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生平珍贵图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56:31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4周年。一提到周总理,敬意都会从亿万国人心底油然而生。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他的对手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他的朋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拉公使说:“周总理永远活在中国的崇山峻岭和江河大川中。”
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在他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者”,虽然连遗骨都没有留下,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



周恩来

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周总理的一生

周恩来传

周恩来档案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风范

周恩来风采录

周恩来选集

周恩来画传

未公开的私房照

面怀周总理逝世32周年

他从没有离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里长街送总理

心灵与相貌一样俊朗的伟人

******
总理,你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活着!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终年77岁

1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jpg (49.73 KB)
2010-1-8 22:43

2青年时代的周恩来.jpg (37.71 KB)
2010-1-8 22:43

3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jpg (46.93 KB)
2010-1-8 22:43

4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jpg (42.84 KB)
2010-1-8 22:43


6周恩来抵达中央革命根据地.jpg (36.48 KB)
2010-1-9 12:48

7西安事变期间的周恩来.jpg (28.91 KB)
2010-1-9 12:48

8抗日战争重庆时期的周恩来.jpg (32.11 KB)
2010-1-9 12:48

9周恩来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jpg (52.53 KB)
2010-1-9 12:48


11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jpg (42.37 KB)
2010-1-9 12:49

12解放战争时期的周恩来.jpg (30.52 KB)
2010-1-9 12:49

13周恩来在西柏坡.jpg (65.43 KB)
2010-1-9 12:49

13周恩来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jpg (44.98 KB)
2010-1-9 12:49


15周恩来与印度客人.jpg (70.51 KB)
2010-1-9 12:51

16周恩来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jpg (47.64 KB)
2010-1-9 12:51

17周恩来访问坦桑尼亚.jpg (56.87 KB)
2010-1-9 12:51

18周恩来和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jpg (56.22 KB)
2010-1-9 12:51


20文革中的周恩来.jpg (66.54 KB)
2010-1-9 12:52

21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团全体成员.jpg (71 KB)
2010-1-9 12:52

22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jpg (47.29 KB)
2010-1-9 12:52

1972年9月与日本田中角荣会谈.jpg (50.66 KB)
2010-1-9 12:52

1974年5月周恩来会见金日成.jpg (81.33 KB)
2010-1-9 12:52





































总理最具有魅力的十张照片(10p)

第十名:1922年,在柏林 风华正茂,英俊倜傥。

第九名:喜欢看他的笑,喜欢看他的开怀大笑,那种爽朗的笑,能感染一切的笑。

第八名:小憩

第七名:1946年5月3日,南京梅园新村。
周公风采:从容似春、大度如海、坚定自信、英俊潇洒。

第六名
总理的食指正指着他的酒窝(而且是左颊的比较深的酒窝);
总理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微翘尾指,这一张反映了此特点。

第五名:历史性的握手!
总理站在那里象青松一样,尼克松飞奔过来和他握手。

第四名:1973年 沉思中的周恩来 拍摄者:焦尔乔·洛迪。

第三名:经典标准照。

第二名:1924年 黄埔军校的周恩来。
年轻的周恩来帅气的容貌、坚毅的表情倾倒众生。

第一名:1954年 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带红卫兵袖标的周总理

周总理在接待外宾

周总理在游泳

周恩来总理宴请加纳司法部长阿塔时的留影

1972年9月25,日本国内阁总理田中角荣应邀访华,上午抵达北京。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周建人,姬鹏飞等到机场迎接田中一行。

1963年1月9日---21日,周恩来总理在杭州治疗痔疮。1月17日接见并宴请以司法部长科菲-阿桑特-奥弗里-阿塔为首的加纳政府友好代表团成员。照片为陈毅元帅陪同周恩来总理与阿塔会谈。


这张照片从来没有在官方报刊杂志上发表过:
照片摄于1966年12月15日,这天,毛泽东第七次接见百万红卫兵。
毛泽东,显得神情疲惫但胸有成竹,林彪修改着即将发表的讲话,周恩来在旁边观看着.......来源:http://wd51.blog.china.com/
三位最高领导人,都很微妙。来源:http://wd51.blog.china.com/
可以从照片中,结合当时的历史,去思考很多,很多........


周恩来总理宴请加纳司法部长阿塔时的留影

毛泽东、周恩来与西哈努克亲王在天安门城楼

1956年11月,周恩来在庄河地区检阅“登陆军事演习”。

周恩来、林彪、毛泽东

1963年,周恩来总理由胡克实(中)等同志陪同参观中国青年杂志社。

周恩来、江青、毛泽东


周总理与空乘在一起亲切交谈

1937年,周恩来在西安。

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李维汉,邓颖超等十余人离开南京飞返延安。临行前为记者签名留念

1946年11月19日周恩来等同志在南京机场登机飞返延安

周总理与少先队员在一起
周总理情绪变化瞬间

1925年4月,和梅县商会欢迎东征军的代表合影。

由周恩来扮演女主角的话剧<<一元钱>>剧照,左二为周恩来

1920年周恩来在天津。

1962年11月22日周恩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和刁隆副首相游览西湖

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元帅会见印度客人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客人

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元帅会见缅甸总理吴努

带红卫兵袖标的周总理
周总理:

第十:是总理在柏林时照的,风华正茂,眼中又带有一丝忧虑.

第九: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陕北迁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这是周恩来在西柏坡办公室签署作战命令时的留影。总理的相片里和军事有关的甚少,虽然少可大家不要忘了总理可是一个绝对的军事家.

第八:总理后期的大多数照片都是显得那么精神,很少让人看出他已是重症在身,不过在这张里,我们是能看出来了.....总理啊!

第七:这是总理1960年5月访问越南,虽然总理和胡志明都是两国的领导人,但总理这张照片上的笑是那种久别重逢老友的笑,从次也可见总理和胡志明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六:这是1924年 黄埔军校的总理,帅吧?

第五:这张照片左面的人是不是感觉眼熟?不错,他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把这张排在第五没别的意思,只是想比较一下:前一段还活跃政治舞台的阿拉法特,被世界很多人所崇敬的阿拉法特,在我们的总理面前......是不是感觉像野蛮人?嘿嘿

第四:这张应该都看过吧,看这张偶地民族自豪感嗷嗷上升!我们的总理立在原地美国总统奔过来握手,哈哈,对了,看了这张图片突然想到了另一张,是啊扁和美国总统握手的照片,和这张是强烈的对比!一会发出来大家看

第三:这张看似是普通的接见外宾照,但我们要知道总理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见的外宾,这是1975年9月拍摄的周恩来在医院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团长伊利耶·维尔德茨。看了时间可能大家就都明白了吧,这时的总理已是患着癌症了啊!病情到如此地步仍不忘国事,的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欢总理遇事的冷静和虑事的周密,所以这张排在第二,这是1973年焦尔乔·洛迪拍摄的,起名为" 沉思中的周恩来"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的总理在考虑什么呢?

第一:这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的,这种洒脱,这种气派,当今世界无人能敌,这张是绝对的第一!!!
不要误解周恩来忙忙碌碌,事务主义,他其实至高至圣,是伟大的思想家;
不要误解周恩来拘谨韬晦,他其实至情至性,常常洒脱不羁;
不要误解周恩来阴柔委屈,他其实阳刚十足,火辣辣地激荡奔放;
不要误解周恩来吞声忍让,那其实是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知人之明……

当年有的国家的驻联合国大使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凭什么就中国的周恩来能享受下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国家的不能?”
联合国秘书长这样回答他们: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只要作到了周的这3点:
1,周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的财产
2,周死后无一儿一女
3,不留骨灰
我一定在你们死后下半旗。


他的自信、他的风度,通过外国人的眼神就能看出来!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看着就心里难受 堂堂一国总理 吃的就几小碗

这种力量叫人格 ,这种鞠躬叫尽瘁!

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致敬!!!!!!!

8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一张经过剪裁拼接的历史照片:
“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 ——周恩来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
还没完全走到舷梯下面,尼克松就远远地朝周恩来伸过双手——站在周恩来身后的冀朝铸,在38年后仍清楚记得这一幕。“总理马上迎上去,我也跟上去。我知道自己不能站得太近,也不能站得太远。”冀朝铸说,此前,周总理特地要求,“小冀近一点,每句话都得准确地听清楚,准确地翻译”。然后,冀朝铸替尼克松翻译出了那句有名的话:“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
那紧紧的握手,的确有太多的象征意义。广为人知的是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那一幕。“当时要谈一个全球和平的条约,当时各个国家元首、政府领导互相握手、认识,都很友好,看到杜勒斯过来,总理理所当然就走过去,伸出手,杜勒斯看到就走了。当时为总理做翻译的是浦寿昌,我也在场。”冀朝铸说。此事给中美关系投下的巨大阴影,尼克松显然心知肚明。“尼克松就是要向全世界表示,这次握手不是中国主动的,是美国主动的,洗刷了对总理的侮辱。”冀朝柱说。
1972年2月21日的这一瞬间被无数镜头定格。第二天,站在周恩来身后那位高大的翻译——冀朝铸几乎出现在美国所有的报纸上。奇怪的是,在中方发表的所有照片中,周恩来的身后却变成了王海容,原本是冀朝铸的位置变成一小块空白。冀朝铸说,他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消失”的。而若干年后,尼克松的女儿朱莉特地给他寄来了美国记者所拍的照片,冀朝铸又“回”到了总理身旁。为此一直“耿耿于怀”的老人特地带我到他的书房,看那张被挂在显眼位置的照片,并叮嘱我,一定要澄清此事。冀朝铸并没有详细解释个中原委,这个小插曲似乎也是那个时期国内复杂政治斗争的微妙体现吧。
经过剪裁拼接的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照片

原版的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照片



14

15

周恩来和邓颖超老前辈自1925年8月8日结婚,一起共同生活了五十余年。

手捧周恩来骨灰,邓颖超悲痛不已。

叶剑英(叶帅)慰问邓大姐

宋庆龄表示慰问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追悼会上,邓小平致悼词。

悼念周恩来遗体的李先念(左一)、江青(左二),张春桥(左三)和叶剑英(右一)。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总理在北京医院不幸逝世了,噩耗传来,群山为之肃立,大海为之哭泣,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首都人民不顾一月的严寒,以各种形式表达对总理的思念,和周总理做最后的告别。

天安门前成了花圈的海洋…………

跪送总理…………

世界最大的、自发参与人数最多的悼念活动…………




一个让某些“人民公仆”汗颜的收支记录:
周恩来邓颖超的收支
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去世后,我们整理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的工资收入和支出账目。收入只有单一的工资和工资节余部分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别无其他进账。而支出的项目比收入的项目要多一些,大体有这样几项:伙食费、党费、房租费、订阅报纸费、零用费(购买生活用品),特支: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捐赠费。
从有记载的1958年算起,截至1976年,两人共收入161442.00元。用于补助亲属的36645.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好友的共10218.67元,这两项支出占两人总收入的1/4。 这说明两位老人对有困难的同志都给予补助,他们把同志们的困难看成自己的困难,对亲属、对同志体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比如说,给周总理开车多年的司机钟步云,因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遇难,多年来总理、邓大姐都关心着他的家人。得知他的女儿结婚,邓大姐给她送去300元作为结婚的费用。在60年代这300元可不是小数了。邓大姐经常这样讲,拿自己的钱补助同志,也就节约了国家的钱,这些同志就不会再向国家申请补助了。
周总理的月薪404.80元和邓大姐的月薪342.70元,合起来是747.50元,在当时领导人的收入中,算是不少的。五位常委的工资都是一个级别,而夫人们的收入就不等了。总理和大姐没有亲生子女,经常把剩余的钱拿出一部分来补助他人。他俩除每月应缴纳的党费外再多余的钱,积蓄够5000元就交党费,在我到西花厅工作的期间,他俩曾三次交党费共计14000元。
总理去世后,两人合计积蓄5709.80元。
这以后,邓大姐个人还交过3000元党费。80年代,随着工资的调整,邓大姐收入增加,1992年7月最高达到过706.50元,她仍然坚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仍然帮助有困难的亲属和工作人员,对执勤部队进行生活补助,捐赠希望工程、亚运会等。
1992年,邓大姐去世后,我们遵照她的嘱托,把她所有的积蓄,包括已购买的国库券550元,共计11146.95元,全部交了党费。
怀念周总理!!!周总理永远在我心中~~~~~~~~~~