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误传的端午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5:21:58
千年误传的端午          说起端午节,都会想到粽子,就会想到屈原。想到屈原的爱国,进而演绎出很多浪漫的故事。我们的文化就是在一代一代人的胡思乱想和瞎编乱造中,一点一点偏离的方向,进而忘掉了我们究竟为什么是华夏民族、为什么会有个端午节了。

        端午,是祭祀日子。

        当年的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已经无望,最终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汨罗江。

  (下面这段源自百度)屈原自杀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传说屈原投湖的那天。

       

 

         传说屈原投江的时候,百姓们怕江里的鱼把屈原吃了,就往江里投粽子。那么,为什么百姓们手里会有现成的粽子?难道是百姓们听闻屈原投江的时候,回家找糯米、叶子发明的粽子包好了,蒸熟了再投到江里吗?这不是等于脱了裤子放屁吗?(请原谅,话糙理不糙)

       那么,会是什么情况呢?那就是说有可能是现成的粽子,刚好碰到屈原投江,就直接把粽子扔到江里了。

        那天为什么百姓手中会有现成的粽子呢?因为那天是一个祭祀的日子,祭祀大火星,这颗星就是心宿二,曾经的商星,就是商朝时候对商部落来说最重要的一颗星。这个时候也是个收获的季节,这一天,大火星在中天,端午也叫中天节,午是地支中的一个,把中天节改成端午也是一个历法变更的过程。这一天把收获的黍子包在叶子中,包成棱角的形状,称为角黍,用于祭祀大火星。

        祭祀端午,过中天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节日,用以感谢自然的风调雨顺,并为下一季节的来临祈祷。

        现在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讲讲碰巧那天自杀的屈原的故事,已经成了一个没有文化内含的装饰物了,这就是我们现在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