开展“千家万户企业经营状况大调查”活动,主动组织银企对接会。今年来,共组织银企对接会6场,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5宗,银行抵押贷款2.06亿元,办理股权出质登记3户,帮助企业融资27235万元。三是规范涉农合同的备案,帮助指导企业规范合同文本。今年来,共备案各类农业合同13.3万份,合同金额达23.48亿多元。   3、红盾为民。一是人性化执法。针对部分人认为工商取消收费后,罚款肯定又多又重的模糊认识,该局在出台《行政指导工作意见》、《行政告诫制》等措施的同时,对各类市场主体坚持“一教,二警、三处罚、四规范、五回访”的原则,实施人性化执法。今年来,共发出整改、预警通知书1000多份,实现了执法办案零投诉、零诉讼、复议零撤销。二是清查无照经营。今年以来,该局共查处无照经营案412宗,罚款50多万元,其中取缔黑网吧17间。目前,全县市场主体基本上实现亮照经营。三是红盾护农。今年来,该局共出动车辆500台(次),查处农资案件148宗,案值2l万元。四是加强食品市场督查。为规范食品市场,该局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采取创建“放心消费示范点”活动、设立举报箱和公布投诉联系电话、建立重点监管记录和不定期组织检查等做法,确保食品市场安全、有序经营。近两年来,我县没有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该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对工商职能宣传力度还不够。建议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站,深入宣传工商职能和政策法规,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理解和支持工商工作;    2、对城镇小学门前“走鬼”摊贩整治力度还不够。建议工商局加强与各镇、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加大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